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教学指导策略分析

2022-11-20 06:27广东省深圳市东晓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古诗词诗人

广东省深圳市东晓小学 陈 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古诗词的目标,学生发展的核心标准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学者叶嘉莹围绕如何鉴赏古诗,运用了“兴发感动”说,认为古诗的鉴赏来自一种“力”,即心灵与外物接触的直接运动。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应尽量唤起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一、联系生活,激活体验

在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词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看看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场景。这样,随着情感资源的增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村居》一诗中描述的古人生活,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小学生也能体会到。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这首诗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接触生活并体验生活。“暖暖的春日,放学后你打算做什么?谈谈你的感受。”学生针对目前的生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要和同学们出去看桃花、樱花,感觉很幸福。我会和同学们出去采花,春天盛开的花朵是最美的。……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带领学生一起走入诗境。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与自然和社会接触较少,在教学中往往难以产生个人情感,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生活,积极地在大自然中行走,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二、知行合一,填补空白

要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文化教育功能,需要在思想上“站”起来,在行动上“走”出来。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体现在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认识上。古诗词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体现在注重分析单首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品格在中国文化整体框架中的作用。因此,教师需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和文化意识。例如,在《雪梅》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扩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具体来说,可由宋朝诗人卢梅坡的《雪梅(一)》引申到《雪梅(二)》,再引申到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证明“自古以来,梅花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教师通过雪与梅的对比,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梅花的坚韧品质,还要学习雪与梅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既学习梅花坚强不屈的品质,又学习两者各有长短、成就彼此的良好品质。

三、自我涵养,文化育人

要加强和改进古诗词教学,教师就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加强自己的文化教育技能。这里的技能不仅包括发掘和利用不同古诗词的文化特色,以及通过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方法升华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机遇,选择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教什么”这三个关键问题,从而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泛化、淡化甚至空洞化的尴尬局面。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中,首先,教师的高超技艺要体现在对王安石生平及其与江苏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古诗词表达乡愁的考查上;其次,教师的能力体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巧妙运用“绿”这个字的欣赏角度和文化态度上,以及对山水抒情、山水思乡写作方法的探讨上,对中华民族永恒的乡愁和对家乡热爱的执着上;最后,教师的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古诗词教学的突破和改革上,探索“识诗人—解诗景—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的教学过程,始终将乡愁和报国志向贯穿于课堂,将中国人民对家乡无限的爱、对国家无限的忠诚播撒在学生心中。

四、高度重视,以史为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留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同时,中华文化也与时俱进,动态发展,是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双重反映。文化演进的历史无疑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必须注意以史为鉴的历史语境和古今互动,尊重文化的历史渊源,承认文化的包容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一方面,可以探究古今民俗的变化,解释重阳节文化的古今差异;另一方面,可以欣赏唐代诗人王维的表达方式,通过登高插茱萸来表达游子对亲人和家乡的关怀,然后扩展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现代诗歌的表达,从而比较古今诗人对中华文化认知的异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和生命力。

五、及时跟进,以文“化”人

古诗词教学中,要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习情境的反馈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来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熟练程度,还要考虑语文课程目标在不同方面的程度。具体来说,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说“遵守诚信和正义”,而对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升级为“关注人民,寻求大同”。例如,在讲授《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安排两个问题:“三个儿子中哪一个更可爱”和“南宋辛弃疾写的风景和情感词是什么”来支撑课堂的整体结构,总结全班对小儿剥莲蓬、中儿织鸡笼、大儿锄豆的主观理解,梳理前半篇写景、后半篇叙事,借用写景和叙事表达感情的整体写作方法,从而找到学习情绪反馈的有效起点。

六、知人论世,促进发展

“知人论世”理论认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把诗歌与诗人的道德情操、经历和时代背景等联系起来。即使同一个诗人用同一个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情感也会因情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生命的准确理解,教师应善于运用与作品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引导学生解读情感密码,触动诗人灵魂,增强诗歌教学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此诗背景资料。当学生的心灵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游荡,感受到诗人的悠闲时,教师可以及时利用史料激发认知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张志和真的不想回家吗?你刚才看到他喜欢钓鱼,可你知道他经常不把鱼饵挂在鱼钩上吗?”当学生兴致勃勃的时候,教师再请学生读补充资料:张志和从小聪明,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后来因劝谏被皇帝降职,父亲同年去世,张志和厌倦官场,以“丧父”为理由脱离官场,经常乘船钓鱼,隐居在太湖。皇帝派人去找他,但没有成功,他的兄弟来劝他回到朝廷,但他拒绝了。学生看完材料后,突然意识到“不归”一词的意思并不是想回家,而是不想回到朝廷做官。原来,张志和钓鱼不是为了钓鱼,而是因为沉迷于太湖的风景。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知人论世”对中国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每一首古诗都需要使用,因为诗人的情感力量水平不同。只有运用得当,学生才能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识别作品的情感内涵,使作品诗意地生活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感受中国诗歌的温度和厚度,完成作品的精神内涵。

七、语用训练,表达情感

学习使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在诗歌阅读、积累、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的“兴发感动”。因此,教师应利用这种语言欲望,创造不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进行拓展、改写、模仿、延续等语言练习,以便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深化审美体验,促进文化渗透,提高诗歌教学效果。

(一)进行改写训练,激发创新表达

改写古诗就是改变体裁或人物,以创新的形式诠释诗歌。例如,在教学《游子吟》《秋思》《寻隐者不遇》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诗中的场景,想象诗中人物的动作、心理或人物对话,将原诗改写成故事。在多样化的表达中,学生进一步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进行模仿训练,学习范式表达

古代诗人抒情的手法,如以景抒情、以物隐喻等都值得学生学习。例如,为了有效地传递《石灰吟》中支持事物和表达愿望的写作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所托之物”和“所言之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练习模仿写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

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教师如果能借鉴学者叶嘉莹的“兴发感动”理论,唤醒学生的深厚情感,学生就能更好地开展审美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表达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情感、欣赏和收获。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还可以吸收古人的古典文化和优秀智慧。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古诗词诗人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