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啸
(甘肃省民乐县南古镇周庄小学 甘肃 民乐 734506)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记录载体、记录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精炼讲解、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知识教学效率的教学工具。自从2008年“微课”概念被美国教学设计师提出后,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逐渐从代替课上重难点的PPT讲解,到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自主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微课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份子。5~10分钟体量的微课,具备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打破师生交流限制的作用和能力,让小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1 为课堂注入活力。在小学的中低学段,教材内容的难度总体来讲比较低,内容量也比较小,但由于内容有些枯燥和教师教学较为机械的原因,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需要教师布置很多作业来进行重复巩固和强化。再加上,中低学段的课堂上还是有一些重点、难点、易混淆点需要教师讲解清楚,所以整个语文教学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逃不开重复和机械,较难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年纪小的学生普遍存在专注力时间短、好动、容易受外界因素吸引等特征,在45分钟的课堂上经常走神,学习效果较难提升。微课视频5~10分钟的集中讲解恰好能够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内完成知识讲解、提出疑问、引导思考的工作,再配合上趣味、轻松的视频内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拼音教学为例,拼音部分的知识点总量不大,但易混淆的点比较多,教师课上课下反复纠正依然有很多小学生会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并不好。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来将拼音中的声母、韵母以及易混淆知识点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5~10分钟的时间内全神贯注接受知识的传递和熏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2 助力学生联想。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创造性最优秀的阶段,虽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实际上具象思维与想象力并不冲突。小学生在面对文字、图画时往往能够放飞思绪、产生联想,虽然这种联想的结果并非一定与教师的预期相契合,也并非都是深层次的联想,但学生的这种联想对阅读理解和今后的写作能力培养都十分重要,应当一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口头讲解、反复强调地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枯燥的方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利于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观察生活细节、事物形象的兴趣,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用动态的视频、静态的画面来代替文字和口头表达,可助力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古诗词为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布范围有明显扩大,一二年的小学生较难理解诗人隐藏在古诗词背后的深层情感和思想,这也是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微课能够通过让文字具象化、让静态画面动起来、借助声音增加直观感受等方式来充分助推小学生的联想,让小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散发出的韵律美感,吸引学生对探究古诗词内容的兴趣。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例,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以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水墨国画就可以表现出学生需要的寂静、纯洁之感,并以山水画本身具有的留白特征来助力学生发挥联想能力,感受诗人在诗词中所描绘的情境。
1.3 体现人文情怀。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关注知识、方法的教学,缺少涉及到对人文情怀方面的渗透,尤其是在面对中低学段小学生时,可能是觉得这一阶段的小学生阅读理解深度有限,较难理解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其实,这是教师对人文情怀的误解,并不一定是对文化有多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叫人文情怀,神话故事、二十四节气、汉字的演变、节日的诞生和发展等过程中都渗透着人文情怀,这些情怀和思想并不因学生年龄小而不被接受,只不过需要教师用更直观、更具象的方式来展示。比如在小学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从甲骨文到今天简体字的汉字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看着汉字从模仿自然界中事物的图画变成书本上汉字的模样,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思想在汉字中的体现,激发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提升生字词教学的效率,向学生渗透人文情怀。
1.4 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传统的小学课堂时间一般是40~45分钟,但大多数中低学段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听课的时间也就15~20分钟左右,如果教师不能抓紧这15~20分钟的时间完成重难点教学,其他时间就需要调动各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未必能够保证教学成效。通常情况下,进入初中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才30分钟而已,注意力集中时间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因素之一,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微课视频的时长就集中在5~10分钟,应用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重难点教学,还能够争取到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加深对微课视频中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拓展,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微课视频还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工具,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微课视频在课前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更可以为师生的课堂上交流留出足够的时间。