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2 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延续往年的命题理念,仍然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为擅长理性思考或形象思维的考生提供选择。作文题为有差异性的考生提供选择性,更能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基于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新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新特点:落实课标要求,呼应新教材,联系现实生活。两道题又相互照应,引导考生思考在新形势、新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坚持和改善我们的学习。高考作文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作文教学的指南针,这两道中正平和而接地气的作文题,引导考生根据现实生活与自身经历立意行文,避免假话、空话、套话,是一种良好的导向。
选择性作文命题,不同题目在题型、难度、思维含量等方面,要力求有对等性。两道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题,题目之前都有导语。审题难度不大,但要出彩也不容易。
第(1)题“学习今说”
【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标题是关键。“学习今说”,简洁明了,但四个字都很重要。“说”字犹如《师说》之“说”一样,鲜明地显示出议论文标题的特征,肯定是要写议论文。作文要“说”什么呢?“学习”两字就限定了作文论说的话题。还有“今”字,万万不可忽略。标题既不是“学习说”,也不是“学习古今说”,而是“学习今说”,作文就要结合现实来思考学习,要扣住“今”来论说学习,表达对学习的认识和感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标题前面有导入语,引导考生关联教材。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以“学习之道”为主题,其中课文《劝学》开头便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单元学习任务之三要求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文章。高考作文题扣合教材,激发考生调动积累,引导考生将中华民族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
题目之后还有提示语,这是命题人善意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皆可“说”,还有“等”字,学习的其他方面也可“说”。这给了考生充分的自由。
这道作文题平和、朴实,又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入手不难,但要出类拔萃,须有深刻、独到的思想。
立意构思选材1. 学习目标大小兼顾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学以修身。学以报国。学以济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2.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发展。终身学习,才能从容应对新情况、新形势、新挑战。终身学习,关键在于保持好奇心,永葆求知欲。▲托夫勒认为,当今世界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古迪纳夫54 岁转入物理系,接触固态电池,在耄耋之年研究出全固态电池,为电动汽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 在新时代,创造性学习是立身之本。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论证:为什么?学习越来越注重培养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日新月异,要跟上发展节奏必须学会适应与探索;另一方面是因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只有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怎么办?创造性学习要求我们独立思考、提升思维。创造性学习要求我们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航天人建设太空站▲华为人应对美国在芯片上“卡脖子”▲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
1.比较异同,犹如答题。有人就“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来行文,全文都在回答对学习的理解古今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2.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学习要重视积累,要持之以恒,要用心专一……全文论说的,是在《劝学》中早就有的,众口相传千余年,“至今已觉不新鲜”。
3.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一篇短文,论说关于学习的许多方面,但都肤浅得很,不能深入下去,不能给人启迪。
第(2)题“在线”
【审题指导】
标题“在线”,颇为简洁,记叙文标题的特征也很鲜明。
标题前的导入语,提示考生将“网络时代”的特征和“疫情期间”自身的经历关联起来思考。这届考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几度居家学习;网络时代,使线上教学成为可能,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作文题引导考生写自己“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考生有话可说。
“在线”教学是重要活动,作文写关于学习的内容肯定是没问题的;写其他“在线”活动也是允许的,例如,“在线”才艺展示、“在线”体育活动……作文可写自己真实的经历,记叙文也允许适当虚构。无论写什么“在线”活动,无论是完全写实还是适当虚构,都要“思想健康”,力求“内容合理、充实”,而且要“有细节描写”,记叙文中精彩的细节是最能打动人的。作文要精心构思,精心选取鲜活的材料表现个性化、思辨性的感悟。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吸引力,诸如设置悬念,利用巧合,产生误会,抑扬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才引人。作文要力求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立意构思1. 在线学习重自律。起初,没有老师在眼前,觉得自由,不受限制地上网,被网上千奇百怪的内容吸引,耽误了学习;后来,发现功课没有学好,作业没有完成,在老师、家长或同学的提醒、帮助下觉悟了,有了改变。2. 在线团聚传情意。节日不能回老家过年,就在线团聚,通过视频传达情感。别致的团聚,别开生面。3. 线上信息须审辨。关注到线上某一信息,让人义愤填膺;接着反转了,事情并非如此;不久,又有新的变化……
1.选材不精。随意选材,敷衍成文。如写自己怎样“在线”与队友一起玩电子游戏,这显然不合适。
2.平铺直叙。文章没有波澜,缺乏吸引力。如只是平淡地叙写线上学习的某一节课,引不起读者一点儿阅读兴趣。
3.议论过多。有的同学写的是记叙文,却习惯于开头来一段议论,结尾加一段议论,中间还穿插一些议论,这样不好。
学习今说
雷其坤
学不可以已”,君子“善假于物”,古今皆然。古往今来,新时代学子,自当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不唯遵“积土成山”“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有益古训,更须着眼当下,建构致用。
何为建构致用?简而言之,就是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发挥作用。犹如穿散珠而成美项链,串山楂而制糖葫芦;又如厨师将各种食材烹饪成美味佳肴,建筑师以钢筋水泥建造出高楼大厦。
为何建构致用至关重要?大致说来,有如下两端。一是建构致用能提升学习效率。随着年岁渐长、学历递增,学习成果不断积累,日益丰厚,建构致用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任由知识在脑中零零碎碎或杂乱堆积,则凌乱无序,需要时无法快速提取。只有将相关内容有机关联,相关知识结构化,方能越学越活,富有成效。二是建构致用能真正体现学习的意义。学习不为装点门面,而重在解决问题甚至经世致用。融会贯通才能活学活用,建构致用方能生长智慧。阅读比万·贝克的小说《风蛇》,明白好奇心的危害;阅读卡梅隆的演讲词《好奇心的力量》,理解好奇心的积极作用;还可以阅读费霞的《好奇心的双刃性》,学会审辨思维。这样融会建构,能形成对“好奇心”的辩证认识,写相关作文自然能从容应对。学习而不知建构致用,饱学之士也只是“两脚书橱”。
那么,如何有效地建构致用呢?
