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静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大学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不难看出,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道德品质一直被放置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之上,也体现出了我国教育的明显特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沟通技能,能利用英语这一门语言,展现出个人的专业优势,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应当围绕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上的引领,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能做到有利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由此可见,将课堂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必然的。
实现课堂思政内容在大学有教学中的融入需要英语教师找到大学英语教学与课堂思政的契合点。从当前阶段课堂思政的现实状况来看,要想让课堂思政的内容以切实有效的方式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教师就应当对英语课本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处理,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从而体现出课堂思政元素的融入。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课堂思政内容的分析,可知,大学英语与课堂思政有以下几个契合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到了英语学科中的语言功能,而没有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英语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思政内容与英语教学的充分融合,就应当关注到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本身具有塑造意识形态的功能,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到英语学科学程长和学识多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同时,挖掘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之外,也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培养企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热爱[1]。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课堂思政的核心在于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此,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除了讲解知识性内容之外,也要立足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时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这与英语教学似乎没有很大的联系,而在课堂思政内容融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挖掘英语学科与塑造学生正确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找到英语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化性的功能。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到学生语言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之外,也要立足于大学英语在传播文化和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引导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跨文化交际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应当以外语学习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了解国外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同时,对比中国的文化传统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在感受中西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同时,尝试着运用客观批判的眼光去分析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到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提高之间的密切联系。大学英语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且主题也比较丰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中,在传授语言的同时,以思政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2]。除此之外,在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通过互联网或相关英语学习类APP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丰富的英语知识,通过收听国外英语时事新闻结合实事政策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科中的思政元素。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是有充足依据的。
尽管大学英语教学与课堂思政的融合具有广泛的依据,但是要想实现当前阶段课堂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大学英语教师也必须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要将课堂思政元素以切实有效的方式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学方式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课堂思政内容的充分融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围绕当前阶段课堂思政的内容及其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每节英语课都包括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而在课堂思政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除了渗透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外,也要将情感与认知这一目标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具体篇章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独特性内容,能坚定理想与信念,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明辨是非,在道德意识培养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在英语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本单元和本节课教学的主题,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避免生搬硬套[3]。只有做好课堂开始之前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才能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挖掘教材中的四种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其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意识的重要方式。大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密切关系的,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教师除了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辩论。辩论会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深化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也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从而实现了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在教学中的融合。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不仅要立足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也要让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高度的文化自信[4]。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也要注重语言学习中文化内容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文化翻译”,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选择某一特定的文化主题或文化现象做英译汉,翻译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也能让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之上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同感。通过课堂上文化内容的融入,学生可以体会到语言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实现文化自觉的过程。一开始,学生在翻译时往往存在着语言表达不流畅或语法应用错误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改正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会对中西文化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掌握如何用英语将中华文化带给世界,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元素的充分融合,需要英语教师围绕英语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而在现代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新英语教学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文化的内容以灵活的方式融入英语课堂之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着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完成人格和灵魂的塑造。例如,英语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的五分钟,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新闻,让学生了解国际新闻热点,对世界眼中的中国有更深刻的认识[5]。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实现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方式。
总而言之,在课堂思政得到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现代社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应当围绕课堂思政的内容进行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和文化特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