而且,在学生做好预习的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就从课堂的讲解者、知识输出者变成了答疑解惑角色,可构建更平等、和谐的氛围和关系。除此外,微课视频代替教师进行5~10分钟重难点教学时,相当于将原本“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一对一”,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在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1 微课使用上存在问题。即使微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推广,但仍然有不少年长的语文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PPT教学模式,或者选择用微课来代替PPT课件辅助自身的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这些教师感觉到轻松且舒适,但却限制了微课作用的体现;还有些教师对微课的优势和价值有较为清醒地认识,也愿意在课上课下使用微课视频来辅助教学,但由于自身教学管理工作压力大、时间有限,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微课的自定义制作,更多时候采用上网下载成品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或直接运用语文组内其他教师的微课内容来开展教学,严重影响了微课视频的作用发挥。
2.2 网络微课资源呈现存在问题。由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们往往兼顾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在校生活,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还要应对各种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教改工作,缺少自主制作微课视频的时间和精力。从网络上下载微课视频,部分应用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但网络上的微课资源在呈现上存在着不小的问题。首先就是很多微课视频中的教师都存在普通话问题、切换课件速度过快问题、思考时间把控问题,这样的微课视频即使内容重点突出、趣味性较高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小学生用来进行预习和复习,需语文教师甄别后进行使用。其次就是有些网络上的微课视频存在重点不突出、内容不简明、课件效果杂乱等情况,这样的微课视频可能还不如语文教师自己录制的效果,如果给到学生进行预习,很有可能起到反效果。还有些网络上的微课视频前面铺垫过长,中间重点部分一语带过,内容过于浅显和简单,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遇到这种微课视频只会感觉“听了但没听懂”“看了但没看明白”,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预习无用的错觉。网络上微课资源的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作用发挥。
3.1 微课用于课前预习,翻转课堂。微课是翻转课堂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输出实现“知识传授”,学生通过听讲、记录笔记来完成“知识接纳”,后通过课后练习实现“知识内化”。而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完成“知识传授”和“知识接纳”,再通过课堂上与教师的交流、释疑来完成“知识内化”,进而完成了对传统课堂的翻转。而课前预习类微课视频的前置性教学就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学生预先了解知识的环节。课前预习类微课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跟随微课中教师讲解来自主学习。为了遵循层次性、针对性等原则,教师可为不同学习特征、基础水平的学生安排观看不同的微课视频,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哪怕是了解到一小部分与教师所讲相关的内容都会产生更大的成就感和参与感,更愿意在课堂上去表现自我。
第一,生字词的预习。语文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识字、书写都是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础技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完成对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的认读,能以一定的速度完成对目标汉字的正确、工整地书写。低段的小学生刚接触到汉字书写,认为认字与写字是很难的事情,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硬性规定一天抄写多少篇硬笔书法,或抄写多少汉字、词组,汉字的认读认写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这种硬性的要求往往让学生心生厌倦,学生在抄写字词时往往大脑放空,根本不记得自己写的是什么,写多少遍都难有成效。教师可以课或单元等较小的单位,归纳出小学生最易混淆的多音字或形近字;也可针对某一课的生字词,结合有趣的汉字构字方法,讲出汉字的由来、发展或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也可通过字中所含偏旁的特殊含义,来分析已学过的汉字,将新旧汉字串联起来进行理解记忆。通过采用以上的方法,不但可以为课堂上节约时间,更能够使小学生认识到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人文情怀,了解相应的汉字书写规律,进而对汉字的学习形成更强烈、浓厚的兴趣,完成自“被动写”到“主动写”的转变。
第二,拼音的预习。比如在声母大y、大w的读音课前,教师可把抽象的字母与生活中的常见形象练习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和发声。接着与上节课学习的韵母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大y和大w是否有声调。根据声调加在韵母上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大y和大w与i u ü组合在一起如何认读。引导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尝试,发现yi wu yu的读音还是原来韵母的读音,尤其yu的发音还是韵母ü的发音,只不过头上没有两点了而已。随后,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插入一个趣味小游戏,巩固学生在微课视频中接触到的声母大y和大w,以及声母与发音相同韵母的结合产物的读音和特殊写法,利用游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深刻程度。
第三,课文朗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达不到又快又好地理解古诗及现代诗歌内涵的程度,教师可以录制有关古诗或现代诗歌朗诵的微课,教师可亲自朗诵,也可借用相关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这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文章的内容。学生通过聆听有感情地朗诵,加上合适的背景配乐,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与共鸣。学生对课文的提前感知与理解,奠定了情感基调,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更易接受本课的新知识。
