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叶红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重要议题, “五育融合”的提出是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系列问题的总体性解答。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着重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而小学语文较其他科目来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恰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更好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成为当下教育管理者、教育者面临的课题。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不可否认,唯升学论、唯分数论、学科分离化、德育教育缺乏、劳动教育不足等问题依然在许多学校普遍存在。“五育融合”重在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明确五者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相互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五者之间又相互贯通和渗透,互为目的,应该将其看作整体,而不能单一看待。“五育融合”并不是各育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践中贯通与融合各学科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在贯彻“五育融合”的理念时,要超越传统的学科主义、课时主义,使原本孤立的学科实现视界融合,以“各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元。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多学科融合的理念,依托深度学习的开展,探寻小学语文学科“五育融合”的独特逻辑。另外,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所有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五育融合”的基本理念,搭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长远的、终身的,学生应该从学习中得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而非仅仅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要转变这一教学观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重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要重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首先要以“以学生为本”为核心和前提,把质量和要求结合起来考量,围绕学生开展顶层设计的课程教学改革,包括细化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建议和意见等,都需要在“五育融合”理念下进行调整和修改,从而整体性地重建“五育融合”特色小学语文课程。
另外,必须强调的是,小学语文也应该按照年级不同分别制订育人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加强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育人内容的有机联系,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真正做到参与学科的发现与创造,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让语文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历程,这样才能整体化地、全方位地达成学生“五育”提升的目标。
“五育融合”的逻辑起点在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探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这门课程,而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从各类课程中综合来看教改的过程和成效。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深刻地反映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否培养了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和这些课程是否教改成功密切相关。因此,在打通综合性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改革,方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育内融合”是指立足语文学科,寻找语文学科内部的“五育要素”,并采用特定的方式付诸实施的过程。教师可提炼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智育元素、体育元素、美育元素、劳育元素并分别加以整合而展开教学,提升“营养密度”。学生在一堂课中学习多种学科的要素,全方位拓展知识结构。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描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逊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也处处隐含着“五育”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本课的重难点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即教会学生学会梗概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渗透智育;在讨论如何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面对困难时,教师强调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渗透体育;当提到鲁滨逊想尽办法把他的住所安排得舒适整洁,并亲手制作出美观且实用的陶器时,教师可以相机渗透美育的理念;当问到“你觉得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出鲁滨逊做出日历、帐篷、木筏等时,教师可以相机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一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他身上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更加深入人心。
语文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相关“五育”元素,在欣赏、感悟、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育间融合”是指两育之间有机融合,以其中一育为中心辐射其他各育的融合形式。如在语文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之间整合出“社会责任”单元进行“德育”;语文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间整合出“农耕文化”进行“劳动教育”等。这样的融合让具有协同元素的模块同步进行,实现两育的相互补充促进,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促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语文学科可以形成“智育+德育”的融合模式。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关注语文要素“点面结合”的方法外,还应将重点放在“点面结合”写法的作用上,即烘托出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篇文章中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部分莫过于五壮士在跳崖时,喊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的那一刻,而这正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紧紧围绕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战士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以及对战胜侵略者、取得民族胜利的伟大信念。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什么叫爱国精神,理解了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智育与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场景育人、以活动育人、以实践育人,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感、磨炼坚强意志。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智育与美育、劳育等相结合,在课堂中渗透“五育融合”的理念,使常态化的“五育”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产生综合效应,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育融合”是指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打破领域界限和学科逻辑,利用模块、项目、主题、探究等方式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的过程。真实情境的育人模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完全打破学科知识框架,在实践中整体融合“五育”要素。
例如,语文教师依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可以开发“荷文化” 主题的活动课程体系,进一步挖掘“荷文化”的育人价值,从“荷文化”中搜集出一切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正面因子,将其融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各学科组共同参与。
数学学科充分结合荷之“理”,开展测算莲子发芽率、分盆定植成活率等教学活动,致力增强班级学生的数感意识及对概率的认知;美术学科融合荷之“美”,开展欣赏优秀画作、画水墨画、剪纸等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主想象能力;科学课程充分结合荷之“性”,开展了解荷的生长习性、观察荷花、荷叶的特点,研究荷叶表面不沾水的特性等教学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动手的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荷之“绿”,将“荷”文化与倡导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校园”相结合,将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中,由此不断加强学生的五育教育……在以上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包括主题选择、目标研制、内容筛选及组织、实施与评价,是超越既有学科的创造性建构过程。
小学语文课程凭借“跨育融合”的跟进式路径进行课程统整,不仅让教师在跨学科教研中开阔视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也让学生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时,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能力情感,领略世界的完整结构。
在“五育融合”理念的引领下,小学语文课堂要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实现多学科渗透,还要实现课内外结合,将课程资源与社会生活相贯通,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倒逼小学语文课程进一步教改,那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下课程拓展至线上,不断延伸语文课堂的边界,让“五育融合”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家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传递,也包含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心得,如可以在线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烹饪、制作手工的过程,学生画一画手抄报、写一写自己的劳动感悟,汇报劳动成果,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完整的“五育”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互联网成就了教改,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五育教育更加智能信息化。小学语文课程应该不断将触角延伸至生活中,将“五育”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全面打破教学的局限性。
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在“五育融合”理念下进行教改都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探索的工作和任务。总的来说,“五育融合”在基础教育阶段才刚起步,小学语文教改要彻底融入“五育教育”还有很多待商榷的地方,未来社会在不断变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综合素质能力强、具备创新思维和前沿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一定要充分吸收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科技和新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机制体制,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在强调知识传递的同时,也要真正以学生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爱上语言表达,让语文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