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驱动 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2022-11-20 09:05:00张蓓蓓
小学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者词汇交流

☉张蓓蓓

阅读,是学生拓展认知视野、获得知识信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围绕各级阅读目标,为学生优选阅读材料,让他们了解外国文化、积累语言素材、扩充英语词汇,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讲解大意、分析语法、剖析难句,而由于学生因词汇量匮乏、速度慢、缺乏方法、不了解文化内涵,而使阅读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

一、营造阅读氛围,拓展阅读渠道

(一)建立“阅读圈”,形成语言交流的氛围。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张贴简单易懂的英文名言警句。例如,“Gorky once said that books are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Reading can improve human beings.”这些句子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励他们去多阅读。教师要运用多样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通过“阅读分享会”“亲子共读一本书”“英文诗歌诵读”“阅读圈”等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促进生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分享交流,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圈”形似于“朋友圈”,学生可以与同伴、家长、老师建立阅读圈,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角色,阅读每本书后,在圈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针对疑难点展开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阅读感受。阅读圈的角色有组长、圈划重点词汇、提炼语篇信息、研究文化背景、推理想象、总结概括等多种任务角色,成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取信息、理解概括,从而实现有深度的学习[1]。“阅读圈”的构建能促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元交流,能培养学生阅读、交流的能力。

(二)设置“图书角”,形成探讨文化的氛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学生的英文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科学设置图书角,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放置一些学生易懂的英文绘本,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阅读,以增进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黑板报等阵地,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让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储备,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举办“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一至两本英文图书放至图书角,大家相互分享,以包容的心态、多元的视角去理解西方文化。学生通过交流阅读心得、探讨阅读感悟、解决阅读困惑,从而促进对文化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互联网”,形成创新表达的氛围。网络能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素材多样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吸引他们融入到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之中,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促进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单元主题明确,教师要围绕主题内容,引领学生从网上获得相关的阅读资源,吸引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进行对话,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观点的交汇,大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互联网资源内容丰富、声色俱全,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人教精通版四上Unit3《It’s pineapple Lesson 13》一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探究意识不强、学习英语积极性减弱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超市购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Do you like apple?(出示pineapple 的图片)Do you like this? And what’s this? Let’s listen!教者播放语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初步感知。让学生聚焦于“What’s this?It’s a pineapple.”开展对话,让他们在模仿、习得、运用语言中逐步提升,促进他们听说认读能力的发展。

二、丰富阅读材料,开展梯度教学

(一)合理运用教材,依据学情施教。教材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材料,教师是教材的“二次开发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补充,让学生对相同阅读主题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以促进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或围绕阅读材料补充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或增加词汇,或建立读写的连接,以满足学生学习求知的需要。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认知水平,为他们选择恰当的方法,开展梯度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精通版六上Unit2《What’s your hobby Lesson 7》教学中,教者在教学box、open 等单词时,拿出一个盒子,并引出新词box,再打开盒子,引出新词open,从里面取出玩具小汽车,并提出问题:Do you like toys car? What do you like?教者贴近学情,以形象的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促进他们对重点词汇的印象。教者向学生呈现五颜六色的图片、卡片,并呈现重点词语colour,并与学生操练句子:What’s your hobby? My hobby is collecting picture cards.再引出难点句子:They’re so colourful and beautiful.

(二)选择优秀读本,促进知识积累。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形式较为单一,以短小的故事为主,教师可选择的范围较为狭窄。由于学生的阅读材料有限,他们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涉及较少,难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立足学情,为学生拓展阅读材料,为他们推荐题材多样的故事,如传记、历史、科普等读本,要求图文精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绘本进行阅读,如,《穿袜子的狐狸》《爸爸请为我摘月亮》和《David goes to school》等。学生通过阅读不同形式的内容,能促进他们的知识积累,引发表达的欲望。

(三)融入网络资源,拓展认知视野。学生对信息的获得、加工、处理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资源,网络上虽具有海量的阅读资源,而小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他们难以从庞大的信息中筛选内容。教师要为学生筛选阅读材料,并引导他们运用恰当的阅读技巧、适宜的阅读工具开展阅读,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促进他们语言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加强教材与网络阅读的关联,将从教材习得的知识与方法迁移到网络资源的学习中,提升他们的运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精通版五上Unit1《We have new friends Lesson 2》教学中,教者设置动物知识竞赛的情境,让学生介绍每一个动物,“Who can try to introduce the fox?”学生通过动物的介绍熟悉句型。教者以动物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能从语段中知道名称、年龄及国家。在学生通过探讨交流了解动物的特征后,教师要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句型帮助熊猫介绍。教师不做教材的“搬运工”,要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他们将所学的方法迁移到阅读之中,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2]。

三、科学运用方法,培养阅读素养

(一)总结语言规律,突破阅读障碍。词汇缺乏、方法不当、缺少背景知识等因素困扰着小学生,影响他们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学生在阅读中如果缺少词汇的支撑,他们就难以准确把握语意,而如果学生的词汇丰富,他们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大意。生词是学生阅读的最大障碍,教师要将词汇融于语境中教学,并向学生渗透查阅词典、猜词、筛选关键词等策略,促进学生对词汇内涵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词汇知识,让他们了解词的搭配、词形变化等内容,总结出构词的规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方法展开阅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规则,让他们学会运用自然拼读法学习词汇,掌握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律,从而突破因词汇而产生的阅读障碍。

(二)形成默读习惯,提升解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默读习惯,让他们能够神情专注、精心思考,能借助于眼睛、大脑获取信息、理解大意、概括内容。默读能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他们能抓住关键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让学生将关键的词汇串联起来,运用图示、线条、文字等构建简单的图示,帮助他们捕捉关键内容、理解人物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取信息、理解内容、分析人物,提升自己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精通版六下Unit5《General Revision2 Task1-Task2》时,教者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习有关词汇:food,toys,school things,clothes and so on,接着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有关购物的句型: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 /are they?I want….Can I try them on? I will take it/them.

(三)加强学科整合,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加强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形成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将语文阅读中的批注方法运用于英语阅读之中,划出精美的、感兴趣的词句,并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在批注时可以从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再过渡到长难句,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很多学生形成了边指边读、边读边标注重点的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教师要通过多样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四、提升运用水平,强化语言输出

(一)提供真实语境,促进语言交流。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展开交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语境,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用法,从而能促进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内化。教师要借助阅读、交流、练习、运用等环节,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理解内容、表达看法,能学会运用英语的思维进行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开展小组讨论,促进有效互动。小组合作,能让成员之间相互分享、相互沟通、相互碰撞,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书写以及口语水平。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让组内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展开交流,形成多元化的表达。教师要兼顾好学优生与学困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互动之中。

(三)依托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要围绕主题内容,引领学生运用图形、线条、色彩、文字等构建一个脉络清晰、易于记忆、富有趣味的思维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写作层次。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模仿到创作,在阅读中萃取精华,整合信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内容,再将习得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中,围绕主题进行分层级绘制,再略作描述,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灵活开放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为他们选择多种阅读素材,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学生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学会收集、筛选、交流、归纳,增进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者词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戏剧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 00:36:50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