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月娥 ,石伟荣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俞慎初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俞慎初(1915—2002 年)系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中医医史学家、教育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学家、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医学成就卓著。刘德荣教授(1944—)是俞老的高徒,秉承俞慎初老先生的衣钵,翔实整理研究福建医学历史与成就。他从事中医教学和内科临床52 年,不仅在传承俞老医学史研究上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而且在临床传承也深得奥义,并多有发展。本文介绍刘德荣教授应用“新制加味五金汤”治疗肾结石经验,以供同行交流。
肾结石是肾内产生的晶体物质和有机物质异常聚集而成的石状物,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尿频、尿急、尿涩痛、血尿及尿中排出砂石。肾结石属中医学“砂淋”“石淋”范畴。《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首提“砂淋”这一命名,并已对临床症状作详细论述。王寿在《外台秘要》[1]中描述:“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溺则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则寒痛,令闷绝”,探讨了肾结石症状和发病机制。明代李梴《医学入门》[2]曰:“外因当风取凉,冒暑湿热郁滞,胞内痿痹,神不应用;内因七情,心肾气郁,小肠膀胱不利,或忿怒、房劳、忍溺、酒肉湿热下流膀肾,干于肝经,廷孔郁结,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火烁为砂石淋,如汤罐煎久生”,对本病的因机阐述清晰。故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素虚,或因久病耗伤肾阳,阳虚失于温煦,水液气化不利,而致结石锢结;或忧思内结,气郁湿阻,郁而化热,燔灼尿液成石;或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之邪,移行下焦,蕴结于肾与膀胱,煎熬尿液日久为石。
鉴于本病主要矛盾为湿热蕴结于肾与膀胱,尿液煎熬日久为石,治疗应该利水通淋、清利湿热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思路。
“加味五金汤”是俞老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的经验方,该方主要药物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川楝子、川郁金、玉米须等。刘德荣教授在俞老“加味五金汤”基础上,加入石韦、路路通、车前子、冬葵子、猫须草等药,组成“新制加味五金汤”,具有清热利湿、通淋利尿、活血止痛、理气排石的作用。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三金”为历代医家推崇的清热通淋之要药。金钱草乃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性微寒,味酸苦,归肾、膀胱、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之功,同时兼能活血化瘀,为治疗尿路结石的首选。《本草纲目》谓:“海金沙,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其具有抑制结晶形成和增加尿量的作用,对一水合草酸钙结晶及二水合草酸钙结晶具有很好的消融作用[3]。而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用于研磨食物,具有清热利湿、通淋化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胆结石、肾结石、消化不良等。“三金”合用,共奏清热通淋之效,是为主药,加上行气活血止痛的川楝子、郁金而为“五金”,为俞老配方之基本药物,佐以玉米须,性味甘、淡、平,具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有利于阻止草酸钙结石的形成[4]。石韦、车前子、冬葵子等清热利湿、通淋利尿,为治疗石淋要药;路路通加强活血止痛之效;猫须草有利尿祛湿、净肾排毒、消炎止痛作用。各药相和,大大增强该方通淋利尿的作用,对于泌尿系结实的临床疗效显著。
