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琼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课程思政”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思政课程”,它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或是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工作需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开展(吴晶,胡浩,2016)。其进一步强调,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它更需要教师将所授学科本身的内容和特色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所兼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可行性(王丹丹,2019)。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点,为他们后期四六级考试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国际视野。具有国际视野指的是学生在接触英语语言文化时,能够对不同于我们本土的历史文化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学生需要去辩证地思考而不是全盘接受语言目标国家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跨文化意识。文化对比通常是在提高学生国际视野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在提高对英语文化知识认识的同时,也能通过对照和反思,对自己本土文化以及文化身份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因而这一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与“思政教育”所提倡的“立足于本国国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面向世界,具备时代精神”的要求相符合(叶俊,盘华,2020)。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相对理工科课程更容易挖掘出思政元素,并且每篇课文的主旨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与“课程思政”所强调的“德育”目标一致。以外研社《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的第二单元为例,它的第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克服了自己对水的恐惧去救人的故事。这篇文章主旨的探索活动是围绕“是什么让主人公克服恐惧去救人”的问题来讨论。学生能够得出是“勇气”和“责任”是“乐于助人”和“奉献”等品质让他迎难而上的答案。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反思自身是否也能学习他人克服恐惧无私奉献。由此可见,课文主旨的学习能够启发学生,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达到育人目标。
最后,大学英语课程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时长通常为2年。这门课程的学生覆盖面较广、授课时间较长等特点,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当下,很多高校都在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的实践还是与思政教育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源于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不足和文化知识薄弱、教材中文化内容设计失衡、教学目的的功利性、思政教育考核机制缺失这四个因素。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但是很多教师并未受过课程思政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有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教学环节中有思政的相关活动即可(比如在课前抽10分钟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家大事或者朗读当天的新闻报道),但这种生硬的如同广告般的植入会使思政脱离学科教学本身,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引起学生的反感。还有老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在每个教学活动中出现,但这也不尽然。课程思政强调的是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适当融入教学活动中去。教师的授课切不可本末倒置,将课程思政变成思政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去思考“哪些教学内容能够与思政产生碰撞”“怎样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反思”“怎样有效分配思政教学时间”等问题,而不是去为了突显思政内容而忽略本学科的知识目标的达成。
此外,部分外语教师文化知识薄弱也会阻碍思政教学的实施。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对时政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引经据典。但是部分教师不关心时政,对中国文化只有较浅显的了解,这使他们很难挖掘出课程中的思政点,也很难去将思政点的内容讲解透彻,并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很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弱化了中国文化,虽题材广泛,但其课文篇章的选择多源于英美国家。其内容本身更多地立足于英语语言历史文化背景,很少涉及中国人物或者中国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更多接触到的是西方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使一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很了解,也知道其词汇和表达,但很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和英文表达,很难讲述中国故事。在这种单方面的英语文化的渗透下,少数学生甚至会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会给教师推行思政教学带来难度,教师需要自己去有效引入中国文化知识并设计相关的活动,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仍停留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单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安秀梅,2018)。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指的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仍注重英语词汇表达的学习,为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打基础;而单向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只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却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出。这首先体现在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未主动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输入课堂,也没有要求学生去对比中西文化,用英语说中国文化、讲中国故事。课堂上如果没有教师的刻意引导和文化活动的设计,学生很难主动把握机会去认识中国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此外,一些学校的期末英语考核也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这种不平衡的文化输入和输出会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缺少认知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课程思政的实施。
思政教育是一种隐性的育人教育,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应该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但很少有学校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明确包含这一点(王嵘,2021)。这种考核的缺失会将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部分教师和学生可能不会真正地重视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实施,他们只是低质量完成任务,教师也很难将立德树人的使命落到实处。
