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刘耕
埃内斯特·布洛赫(Ernest Bloch)是二十世纪早期著名的犹太作曲家。他1880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自幼跟随路易斯·雷伊(Louis Rey)和雅克-达尔克罗兹(Jaques-Dalcroze)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897年,布洛赫进入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欧仁·伊萨伊(Eugene Ysaye)。1900年,他又考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跟随伊万·克诺尔(Iwan Knorr)学习作曲。
1917年,布洛赫进入美国曼尼斯音乐学院任教。1920年,他成为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26年,布洛赫开始担任旧金山音乐学院院长。他晚年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布洛赫自小便对演奏和作曲有着浓厚的兴趣。1912年,他创作的《以色列交响曲》(Israel Symphonry)使他迅速成为知名的“犹太作曲家”。1919年,他创作的《中提琴与钢琴(或管弦乐队)组曲》(Suite for viola and piano[or orchestra])获得柯立芝奖(Coolidge Prize)。1927年,他创作的史诗性狂想曲《亚美利加》(America)获得美国音乐大奖。1947年,布洛赫创作的《第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获得了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颁发的第一枚音乐金质奖章。1952年,他创作的《第三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3)获得了纽约音乐评论家奖。除此之外,布洛赫还创作了为男中音、合唱与乐队而作的《神圣的仪式》(Avodath Hakodesh),以及为大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希伯来狂想曲《所罗门》(Schelomo)等。
埃内斯特·布洛赫
埃内斯特·布洛赫
布洛赫的作品风格似乎不易被归纳进任何我们所熟知的音乐风格类别。布洛赫出身于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一度打算成为一名犹太教士。每逢犹太节日,父亲便会在家中吟唱节日仪式的歌曲。或许是受到幼年时期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的影响,布洛赫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犹太传统,强烈的宗教信仰使布洛赫在音乐创作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犹太传统。作为一名犹太人,布洛赫的骨子里有着对犹太文化的热爱。他说:“作曲家不一定要给作品贴上‘美国’‘德国’或‘意大利’的标签,但若想创作出真正的音乐,他在心底里就必须是美国人、德国人或意大利人。我是一个犹太人,我渴望创作犹太音乐,这并不是为了自我宣传,而是因为我确信这是我能创作出有生命力、有意义的音乐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我最优秀的作品一定是那些我最明确地表现犹太文化的作品,犹太文化不仅表现在音乐中,更在我的身体里。”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创犹太教。前935年左右,王国分裂成南北两部,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前者于前722年并入亚述版图,后者于前586年亡于新巴比伦王国。前63年起,两者均并入罗马。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住地,散落到世界各地,因此未能在地域上形成一个固定的犹太文化中心。古老的犹太音乐通过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多用于宗教、宫廷和日常生活之中,用羊角号、竖笛、利拉、钹、手鼓等乐器进行伴奏。
十八世纪后半叶,犹太教在东欧出现了一个虔修流派——哈西德派。哈西德派视自己为犹太传统的坚定捍卫者,他们坚持以自己的信念改变甚至统治世界。他们以严格恪守早期正统派犹太教信条为准则,拒绝与现代社会做任何妥协。为抵御来自外部世俗化浪潮的侵袭,哈西德派一直保持着高度封闭且孤立的社团生活,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传承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哈西德派由以色列·本·以利撒(Israel ben Eliezer)创立。据说以利撒在幼年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后来,他开始学习草药药用知识,并为百姓治病,因在行医过程中常使用神的名字,故被人称为“美名大师”(Baal Shem)。
埃内斯特·布洛赫的部分作品专辑
1923年,布洛赫创作了一首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Baal Shem [Three Pictures of Chassidic Life]),这是他为纪念自己已故的母亲而创作的作品。布洛赫以哈西德派创始人的别称“美名大师”命名,或许是因为在布洛赫的心里,自己的母亲犹如“美名大师”一般神圣。该作于1924年出版并首演。1939年,布洛赫将其改编为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作品,并于1941年进行了公演。
在这部作品中,布洛赫用音乐的语汇描绘了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
