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红
教育人就如同种花木,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浇水和施肥,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然而,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停留在统一施教的阶段,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班级中出现明显的成绩落差,难以有效提高整体水平。对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充分正视上述问题,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多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和发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对哪一门学科感兴趣,就更愿意在这门学科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其学习思维也普遍更加活跃。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及:“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细心观察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喜爱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分层教学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水平,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题目,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而针对学弱生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巩固他们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提高学情水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这不但能够给他们带来学习上的成就感,更能够激发学习自信和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生是一个个天然独立的个体,无论在哪个学龄阶段,不同学生间都会有着相应的差异性,只不过这种差异性在低年级阶段较为隐匿,而到了高年级阶段,这种个体差异性就越发明显了,有的学生各门功课都很不错,有的学生则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很容易在总体成绩上出现差距,其中以数学学科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在于数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高的科目,而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难度和逻辑性都相应增高,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学习起来则较为吃力。而如何保证班级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成绩落差,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的整体学情水平,做出分层化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当前任教科目中各学段的知识体系,还需要着力提升驾驭课堂、指导评价和综合判断等能力,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体化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充分掌握当前学情层次能够接受的所有知识点。[1]由此可见,实施分层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情水平,也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
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通常无法全面地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学习发展,只能最大程度地关注到大部分学生,因此还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薄弱且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来说,则很容易跟不上节奏。究其原因无非两点:其一,学生的思路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其二,不认真听讲和被动思考。而这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导致成绩落后,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灵活地转变教学思维,可采取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分成高中低等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布置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练习题目,引导他们展开个性化学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进步,从而有目标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事前备课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所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顺利开展分层教学,就必须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水平,分层细化设计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布置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课堂练习。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为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教师可结合班级内的既往作业情况和整体学情水平展开综合分析,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并设计60道四则运算题目,内容包括同级运算、两级运算、有括号时的运算、有多层括号时的运算。四则运算的练习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本概念,并且许多学生容易在基本概念上犯错。对于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计算出20道即可,对于运算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计算30道,对于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以50道为合格,以60道为最终目标。此外,运算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如这部分学生在完成目标后,又多算出几道,则应及时作出鼓励和肯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情水平,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开展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教师要想顺利地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先做好对学生的分层管理,许多教师一听到分层,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学习,实际上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小组的构成并非单单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智力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等,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应做到在成绩、能力和习惯方面能够互补互助,以此激活整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小组成员无法相互配合与协作,那么整个小组必然一盘散沙,无法将力量使到一处,学习起来自然没有动力来源。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将不同个性思维的学生组合到适合的小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此分层设计下,不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管理,也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认知能力,有目标地完成学习任务。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及:“人存在七种不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智力类型。”然而在传统数学教育中,教师多以应试成绩和作业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情水平优劣的唯一标尺,然而从素质教育理论出发来看,这样的做法极为片面和粗暴,难以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多元智力。目前,许多教师在小组设计方面,都采取一刀切的设计方式,以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作为分组的必要标准,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片面地认为将学优生与学弱生相结合就能提高整体成绩,实际上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显著,学优生有着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不代表这学习习惯也适合其他人。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小组的时候,应灵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从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特点出发,将学习风格、思维习惯相近或互补的学生组成一组,并不特别强调组员中是否一定具备学优生,而侧重于小组成员是否能够彼此提高和互补,以此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答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展开分层提问,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水平设计相应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学情水平。具体来说,可将问题的设计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低难度问题,这类问题主要用于整理和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对于基础知识水平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适当减少这部分内容,而对此掌握较为薄弱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筛查和收集易错题,进行个性化题目设计。第二类属于难度稍高的问题,这类题目除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应变能力,更加侧重锻炼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这部分提问主要针对基础知识较为牢固的中等学生,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弱生,可适当降低要求。第三类则属于难度最高的题目,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和综合学情水平的要求较高,更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既往学习知识并结合独立思维解决问题,适用于综合学情水平较高的学优生。[2]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提问,对于学弱生来说,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较为简单和基础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打好学习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做准备,如放出一些物体的图片,在图片中混入圆锥和圆柱,让学弱生找到其中的圆锥或圆柱;或从不同方向观察圆柱或圆锥,并画出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等等。对于中等学生来说,他们的学情水平和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提出稍有深度的问题,例如:“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0.6米,高1米,做这个油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对于学优生来说自然是要挑战更具难度的题目,这样才能充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避免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产生轻视或消极情绪,如:“一顶用黑色卡纸做成的博士帽,上面为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为底面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问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总而言之,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各有差异,那么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速度必然各有不同,教师在设计作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情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控提问的难易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开动脑筋锻炼思维,以此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
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分层准备教学材料和分层管理学生,更需要依照学生认知能力和学情水平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着重强调为学生减负,尤其是对学生作业量的减负。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水平、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等学习特点,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作业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可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情水平有着足够的了解,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且写作业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转变思路,把量变转为质变,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高作业题目的精度,让每一道作业题目,都能够适时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学情水平和思考能力,合理减少无效的重复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巩固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情水平打下坚固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且写作业速度较快的学生,则可提高作业题目的深度和难度,避免学生因为作业速度快,而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投入精力和时间,通过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题目,来考核学优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提高创新创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进一步提高学优生的学情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作业难度统一的情况下,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仍然有着一定差异,学习力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优质地完成作业,而学习力较弱的学生则很难快速地完成作业,同时正确率也相对较低。教师可根据这些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题目量化,设计符合其学情水平的作业数量,以此提高其作业效率。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应用分层设计,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情差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发挥个体所长,促进学习发展,提高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