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锋
(江西省赣州市水西赤珠小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小学课程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更要注意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实践与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育学生有关信息技术的有关理念,为学生今后掌握信息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网络时期,一切的教育资讯都是资源共享与互联的,因此中小学生都能够从互联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方便了自主学习。可是在学校信息技术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却因为中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等特点,使得在课堂教学上面临了相当多的问题,也因此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校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建设,确保一个有效性的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比较的简单,从认识电脑开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的对信息技术进行了解,所以利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交流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进一步的对信息技术内容进行实践。
经过许多的实验表明,小学时期正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渐成长的一个时期,在这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好,对某些较为新颖的事情以及课程是极易引起好奇心的。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中包含着很多的知识,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的是些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初步知识,还是有些基本的实际操作。但这些东西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而言,已足够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通过许多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校并没有非常重视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关于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也并未规定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内容,都是让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知识。这样传统而片面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从刚开始接触电脑时就缺乏对于计算机技术掌握的浓厚兴趣。单一的教学方法会非常影响上课的效果,因为整个上课过程处在一个枯燥乏味的气氛里,学生兴趣自然而然不愿意主动或积极地去掌握基础知识,并且把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但是教师针对这些情况并不能及时地进行改善,不能改变课堂观念,并且不能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来帮助信息化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使学生更多的掌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发挥指导功能。并且由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关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老师的教育态度。慢慢地。信息课可能会从小学变成一种形式课程,意思也就是说这门学科已经列入教学大纲内,只是在教学上而不是实际的内容和教学计划,而不可以给孩子带来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以及信息运用能力。
2.1 符合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顾名思义,“项目式学习”说的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提出来一个项目,然后学生就按照教师安排的项目共同进行学习。除此之外,这些项目并不是一般的项目,而是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的项目。这种贴近生活的事物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足够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获得比较优异的考试成绩,更需要学生具备相对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随机应变能力。而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如果任课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则不会充分的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助力。而项目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们产生厌恶反感的心理,而项目式学习首先就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此门学科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无形之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2.2 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还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甚至他们也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说这个阶段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任课教师不能够继续采用死板老套的教学方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非是教师事先布置好各种学习任务,然后再要求学生们按照自己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往往是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比较低劣的位置,这种方法不仅不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丝毫的帮助。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的应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缺陷,从而使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使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中所遇到的知识难点,而学习态度的改变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还可以记性创新操作,其次学生还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思考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地被开发并且培养中,所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3.1 确定合理的项目方案。项目式学习方法,从名字上来看,是以学生为前提的原则下,依据新课革的要求,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展,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并且构建出针对的思维模式。在信息技术授课活动中,借助于这种学习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之间协作的能力,协助他们了解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增强学习的能力,强化学习的成效,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培养。在各个教学阶段,为了有效地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教师首先需要合理地设置出项目方案,确保项目拥有目的性、倾向性,可以适应学生学习阶段。教师务必要联系课本内容,同时还应该在不超出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实行恰当的知识拓展,保证项目的设置可以难易适宜。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Excel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教师在确定项目时,就可以以校园活动为背景,如:校园诗歌朗诵大赛,教师将学生们分组,然后以校园诗歌朗诵大赛的分数统计作为“项目”,各小组首先利用Excel表格做数据整理,将参赛的同学做区分排列,对于每个选手获取到的分数,要求学生们使用Excel表格自带函数及公式进行计算,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算出集体平均分,并计算每位参赛选手获得的支持率等数据,真正做到学为所用。借助于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点燃他们对于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兴致,从而就可以提升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成效。
3.2 设置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然后检查学生在上一节课所学到的情况,还能够把这节课与上一节课内容进行连接,让学生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够进行掌握,而不是学一课内容忘一节课知识,这样没有任何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用。例如:对于上一节课学习回车键的作用,那么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有一个了解,询问学生回车键有哪些作用,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对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掌握,如果有所疑问,那么教老师可以继续地再讲一遍,从而开展新的课程。并且在接下来讲新的课程时,教师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把所要讲解的内容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对应完成。例如第一项先了解鼠标的使用,第二项利用鼠标绘制一幅图画,第三项,进行总结,鼠标都有哪些功能?以及今后怎样使用鼠标。通过教师所罗列的框架,学生去独立地完成。可以搜索资料,也可以自己练习,或者是询问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询问教师,教师针对他们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项目式教学法的学习,使他们真正的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感受到信心技术所带来的魅力。
3.3 加强项目式学习的引导。通过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因此,老师在项目式教学的课堂进行过程中,必须通过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信息化课堂知识的指导,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体现项目式教学的应用方式和原则。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组内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与他们完成交流,以此突出项目设计过程中的优势与缺陷,同时对于一些能够高效完成项目的小组,教师还要在交流中适时地给予表扬。可以说通过有效的互动引导,可以使学生们在项目型练习中进行对别人看法的总结和对个人思想的概括,进而进行有机整合并转变为自身的创造性意见。交流引导对项目型教学的应用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与支持作用,同时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与领悟力。
3.4 设置科学的项目体系。除了需要确定出合理的项目式学习方案以外,有效的项目式学习还需要依托于科学的学习体系。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研究,能够察觉到项目式学习的确可以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高质量学习,然而,现今的许多教学法更多只是关注活动开展形式以及学生在其中的表现,有些教师在学生的课后项目评价方面,还是会有着注重度不足的问题。对此,在运用项目式学习时,务必要关注学习体系的构建,既要注意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在项目活动结束后,还要重视对于项目完成之后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所在,对于他们的学习进行针对的指导,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并且也能推动教育事业的革新,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设计与制作网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项内容,教师在完成相关基础内容的教授以及演示具体操作后,就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个项目,即:让学生每五人组成一个小组,然后通过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个网站,网站的内容可以自主确定。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各个小组需要制作框架网页,然后在其中插入不同的图片和文字,以及制作超链接,将图像与文字进行混编等等。在当项目彻底完成后,教师需要使用设备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对组内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组外的作品予以评价,接下来在自评与互评完成后,由教师来归纳总结,实行客观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通过这种科学的项目式学习体系,能够协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继而对不足进行对应的改进,在不断调整之中,逐步提升信息技术专业素养。
3.5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老师的教学观念对于一堂课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老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或者对于某门课程的不重视,久而久之老师会慢慢地忽略这门课程,并且在这门课程上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在课堂上不能够为学生讲述完整的理论知识或者实际操作,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是有效性的要求下,老师一定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在上课之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认真地备课教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知识内容中找出难点和重点以及需要学生实际操作的部分。其次,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对于重难点理论知识进行多次讲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时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再进行针对性地讲课。在进行实验部分是老师一定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先带领学生进行操作步骤的熟悉,然后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完成课堂实际操作部分。课后老师还是要叫本节课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掌握不清楚的地方,再进行二次总结。只有当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后,教师才能够对信息技术重视起来,才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去丰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看法以及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能力在现代社会变得非常的重要,小学阶段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电脑,让学生认识电脑,学会简单地操作等等。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项目式学习来加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