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前文所探讨的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不足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积极树立课程思政意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先立德,再树人,为学生做好表率。其次,教师应该自主参与关于本学科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全面了解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及本学科的内容特点,去思考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更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以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为提高文化知识储备,教师同样应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比如参与中华优秀经典阅读与传播研修班去学习儒家学派思想,也可以通过“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针对传统外语教育模式中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培养”以及教材内容缺失中国文化,使传播“中国之声”受阻的问题,教师首先需要仔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点,并有意识地补充与知识点或主题相关的中国文化和时政的内容,并开展相应的中西对比课堂活动,从而促进双向对等的文化交流。那么如何挖掘出文章的思政点呢?通常教师可采用词汇联想法和观念联想法。词汇联想法指的是教师首先提炼出文章内容的关键词,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的第三单元是关于奥黛丽·赫本的生平故事。所提炼出来的关键词为“(女性)美”“无私和奉献”,根据以上的关键词可进一步与“(中西)美的定义”“外在美与内在美”“与无私奉献相关的中国名言”“中国(女性)无私和奉献的案例”等相关词汇联系。而观念联想法则是提炼出文章所传递的西方文化观点或者价值观,教师需要找到与之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观点。比如课文传递的是“西方的认识自己”的观点,可与中国古代典籍名篇《大学》相联系,因为《大学》强调“修身”,里面的很多的观点可与西方的“如何认识自己和怎样提升自己”产生碰撞。
在挖掘出课文思政点之后,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思政教学目标。切记确立目标时不要过于宽泛或抽象,应尽可能地将思政目标与其他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的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思政主题为“成功”,因此我们可以将课程思政目标确定为让学生通过讲述中国名人故事,讨论成功因素。“讲述中国名人故事”这个环节实际上与英语口语的学习以及“建立文化自信,传递中国之声”都息息相关。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演讲的框架,拓展相应的词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能对中国名人有更多的认知,并在演讲和讨论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成功观”有正确的认识。
现在有很多教材都配有思政拓展资料,但需要注意的是,补充的内容切记不要生搬硬套,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例如外研社的思政包,每单元的词汇部分讲解的例句大多源自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议讲话内容,很多句子翻译难度较大,讲解用时较长,也很难让教师开展互动,班上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思政包内容有所筛选。
课程思政教学应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郝红梅(2018)提出了画龙点睛式和专题嵌入式的方法。画龙点睛式指的是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将与之相关的思政内容加上,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方式类似于是一种补充,不需要特意地将某个思政教育点与教学内容完美地结合,便于教师操作,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在讲到翻译题“中国梦”时,教师可立刻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解说,让学生联系自身去反思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国梦。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之后都需要加入思政教育,避免一节课的思政点过多、过杂。
而专题嵌入式的方法强调的是将知识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融合,嵌入“道”的元素,以这个元素贯穿指导整个教学内容,但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操作较难。比如,如果课文内容涉及中西对比,教师可以嵌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论,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中西文化差异,追溯背后的原因。教师教育学生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接受文化差异,应以批判性的而不是盲从的方式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但需注意,思政专题的建立与英语知识点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任务型教学法是英语课堂上常用的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育人素材(图片、视频、阅读等)融入各项任务中去,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动和实践去讨论和学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设置了分组任务,让学生观看《在一起》的电视剧片段并开展小组讨论。利用“护士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护士决定牺牲小我去选择救死扶伤”“你知道其他类似的事情吗”等小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挖掘出单元思政元素“不畏艰难”,也可以通过所分享的真人案例来学习他人的勇敢与奉献等精神。
不管教师选择运用哪种教学手段,都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善于用子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而不是让学生浅显地回答问题,课程结束时,也需要有总结和归纳。
首先,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应被写入《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中去。虽然思政教育效果很难量化,也很难确定具体的标准,但学生的成绩考核必须对思政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有所体现。考核应该是多元化的,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比如,期末考试中有相关的价值观或者文化拓展题,或者课上小组展示需要有思政内容等。如果课程考核中没有课程思政,学生和教师就很难对此引起重视,并按照要求来实施。
课程思政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拓展到课堂之外。学院和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思政”校园活动,从而构建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环境。比如,举办“用英语说中国文化”的竞赛活动,举办文化知识竞赛,或者利用英语角来开展中西文化对比的演讲活动。
课程思政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各专业课程都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教学。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使课程思政的实施成为可能。教师应该加强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自身教授课程思政的能力,尽可能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点,明确思政教学目标,灵活地使用多元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