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婷,陈威燕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积极力量能够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也强调关注人们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该理论的提出平衡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使其不再过度专注于消极情绪及不良事件。Luthans等(2004)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其是由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韧性四种心理能力构成,是一类能够提升个人及组织绩效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态度、行为及绩效的关系已经得到大量验证,但主要在企业背景中进行研究,鲜少有研究考察大学生个体心理资本可能对其学业成绩起到怎样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设想,以心理资本来表示大学生积极性,将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业成绩问题作为基础概念。本研究试图达成两个目标,一方面是基于个体视角,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与特征;另一方面,分析其构成维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果。
资源基础观有助于探究心理资本如何发展为个体的竞争优势,基于这个观点,有价值的、稀缺的且不易被模仿的无形资源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从竞争力视角出发,心理资本的核心在于其能够促进个体长期的积极产出,按照这种思路,本文将其定义为有价值、可开发与管理的积极心理资源。独特资源形成个体的竞争优势,积极心理资源促进大学生学业成绩提升。
(1)心理资本量表。本文借鉴Luthans等人开发的心理资本问卷,在李超平(2009)中文译本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情境修改语言表述,最终形成由24个题项组成的6级李克特量表。大学生在量表中对自己的心理资本给予评分,分值越高代表心理资本水平越高。
(2)学业成绩量表。通过自陈评分方式,采用李克特6级量表对大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测量,即让大学生在量表中对自己的学业成绩给予等级评定,分值越高代表学业成绩越好。
通过问卷星收集问卷共计130份,筛选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2.31%。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样本中的心理资本与学业成绩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自信、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的均值都处于4.5左右,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较高,且个体之间差异不甚明显。
考虑性别和专业因素,对样本中的心理资本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总结如下。
(1)性别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是二值变量,分为男、女两类。男性35人,心理资本均值为4.88;女性85人,心理资本均值为4.02。均值差异检验显示心理资本t值为5.78(p<0.01),不接受均值相等的假设,说明在置信度为95%情况下,性别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存在影响,男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2)专业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专业性质是二值变量,分为“人文学科”“理工学科”两类。人文学科101人,心理资本均值为4.15;理工学科19人,心理资本均值为4.81。均值差异检验显示心理资本 t值为-7.27(p>0.1),不接受均值相等的假设,说明在置信度为95%情况下,专业性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不存在显著影响,即理工学科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与人文学科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无明显差异。
对心理资本及四个维度(自信、希望、乐观、韧性)和学业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结果显示自信、希望、乐观及韧性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3(p<0.001)、0.492(p<0.001)、0.436(p<0.001)和 0.424(p<0.001)。由此可知,大学生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其学业成绩均显著正相关。
回归分析适应于“一果多因”的情况,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以性别和专业为控制变量;将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全部进入法,对心理资本影响学业成绩的效果进行回归分析。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构建模型1,表示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次构建模型2,表示同时将控制变量和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纳入回归方程。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知,模型2的F值为11.691(p<0.001),表示通过F检验;调整的R2为0.350,意味着所有预测变量解释了35.0%的方差。自信影响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为0.693(p<0.001),希望影响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为 0.136(p=0.467),乐观影响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为 0.271(p<0.1),韧性影响学业成绩的回归系数为-0.029(p=0.868),说明自信和乐观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绩,而希望和韧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表1 心理资本对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通过回顾文献,结合大学生的个体特征,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良好,个体间差异不明显。进一步探讨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得到研究结论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关分析中,心理资本四个维度变量均与学业成绩正相关;在回归分析中,自信和乐观显著正向影响学业成绩,而希望和韧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该结论表明关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于提高其学业成绩能够产生极大推动作用。心理资本各个维度对大学生学业成绩具体作用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心理资本与学业成绩间关系提供了更为详细丰富的理论内容,而且有助于明确重点,结合现实制定与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培育措施,提升大学生个体能力。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而言,自信和乐观水平更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设置更多的替代目标,有强烈的动机来实现这些目标,寻找方法绕过障碍以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拥有效能、乐观、有韧性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成功需要努力和坚持,因此能够对所处的学习环境有积极的预期,从学业挫折中反弹以继续追求更好的学习成绩。综上而言,积极开发与培育心理资本,提升个体积极心理状态,有利于大学生获得更优异的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