以生活化课题设计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效果

2022-11-20 12:48代雪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九年制学校
教书育人 2022年25期
关键词:立德课题法治

代雪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九年制学校)

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是当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教育部于2016年开始,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传统课程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强调通过学科教育系统来针对性地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教育教学需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方向,积极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

一、立德树人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主要实现策略,其中课程名称中提到的“道德”并非是狭义的道德规范,同样,“法治”也并不仅是法律条文和制度体系。道德与法治是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直接课程系统,其具有完善的教育整体性,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道德以及法律、心理等多方面元素,覆盖了初中生学习、生活、成长和社会参与的多个方面。伴随着教育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善,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德育建设,也有了新的方向。道德与法治不应是理论知识的空中楼阁,而是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自我感知和价值认同紧密相关,是引导塑造教学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在德育推进当中,课程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是要能够着眼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架构和未来发展,将理论观念与实际生活的引导相互结合。现代信息化时代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注意到,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成本相比于几十年前更低,但是人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却出现了思想懒惰化和精神平庸化的特点,其中浮躁、麻木的社会生活认知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作用十分消极。初中德育工作需要具备时代视野,能够从时代特征角度出发,进行重新整合,拉近思想道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证知与行的彼此结合。

(二)道德与法治的课题教育模式

课题教育是主题教育模式的一种应用方式,同时也是当前道德与法治在践行立德树人德育理念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新颖的教学形态。所谓课题,就是对原有复杂、多样的知识,通过整合,选定某一个具体的内容方向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创设课题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与具体的社会现实进行彼此联系,最终形成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彼此对应。学生所参与的课题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课题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经历调研、观察、整合、分析、得出结论等具体的研究过程,而学生在完整的过程中,能够从思维层面提高灵活性,避免片面理论认知局限,实现知识系统的社会应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道德与法治的课题教育模式,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强化德育整体质量的主要手段。从社会现实应用层面来看,课题教育实际上是融入生活真实的教育,其中真实的生活资源是课题教育的必备资源,因此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坚持生活化导向,强化生活实践意识,增强学科教育的生活性。

二、初中生视角下的道德生活浅析

(一)初中生的独特心理世界

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思维特点,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真实生活和真实生活当中隐含的价值观念,也有着不同。初中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初中生的心理世界与精神诉求之上。如果偏离了学生的认知诉求,那么所有的教学建构便也没有了意义。结合相关心理学研究以及现实教学生活当中对学生的观察不难发现,初中阶段学生所处快速发展但未完全成熟的心理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活动存在错综复杂特性,其中典型的心理特征包括快速发展的自我意识、冲动易怒的情绪波动、出现了情感体验和内心烦闷情绪。在思维方面,初中生开始形成一定的独立思维,开始出现对于外部信息的感性认知和质疑态度,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他们对于外部事物的判断也十分片面,对于生活动态的理解也较为单一。在组织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正视并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识到他们在特殊心理状态下所产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结合他们的心理情绪变化规律,有序地进行教学设计。其中教学设计应当坚持“堵不如疏”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提供知识还是引导价值观念,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过程进行引导,尽量避免与学生的认知进行简单地对抗、对学生的看法提出直接的批评,导致师生双方无法形成双向认同,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视角下的道德生活场景

德育所坚持的立德树人,最终是以思想认知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落到学生身上,学生在德育学习中,不断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并能够在真实生活当中根据世界观来进行判断,辨别对错,来做出取舍。因此立德树人教育是建立在初中生心理特征下的道德生活建设。作为直接教育手段,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道德生活的形成和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突出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基本路径特征。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坚持的是德育本身需要建立的生活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写时便融入了大量的生活元素,以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展开,可以体现出生活性德育的重要意义。德育只有体现生活性才能够真正与课程教学相互吻合,而脱离了生活性的德育内容,将不再具有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在教学方面,要重视从学生体验出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品德培养需要回归生活,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相应的,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供学生应用知识参与实践。对于不具有真实生活场景建设条件的,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使学生做到“实践出真知”。所有的德育元素,都是学生自行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具有生活特性的,而不是教师根据成年人的经验所强加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从主观层面完成对于德育要素的认同,能够在生活当中践行自己的思想价值,使德育工作发挥引导行为、塑造思想的重要作用。因此,面向生活化的实践教育,成为本文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倡导课题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德育渗透中需要突破的困境