首先,要强化建构致用的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到建构致用的意义,才会在学习中自觉、努力地去追求。文化经典《论语》,因为是语录体,正如李零所说“杂乱无章,漫无头绪”。在通读的基础上,可就“仁”“义”“礼”“智”“信”“忠”“恕”“孝”“贤”“士”“友”“君子”“小人”“中庸”等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写成议论性的文章或者学术性的小论文。这样积极融会建构,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而且有助于思维发展与提升。
其次,要勤于思考,掌握建构之道。建构致用并非轻而易举,须下一番功夫。不同文本可相辅相成,形成强化、补充、深化等关联,或相反相成,形成对立、对比、矛盾等关联。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关联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等诗,还可以关联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等文,从而全面认识项羽这个形象,通过审辨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建构致用更需要创造性思维,王国维摘取佳句而成治学三境界,鲁迅塑造人物“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都是建构致用的典范。融会贯通见功力,巧妙建构显神奇。
第三,要立足现实,联系当下。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比较大,死读书、读死书不合时宜,要让古诗文“活在当下”才好。学习孟子影响深远的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联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思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困窘中,吟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穷亦兼济天下”的情怀,难能可贵。当今世界,彼此联系密切,环球同此凉热,难以“独善其身”。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具有这种“穷亦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新冠疫情暴发,武汉封城,35 岁的武汉快递小哥汪勇毅然决然地驾车接送医护人员,成为受人敬仰的“平民英雄”。这样建构致用,体现了现实意义。
当然,建构不只是“做加法”,有时也要“做减法”:善于建构,丑树根可化为艺术品,玉璞中琢磨出和氏璧,大理石雕刻出维纳斯……
蜘蛛吐丝妙结网,燕子衔泥巧筑巢。虫鸟尚且如此,莘莘学子更当致力于建构致用。不会建构致用,学习事倍功半;学会建构致用,学习事半功倍。
“学习今说”关键是要扣“今”而“说”,体现强烈的现实意义。想到有学生苦恼:语文学习无边际,想要提升很困难,有什么妙招?有家长疑惑:孩子读了不少书,语文成绩不突出,这是为什么?窃以为,关键症结在于学习中忽视了建构致用;学习重视建构致用是解决问题的良策。那么,何为建构致用?为何建构致用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建构致用?这自然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按照“何为”(是什么)—“为何”(为什么)—“如何”(怎么办)的思路,分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不说空话套话,力求切中肯綮,给人启迪。“为何”又分两个小层次,“如何”则分三个小层次,这样文章整体就如金字塔一样稳重。为了深入浅出地展开说理,在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分析等论证方法的基础上,刻意多处使用比喻论证,增强了议论文的生动性。
学习今说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 尹钰沨
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时代在进步,学习途径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日新月异,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依然是学习的两大主要途径,但其在具体路径和方法上与传统学习已有显著不同。
读万卷书是学习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书籍不但领域更广而且来源更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使相关方面的书籍数量显著增多,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弥补了古代中国在此方面记载的空白,使书籍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全面。除此之外,由于当今世界紧密相连以及翻译工作的进步,我们能够更加便利地接触到来自国外的名著,这大大拓宽了书籍来源的渠道,使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面对新时代提供的丰富选择,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全面阅读学习,不给自己设限。新时代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博采众长的人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拓宽视野,对不同领域的书籍都加以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对某一领域深入研究,这样有利于发挥知识之间的联动作用,发展自身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学习系统化、整体化,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认知。
