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进路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2-11-20 11:00:50廖金香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廖金香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会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还多次到高校考察指导、与师生座谈交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指导,形成了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特色鲜明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该重要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方法和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既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又解答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实践问题。该重要论述成为当前和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近年来,高校总体上保持着和谐稳定,究其原因可知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两个大局”的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高校党委要从“四个伟大”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确保学校办学的正确方向。其次,高校党委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有教育教学过程,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问题。最后,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大政策投入、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保障。高校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行政工作、事业发展一同规划,并在科研项目设置、评优评先、升职晋级等方面,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策扶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任何削弱和动摇党的领导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非常有害的。只有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 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大思政理念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统筹各领域、各部门和各环节,以“大思政”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机统一的整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育人主体上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员育人应突出一个“全”字,关键在于共同发“力”。全员育人需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团委学工招就等管理干部等力量,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合力。二是在育人过程上真正实现全程育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聚焦机制创新、部门协调、学科建设、组织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升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效度;必须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方式,采取“协同合力”方式,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三是在育人空间上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真正做到立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首先,系统设计“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实现“多课堂”同向同行,避免“盲区”和“重区”。其次,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锻炼中积累智慧、在社会熔炉中锻造品格、在搏击风浪中增长才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功能,实现多方位育人的合力。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个层面,协调各方面要素,以“大思政”理念构建“三育人”格局,形成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增强育人的整体性。

3 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种好责任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抓好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关键所在。

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党委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高校应建立健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合力。高校应不断探索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学生评价为主、督导组评价和思政课教师互评为辅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应完善思政课建设保障机制,加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投入,设立思政课教学科研专项并给予经费支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工作津贴制度,在职称评聘、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为思政课教师单列指标并适当倾斜,让思政教师有获得感和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必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上要有保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备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质量上要过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构上要优化。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并建立规范的多维考核制度,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对于不胜任或者不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应采取必要的退出措施。

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需要思政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避免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抽象性;最后,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网上网下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总之,办好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4 创新方式方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的具体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主要是要强化问题意识,要求直面大学生的诉求,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关切,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时而化主要是要强化时代意识,要求紧跟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突出时代的主题,把握工作的时机,做到因时制宜、应时而动和顺时而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主要是强化实践意识,要求把握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到应势而变、因势而为,不断运用新方法。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针对新的思想困惑及时利用新媒体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场讲座就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很“解渴”越来越难了。当前, “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激荡,新冠疫情、郑州水灾等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不可避免传导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并引起思想波动,这就需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给大学生答疑解惑,不让疑惑越积越深。

针对理论灌输多实践活动少的现状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针对大学生理论学习较多、动手能力较欠缺、服务意识不足的现状,应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使大学生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的基本遵循。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达到好办法更出彩、老办法展新颜、新办法出实招的效果,多维度多途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管理人员共同发力,创新方式方法,才能产生最大的合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一项实践活动,但需要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