(一)缺少体验教育

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源于学生自主的体验,教师不能进行代劳。但是在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中,大部分时候是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来进行碎片化的知识割裂性教育。道德与法治更多强调学生对于规范性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通过背诵重点知识来提高考试成绩,但是学生却没能从思想层面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也无法在真实生活当中得到应用。学生能够判断具体情况中的对与错,但是在面对真实生活情景时,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告知”形式的教育远远无法与“体验”式教育起到同样的效果,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当中缺少体验教学思维,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体验场景,使得道德与法治教育最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知”的维度,而无法应用到生活化“行”的层面之上。

(二)教学目的功利化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学科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严重的目的功利化问题,其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素养,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考试分数。这种目的功利意识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教育环境因素,同时也与教育教学的日常导向脱不了干系。观察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将道德与法治作为“副科”,认为其在课程体系当中重要性不够,无论是日常的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学生生活活动,道德与法治的占比较少,学生将更多经历投入语数外等占比较高的“主科”当中,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上参与热情和精力不足,教师则缺少重视,存在敷衍教学的情况。在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很难承担起德育的使命,无法为立德树人提供资源场景和教学载体。

(三)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内容幼稚和教学规训性强的问题,导致课程体系无法与德育养成之间形成配套,学生也会因个体心理特征问题,产生逆反情绪。健康的德育中所蕴含的道德素养、精神价值,是具有时代性、拥有生命力的,在时代发展当中表现出源源不断的生命气息,给人精神的充盈。但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教师教学并没有摆脱片面的知识教学问题,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接受并记录全盘的德育知识内容,这些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真实体验并不相关甚至存在矛盾,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怀疑情绪,无法形成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同时,“知识论”教育模式也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积极体验的机会和权利,使得学生全然陷入被动接受的局面中。部分学生再这样教学的影响下,能够侃侃而谈各种道德观念,但是在生活实践方面,却难以遵循道德价值,存在各种问题。这就表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缺少了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教育引导能力,停留在了浅层。

四、基于生活化立足课题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策略

(一)从生活角度进行课程建构

首先,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通过创建课题的方式,来建设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主题,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生活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主题生活环境,因此德育渗透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项目,进行教育主题引领。常见的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有着紧密关联的主题班会、升国旗等常规活动,应当作为课题教育的重点,引导学生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应用其中。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在集体中成长》,强调学生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集体当中的他人良好相处,同时凭借着集体荣誉感为集体做出贡献。教学中,便可以设置集体活动的课题,引导学生参加以班级为集体的活动项目,通过在学校活动当中取得成绩,来提高学生集体荣誉的价值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当中的成长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集体合作当中,更好地与同学尝试交流沟通,相互配合。

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尝试突破课堂局限,走出课堂,走出学生生活,通过构建大的社会生活整体环境来完成教学引领。其中“大德育”价值体系的实现,就是在更为广阔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在大德育中体现综合性特征,将生活、教师、学生、价值信念等几个方面紧紧联系起来,通过呈现更为鲜活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学生带来感悟,引导学生尝试与生活进行沟通。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确定相关课题。为了使情景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诉求,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较为关注的社会生活元素,通过剧情演绎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快速进入情景当中,对情景内部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课题教学中,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态度,对某一个社会问题组织开展课堂辩论,学生可以通过激烈的辩论,找寻到彼此双方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可能存在的认知盲点,使学生在看待社会生活时能够具备更冷静,更加全面的思维视野。

(二)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教学

生活化的德育实现离不开真实生活的参与,学生在的生活实践当中获得真实感受,了解社会道德。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不断实践的场景,是未来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创新方面的主要方向。学校要积极打通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打破学校隔离社会的“高墙”,为学生提供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教学方面要开展基于课题的实践活动式教学模式,利用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应用道德素养、表现自身道德情操的机会,实现知行结合,相互统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具有生活的应用特性,其中大量的内容与生活之间关联紧密,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创新手段,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设置为具有社会参与的活动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活动实践机会。例如七年级下册的《法律保障生活》教学内容,主要从生活层面出发,对法律为社会提供的保障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设置法治生活小调查等课题活动项目,组织学生在寒暑假或者日常的生活当中,进行社会观察,整理身边的人和事,找寻其中所体现的法律规则,分析其中法律如何实现了生活权益的保障。此外,教学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模拟小法庭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审理”,使学生的法律规则意识得到全面强化,奠定法治观念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想要真正实现德育渗透,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正向引导,初中生心理特征环境特殊,德育工作必须利用隐性影响来发挥环境塑造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推进道德与法治的德育创新,就必须具备生活视野,能够从生活出发,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再利用课题模式,实现理论——实践的活动参与结合,利用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成熟完善的思想道德观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立德课题法治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