陈某某,男,56 岁,莆田人。2014 年 12 月 17 日于国医堂初诊,主诉:腰部酸痛2 年余,加重1 个月。于1 周前经彩超诊断为双肾结石。超声医学影像:双肾孟无扩张与肾实质比例正常,左肾孟上及下极、右肾孟下极各探及强回声颗粒,0.5 cm×0.55 cm(左),0.43 cm×0.43 cm(左),0.54 cm×0.47 cm(右),其后均伴弱声影,双肾血供良好,频谱未见报告明显异常,双上输尿管未见扩张。诊断:多发性左肾结石及右肾结石。刻下症:腰酸痛多呈现为胀痛、钝痛感,尚未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尿路刺激症状;形体壮实,面色红黄隐隐,表情痛苦,无恶寒发热;脉滑数,舌淡红苔黄腻。证属湿热内蕴,结而成石;治宜清热利湿,化结排石;方用新制加味五金汤加减。处方:金钱草2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2 g,玉米须 15 g,猫须草 15 g,石韦 12 g,冬葵子 12 g,枳壳6 g,路路通15 g,川厚朴6 g,川郁金10 g,车前子15 g,桑寄生15 g,粉甘草3 g。共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
2015 年1 月3 日二诊,腰部胀痛与绞痛见减。因旧有胃病史,药后胃稍不适。其脉滑数,舌淡红苔黄。仍按前方法,加运脾药。处方: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2 g,茯苓12 g,漂白术10 g,山楂15 g,玉米须15 g,猫须草15 g,石韦 15 g,冬葵子12 g,路路通 15 g,赤芍 12 g,王不留行 15 g,枳壳6 g,桑寄生 15 g,粉甘草 3 g。共 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
2015 年 1 月 17 日三诊,病证如前,近日右下腹部痛减轻,但隐隐作痛,其脉滑数,舌淡红苔黄。处方: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2 g,茯苓12 g,白术10 g,山楂15 g,玉米须15 g,猫须草15 g,石韦15 g,冬葵子 12 g,川厚朴8 g,青皮6 g,槟榔 8 g,延胡索 10 g,川楝子12 g,广木香5 g,路路通 15 g,王不留行15 g,枳壳6 g,粉甘草3 g。共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
2015 年1 月24 日四诊,其病状继减。血脂偏高,有肝炎病史。其脉滑数,舌淡红苔黄。处方:金钱草30 g,海金沙15 g,鸡内金12 g,荷叶12 g,丹参15 g,决明子 12 g,山北楂 12 g,玉米须 15 g,猫须草15 g,石韦 15 g,冬葵子12 g,路路通15 g,粉甘草3 g。共7 剂,水煎服,日1 剂,早晚温服。
患者连续服药28 剂,疗效显著。后又断断续续服药1 个月。2015 年4 月17 日,其子专程前来告知,经协和医院超声复查提示: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肾实质与肾窦回声正常,双肾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检查结果:双肾、双肾血管、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按语:本案主诉腰部酸胀疼痛2 年多,近1 个月发作频繁。超声检查示“多发性左肾结石及右肾结石”。根据其形证舌脉,辨证为湿热内蕴,结而成石。故治宜清热利湿、化结排石,方用“新制加味五金汤”加减来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止痛。患者腰部胀痛,气滞血瘀症状明显,配以枳壳、厚朴加强理气止痛,二药配以路路通、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助力结石排出;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之效,以解肾府受损、肾气虚损之腰膝酸痛之症。全方共达清热利湿、行气止痛、通淋利尿、化结排石之效。7 剂之后,患者腰部胀痛见减。但因旧有胃病史,药后胃稍不适,其脉滑数、舌淡红苔黄,为脾虚湿盛,故按前方法,加白术、茯苓、山楂等运脾之药。三诊、四诊症状继续改善,但因体检发现血脂偏高,有肝炎病史,故上方加荷叶、丹参、决明子等清肝活血降脂之品。1 个月治疗效果,让患者信心倍增。后又在前方基础上,适当随证加减,继续治疗1 个月,彩超示双肾结石已消,肾脏形态正常,肾脏功能恢复正常。
刘德荣教授在俞老治疗肝胆结石验方“加味五金汤”基础上,增加更强有力的通淋利尿药,再配以行气开郁之药,组成“新制加味五金汤”。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于缓解肾结石疼痛症状、促进溶石排石、预防结石再生、改善患者生活状态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制加味五金汤”作为刘德荣教授治疗肾结石常用的良方效方,对于湿热内蕴为主要病机的小型结石患者疗效尤其显著。刘教授认为,福建地区的肾结石患者病情往往湿、热相夹杂,病情顽固,病久虚实并见,故辨证论治过程中应明辨虚实,要将清利湿热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以此方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原方,常因人、因时、更因证候变化而加减,常配合调理气机、补益、活血之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