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学习还须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主要包含输入、内化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名胜古迹的参观、对名山大川的游览等属于学习的输入阶段,通过身临其境来更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新境界。例如通过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去学习当时青铜手工制造业的繁荣与青铜器的礼乐内涵。如今,许多学校开展的游学活动,正是行万里路的体现。通过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自然世界,来拓宽课堂的边界、打破书本学习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完成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认识飞跃。经历了学习的输入阶段后,还应在行万里路中进行对于所学的实践。在新时代,学习的输出阶段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如志愿讲解、实验研究、山区支教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在实践中检验学习内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从而形成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认识。因此,在读万卷书后,应善于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在行万里路中丰富并增长知识,深化学习成果;而非局限于书本,将理论与实际、书籍与现实隔离。“本本主义”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只有在行万里路中检验并发展真理,才能步入学习的最高境界。
由此观之,与往日相比,新时代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条件,万卷书的领域更广、来源更多;同时为行万里路增添了更多可能性。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相对于绝大部分就学习“有字之书”而立论的作文而言,本文的亮点在于视野宏大,将学习“有字之书”与学习“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思考,立论高远而有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学习有“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大途径,行万里路又分输入内化与亲身实践两个方面,强调学子应当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不断学习与进步,给人启发。
在线
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二 王芮
因疫情居家,忙里偷闲时总觉得无聊和烦闷。一天午休,我打开了久违的本地社交软件。
进入应用界面后,我发现自己的头像旁多了一个小绿点,标志“在线”状态;又看了一眼屏幕显示的时间,心里默默计算着十五分钟之后是几点几分,打算稍作放松就回归学习,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玩物丧志”,要“争分夺秒”,“不蒸馒头争口气”,万不可本末倒置,沉迷手机。
可能是心里本不平静,接连几个视频不是主播喊着口号带货,就是满身污渍、以丑态娱乐网民的“大胃王挑战”,张扬的色彩和夸张的音效实在让人不适。我轻皱眉头,内心很不喜欢这种“在线观猴”的感觉,有些嫌弃地赶紧划走。
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一个无声的视频。说是视频,其实是照片的拼接。没有动态的特效和高级的拍摄手法,每张照片只用有些模糊的人物配以红色的字体,介绍这张照片的情况,带给人喧哗的信息时代下的一份安静。
照片的开始时间是2016 年,照片里年轻的母亲穿着孕妇裙看着电视。一个平凡又很幸福的家庭啊,我默默感叹。但是接下来出现了这位母亲分娩时不幸去世,生下的小男孩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信息。之后的几年,父亲一直带着儿子四处求医。
最后一张照片中,生病的男孩穿着病号服,鼻子和口腔里插满了蓝蓝绿绿的管子,手比着“V”的手势,配文:我们不会放弃。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点开了该账号的直播,发现这个账号在售卖一些日常用品,最贵的不过二三十块。屏幕中,一位沧桑的男人在低着头削苹果。他头发稀疏且花白,一双手苍老又黝黑。我想,他应该是患病男孩的父亲。在线观看的有几万人,很明显,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我一样,很想知道关于这个家庭的后续,很想帮助他们。左侧是不断向上流动的暖心的话语,也有很多人自发地和这位父亲连麦,说几句鼓励他的话。也因此,男人时不时看向屏幕,用低沉而坚毅的声音对网友说:“非常感谢大家关心我们,请一定理性消费。”他的旁边是只露出不到一半的病床的边,同样贴着几个大字:如果有需要,欢迎选购,感谢大家的帮助。
我默默地选择了几款商品下单,也敲出几句鼓励的话,发送了出去。但似乎有什么牵绊住了我,我久久没有退出这个特殊的直播间。片刻过后,我申请了连麦,缓缓地对那位父亲说:“请不要放弃,希望一直在。”
那一刻,我和也许相隔着几千公里的那位父亲和男孩联系了起来,通过“在线”这样特殊的方式,不当面却亲口鼓励他们。同时在线的几万网友,在各自的网名和头像之下,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传递出一份份实打实的爱。
同时在线不比同时见面,隐去了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仿佛是一种再冰冷不过的交往方式。但也庆幸,我们可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每个人各自的生活中,用线上的方式参与彼此的生活。就像虽无萍水之逢的我们,但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直播间,怀着同样的心情,联结在一起。
爱一直在线。
此文最值得称道的是有人文情怀,情感真挚而感人。视频中重病的小男孩的手势与“我们不会放弃”的配文,沧桑的父亲稀疏而花白的头发,苍老而黝黑的双手,身处困窘之中却不是一味乞求同情与怜悯,反而以低沉而坚毅的声音提醒网友“请一定理性消费”,这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下单、连麦,给予鼓励“请不要放弃,希望一直在”。双方的呼应犹如二重唱,增强了感人的力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叙写一次线上的经历,突出“爱一直在线”的主题,读来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