犹太人对时间的划分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使用犹太历法,所有犹太节日的日期都是依据犹太历而定的。每年提市黎月(公历的九月至十月间)的第一天为犹太新年,前十天为忏悔十日,忏悔十日的最后一日(即十日)为赎罪日。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为庄严、神圣的日子,这一天里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前往犹太会堂祈祷,忏悔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或可能犯下的罪过。犹太会堂在赎罪日宗教仪式从前一天的日落持续到当天的日落,包括有晚间仪式、上午仪式、下午仪式,接着是纪念仪式和结束仪式。最后,象征赎罪日结束的羊角号吹响,号声示意上帝已赦免犹太人的罪过,生活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第一乐章“维杜伊(忏悔)”指的便是赎罪日仪式中的忏悔部分。布洛赫用有一点缓慢(Un poco lento)的速度来表现这一场景。该乐章为E小调,A—B—A的曲式结构简单紧凑。第一至第十小节为A段,音乐如犹太人的内心表白。第十一至第二十二小节为B段,力度逐渐加强,第十八小节强劲的高音表现出犹太人忏悔时悔恨的情绪,将音乐推向高潮。第二十三小节回到A段再现,接尾声结束,高八度吟唱第一乐句,好似仪式结束后人们逐渐散去,期待着上帝的宽恕与赦免。
埃内斯特·布洛赫
“尼岗”是一种反映会众精神、宗教教义及精神领导者魅力的犹太宗教歌曲或旋律,在哈西德派中尤为重要。有为哀悼而唱的“尼岗”,也有为喜乐或胜利而唱的“尼岗”。不同的社团也有各自的“尼岗”,通常由社团的经师或领导者创作。许多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都录制过“尼岗”,如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列奥尼德·柯冈(Leonid Kogan)、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萨尔瓦多·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吉尔·沙汉姆(Gil Shaham)、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等。
“尼岗”大多为即兴演唱,风格多变,有较强的节奏性,歌词多由犹太《圣经》的经文及其他犹太经典语录组成。此外,歌者在演唱时还会重复演唱某些音节。诵经节亦称“转经节”或“欢庆圣法节”,是犹太人庆祝《托拉》(Torah)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围绕着犹太会堂中的犹太经卷轴一起跳舞,并演唱热情的“尼岗”。除了集体演唱,人们也会在个人冥想时演唱“尼岗”,这种“尼岗”被称为“与神联系的‘尼岗’”,它要比众人聚在桌前演唱的“尼岗”慢得多,且几乎是没有歌词的。
《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第二乐章“尼岗(即兴曲)”是整部作品最为著名的一个乐章,常被当作独奏曲单独演奏。该乐章为G小调,同样为A—B—A曲式结构。乐章的前二十二小节为A段(小提琴分谱中的虚线小节计入小节数),速度为不太慢的行板(Adagio non troppo),音乐虔诚、神圣,就像个人冥想时演唱的“尼岗”,类似犹太经师在众人前的领唱。随着小提琴独奏华彩段落中双音的出现,音乐力度渐强,好似众人开始合唱,音乐变得激动而兴奋,随即进入B段。B段为第二十三至第九十五小节,速度标记为庄严的原速(Maestoso a tempo)。钢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一唱一和,在小提琴声部一连串密集的六连音后,音乐转至A小调,类似众人高声齐唱的场景。第三十八小节,速度转为稍慢的慢板(Poco meno lento),节拍由4/4拍转为2/4拍,由钢琴声部率先奏出旋律,随后小提琴独奏演奏相同的旋律,紧接着小提琴强奏和弦与双音丰富了织体的层次,使音乐情绪愈发高涨且饱满,音乐在第七十六小节再度转回G小调,随之被推向高潮。紧接着,小提琴声部无伴奏演奏,音区下沉,至第九十六小节回到A段再现,速度标记为原速(a tempo),用提高八度、加大力度、加双音和弦的方式再现A段,最后音乐在祈祷和冥想中渐弱结束。
犹太人的《圣经》由《托拉》(Torah)、《先知书》(Neviyim)、《圣录》(Ketuvim)三大部分组成,《托拉》为其中的核心。《托拉》(又称《律法书》或《摩西五经》)由《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五卷书组成。根据犹太教的观点,犹太教的所有教义、信条、思想大多产生于《托拉》,《托拉》的正典标志着犹太文化的核心——“一神思想”最终确立。因此,犹太人有着每年完整诵读一遍《托拉》的习俗。他们根据犹太教历书上的周数将《托拉》分为若干诵读节。诵经节这一天,正好是诵读《托拉》最后一部分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在读完《托拉》最后一部分的同时,要立即再开始《托拉》第一部分的诵读。因此,这一天既是上一年《托拉》诵读结束的一天,也是新一年《托拉》诵读开始的一天,首尾相连,周而复始,象征着犹太人对《托拉》的学习永不间断。
埃内斯特·布洛赫的作品手稿
诵经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这一天,犹太人都会到犹太会堂参加庆祝仪式。庆祝仪式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取下经卷并拿在手中走七圈,另外,所有人会将诵读完的《托拉》经卷完全展开,然后从另一边重新卷起,以便接下来从头诵读。人们将重新卷起的经卷扛在肩上,边走边唱边舞。在以色列,除了在犹太会堂庆祝,许多城市还会在城市广场欢庆,人们常常要手捧经卷起舞数小时。
《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的第三乐章“诵经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节日欢庆氛围的乐章。布洛赫在这一乐章中使用了2/4拍、3/4拍、4/4拍、5/4拍混合拍子,转调灵活,描绘了人们在这样一个盛大节日边唱边舞的欢乐场景。第一至第六十小节为A段,前三十六小节描绘了节日舞蹈的欢乐场景,第三十七小节至第六十小节音乐氛围神圣而崇高,表达了人们的崇敬和感恩之情。B段为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一十二小节,该部分使用A段的材料进行了扩充,音乐从第八十八小节开始情绪更加激动高亢。第一百一十三小节至结束为尾声部分,在欢乐的舞蹈和狂喜中结束了全曲。
在当今的各类百科和词典中,布洛赫被描述为“犹太作曲家”,能获得如此盛名主要源于他创作了诸多蕴含犹太文化的作品,但其实布洛赫的音乐语汇非常多元化,由此也诞生了很多非犹太的音乐作品。如若有人想要在布洛赫的这部《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中寻得一些哈西德派的音乐曲调,那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布洛赫并没有将其直接运用在作品中,甚至在原始曲调上进行艺术提升的痕迹也很难找到。更多的是精神层面,布洛赫自身的犹太传承,对犹太精神历史深入的理解,对哈西德派奉献和承诺精神的内在探索,以及对犹太上古荣耀的自豪感,都延伸到了《美名大师——哈西德派生活的三幅画面》这部作品的灵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