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露露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观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义利观的基础上提出“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正确义利观”。[1]这一主张将义与利辩证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义利并举与义利统一的一般原则,又在并举与统一的基础上凸显“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本文引《论语》只注篇名)“以义为先”[1]的重要性。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整合与升华,也是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超越。培育“正确义利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追古溯今,义利之辨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贯穿整个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据《中庸》载:“义者,宜也。”将“义”解释为“宜”,有恰到好处的意思,蕴含着“和”的精神特质。杨国荣先生明确解释说:“义与宜相通,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一般的道德原则(当然之则)。”[2]而传统义利观中的“利”则泛指利益和功效。所以,一般认为义利观是关于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之间关系的理论。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范畴,是备受思想家们关注的核心议题。在漫长的处理义利关系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崇义轻利、义利并举及重利轻义三种价值取向。分析地看,这三种价值取向中,不仅义利并举论是主张“义利和合”的,崇义轻利论、重利轻义论的基本要义皆是义利和合,只是各自对义利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崇义轻利论是以义和利,义为上;重利轻义论是以利和义,利为先。比如孔子推崇“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但也主张“义然后取”(《宪问》);二程也崇义轻利,但也推崇“义安处便为利”。又如墨子虽然崇尚功利,但也赞成“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耕柱》);“惟有利而后能知义”虽是清末民初思想家的价值共识,但维新派人士陈炽也提出了“亦惟有义而后可以获得利”的观点。[3]一言以蔽之,利依义而确立,义依利而实现,二者是和合共生,相辅相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需要从优秀传统义利文化中抉取智性资源,并为之注入时代精神,使其在历史长河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当代中国新的价值肌体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提出义利兼顾、德力俱足、负责担当的“正确义利观”。这代表着当今中国对外交往的价值理念,更对当代中国社会群体价值观起着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要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将正确看待道德与物质的关系放在首位。“正确义利观”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义利观的基本要义,即义利和合论,主张“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5]这种价值主张对生活在物欲横流时代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好人生路。
“正确义利观”的价值特质在于“尚利贵义”。但其更推崇“弘义融利”[1]“以义为先”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思想根源在于“正其义不谋其利”(《汉书·董仲舒传》)的传统主流义利思想。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义利观一直倡导“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道德情操。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要继承“义以为上”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到在名利面前“想得透、看得淡”,大义面前“守得住、行得正”,也即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当代大学生亟须传承与发扬“见利思义”的优良传统,走出追名逐利、患得患失的小格局;培养新时代、新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担当的意识。
公私之辨与义利之辨是相伴而生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因而,人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义利协调问题,还要处理好群己的义利平衡关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讲情重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汉书·贾谊传》)是中华儿女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正确义利观”基于这种价值追求,积极倡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义利和合。它坚持把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肯定个人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在开展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摒弃你输我赢、你失我得的零和思维,积极树立“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的价值信念。
虽然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但是“这绝不是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8]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当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个人利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大力弘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将个人使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任务紧紧连在一起。
由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是特定时代与阶级的产物,所以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与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时宜的糟粕性的东西。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需要辩证地认识传统义利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髓,实现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发展。
一般而言,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化由特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植根于封建社会,是由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所决定的。因而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义利观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性与阶级性,必然为封建君权服务。而“正确义利观”则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当代中国,“正确义利观”彻底打破了传统义利观的封建伦理束缚,以服务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应更加注重站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制高点来纠正阶级社会对人们进行剥削与压迫造成的种种异化;更加强调从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出发,引导他们以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通过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大学不是孤立于世界的,而是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持续渗透到大学环境中,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扭曲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部分群体中传播开来,从实质上来说是某些当代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价值的关怀。这种矛盾的出现正是由于功利、眼前、外在的物质、工具价值取向盛行,而人文、长远、内在精神价值取向淡化。[9]因而,有些当代大学生在理想的选择上往往会将其与自身的利益直接挂钩,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实利、实惠,譬如学分、荣誉称号、入党名额、经济收入等,而忽视了对远大志向的坚守,对道德情操的赓续。所以,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就让这种重视实利、实惠的社会风气在大学里继续衍生?让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一蹶不振,陷于桎梏之境?
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能否发挥其本能作用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精神能否回归。当代大学生群体人文精神的回归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大学生们深切体悟“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等精神追求之后,尽最大努力达到“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之境界。
保守性与封建性从来就是如影随形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封闭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这种经济主张小富即安、安土重迁,滋生了国人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缺乏变革精神与辩证思维,固守陈旧的封建礼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人思维僵化、眼界狭隘。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推动着思维方式由保守、被动向开放、活跃转变,义利关系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化。“正确义利观”超越了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狭隘功利论和抽象道义论的藩篱,既重视道义与责任,又强调互利和共赢,实现了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它更加强调利依义而确立,义依利而实现,二者是和合共生,相辅相成的。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时,必须以辩证统一的“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导向,引导他们将讲信义、重情义、尚道义与尊公利、求当利、贵大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正确义利观”正是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传统义利观思想条件下创造的。“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不是静态的存在,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提炼、概括,显示其生命力所在。”[11]因而,为了使传统义利观重焕生机,需要在对其继承与超越的过程中保持辩证统一,也即在继承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义利观,不断地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在世界价值观念的激荡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