第四,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在传统课堂教学上,教师也会花上几分钟对作者及文章的创作背景做简单介绍。那么,将之制作成在线微课视频的目的何在?大多教师只是将这些内容几句带过,把重心放到了解读文本上。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散发开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比如,部编版中低学段的语文教材中,诗仙李白是学生们最熟悉的诗人,教师让学生记住“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这些作者背景却仍然很难,因为这些内容内在缺少联系,学生很难理解性记忆。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介绍李白的动画视频或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图画、视频、动画的途径了解李白,了解他的豪迈与大气,了解他笔下的盛唐。与教师传统的苍白无力的语言解说相比,微课以特有的视频的形式会显得更加直观深刻。
3.2 微课用于课堂教学讲解。语文教学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课堂上的所有具体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的。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理解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最传统的方式,最关键的重难点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尤其是对文章的解读,或对某个大类知识点的讲解都需要在课堂时间集中进行。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微课,创设情景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在这里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微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须十分契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贴近教学活动的设计。微课与教学目标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以《窗前的气球》为例,这一课中有7个生字需要学生认读认写,教师可针对这一重点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为每一个生字都设计一个卡通形象,通过卡通形象的自我介绍来引出生字的读音、笔顺结构、生活中的形象和组词,辅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可以对这7个生字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可随机抽取7名上讲台写7个生字,要求学生在后面标上拼音、然后组两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找出错的地方。第二,教师千万不要滥用网上资源,要甄选出有价值的优质教学资源,万不可为了图省事而滥用微课。否则,不仅起不到微课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课堂效率。以《观潮》为例,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体验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而微课通过相关的视频可以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具象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教师十分钟的言语讲解所产生的效果,可能还不及一分钟的画面来得直观、有冲击力。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与其在网上找粗制滥造的微课资源,不如直接呈现钱塘江大潮的官方、围观人在不同角度的拍摄成果剪辑版,提高视觉冲击力。
3.3 微课用于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类的微课主要是为了巩固拓展知识点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选择需要查漏补缺的知识。有些同学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讲解,这就需要课后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弥补,否则下节课可能还会产生其他更多的疑惑。久而久之,是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甚至这种消极影响会波及到其他学科。语文的人文内涵往往是多元化的,每个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师的课堂讲解都是选择比较主流的思想或者干脆按教案来讲的,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些语文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会尝试通过搜索不同的教学资源,选取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更多元的解读,这就开阔的学生的视野,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师也可针对某个知识点,比如重点、难点、易混淆点等学生出错率居高不下、不易理解的内容来制作微课专题,在题目上就好“XXX专题(一)”这样清晰简明的标注,形成一系列的微课程。小升初的语文题型一般包括三个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题、写作。下面笔者就这三个板块对小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并根据考点列出有价值的微课程。微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的预设与生成可能会产生不统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语文的学习更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很多微课程只是传递了方法,而真正的心领神会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我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在“微时代”已经到来之际,微课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也更适合今天的小学生。教师要在拼音、识字、古诗词、阅读写话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借助微课的力量,在课前用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课上应用微课视频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后应用微课视频来鼓励学生继续自主复习,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内外教学工作,切实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但微课的应用效果与预期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一点必须得到小学语文教师们的正视,看清自己在制作和使用微课视频上的不足,看清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微课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为学生准备好更优质的微课视频内容,充分发挥微课视频在教学上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