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用情构建和谐课堂

2022-11-19 21:11张晨思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张晨思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 福建 南平 354200)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情感发展不完善,因此可塑性较强。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晰掌握基础的音乐情感,帮助学生进行简单创作,在实现情操陶冶的同时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若是学生未能全面掌握这份情感,极易因为缺少情感基础而影响到音乐学习。

1.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凭借积极主动的情感表达来调动学生情绪,让课堂教学过程转换为一种情感体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1]

1.1 增强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是情感教育中尤为关键的指标之一,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为增强情感认知,而其放置于音乐则是促进审美能力提高的最佳渠道。探究音乐教学的实质,即引导学生探寻、享受以及感知世间的美。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助力个人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好地创造美。

1.2 提高音乐文化修养。基于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从某种角度来讲音乐属于艺术和情感之间的结合体,还是增进情感品质的一个最佳选择。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一方面学生能深入理解与学习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体会音乐的独有魅力。将教材中的歌曲作为载体,向学生传递其中蕴藏的情感因子,实现对其情感体验的丰富。另外,其中包含的浓烈情感也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的同时提升个人音乐文化修养。

1.3 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国在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始终将应试教育作为重要载体。使用这样的选拔方法不仅带来了教育垄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才的有序流动。小学音乐在我国应试教育机制体系中往往被边缘化。忽视音乐教育可能对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便是缺失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行,情感教育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组。情感教育有机融入到音乐教学,一方面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念相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

1.4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音乐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审美能力,还关乎到智力发展。特别是音乐中的情感教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比如,课堂中向学生讲授地方民歌,因此学生好奇这些未知知识,会更好激发其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讲授教材中的爱国歌曲,通过其背后潜藏的爱国故事焕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进而帮助学生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3]。

2.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依据小学音乐实际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当前小学生的发展情况,需清楚认识到情感教育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实质目标,更是教学过程中不能割裂的部分。可受限于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导致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课堂教学不利于开展情感教育。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在教学中忽略情感教育,致使学生难以和音乐学习构建顺畅的情感渠道,很难在音乐作品中发现这些丰富情感,降低课堂教学实效性。接下来,本文将简要阐述小学音乐学科存在的教学问题:

2.1 缺少生动、直观的音乐情感形象。因为国内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相对落后的省份有可能影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作用。加之缺乏充足的教学设备,难以让学生和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相适应,也很难体会音乐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进而缺失情感教育。

2.2 简单化、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以往音乐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倾向于怎样让学生掌握演唱歌曲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其中蕴藏的情感教育。部分教师仅在乎学生能否正确传唱歌曲,没有意识到歌曲能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的音乐教师开展情感教育仅流于形式。这样的情感教育难免简单化和形式化,因此无法使学生形成深刻清晰的感悟,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4]

2.3 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学中怎样以“情”表达,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是一项艰巨挑战。在小学音乐教学开展情感教育,教师首先应全面理解歌曲作品中情感,通过简单易懂的模式将其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蕴含的“情”和“感”。可一些教师仅以唱歌技巧和语言文字开展机械教学,这种模式和情感教育的本质相背离。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教师应依据学生发展特点并结合作品情感背景加以分析,从而把歌曲中包含的感动和情怀以合适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

3.用情构建小学音乐和谐课堂的相关策略

3.1 营造和谐教室环境。教室环境应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对学生情操进行熏陶并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观点:教室墙壁也能说话。教师可以在教室墙面进行精神设置,例如“每周名家”重点介绍世界上知名音乐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超级明星”粘贴每周在音乐课中做出优异表现的学生照片;“每周一歌”由教师向学生推荐的国内外歌谣,或是由学生推荐的歌曲,旨在学生能够在课前获得一些收获,这和在数学、语文课堂中获得的感受不一样,实现学生的心灵与身体共同飞翔。例如在学校的音乐教室中摆放一些打击乐器,将其美观整齐放置于透明柜中,方便学生在进入音乐教室时便能看到且拥有主动了解的好奇心。为使教室更加温馨,教师应该结合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师布置进行偶尔改变,在《迎新春》单元中,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在玻璃窗上粘贴窗花,还可以在墙壁悬挂中国结或者在棚顶挂上红灯笼,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happy new year》,这样学生一进入教室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年节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5]。

3.2 设计丰富的音乐游戏。绝大多数小学生针对外部事物均存在一定的好奇心,更愿意参与游戏活动。由此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出于活跃学习气氛要和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旨在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达到“乐中学”的效果。以“do、re、mi、fa、sol”的音符学习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蜜蜂采蜜”的音乐游戏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音符知识的效果。教师可以选出五名学生来到讲台前,随机让一名学生负责扮演蜜蜂,将提前做好的蜜蜂头饰戴在头上,另外几名学生后背后粘贴“do”、“re”、“mi”、“fa”和“sol”的花朵。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花朵”需要围成一个圈,至于“蜜蜂”环绕“花朵”伴随响起的音乐“飞舞”,让“蜜蜂”随意“采蜜”,当音乐暂停“蜜蜂”停留在哪朵花,台下学生便要大声正确说出音符,等所有花朵采完后让扮演蜜蜂的学生说明每朵花各自代表的音符,利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学生均愿意主动尝试,而且呈现出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

3.3 选用和学生心智相符的音乐。以欣赏课为例,教师应结合学生特征仔细斟酌。因此小学生的经历和阅历有限。教师应进行阶梯式选择。有关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快速普及了互联网技术还增多了音乐承载方式,由此欣赏音乐不必局限。当前一些流行歌曲类型多变复杂。小学生若想在此过程中锻炼鉴赏能力,建议教师选用不同形式和来源的歌曲,而且要做到谨慎选择。教学内容的选用需和以下几点特征相符:教学内容要保证特色鲜明,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形成较大兴趣。选择的内容需体现较强艺术感,旨在增强音乐欣赏能力。另外,教师们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需积极和学生交流。选择学生熟悉和喜欢的音乐作品。旨在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音乐作品的选择也需了解其能否满足规范要求,避免学生接触不良的作品。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需了解真实的学生心理特征,立足学生真实的心理年龄,挑选和学生发展需求相符的音乐作品。

3.4 采取情感体验教学法

3.4.1 直观演示。由于音乐作品不是很具象,因此小学生如果想进一步理解,教师在对音乐作品介绍时可通过直观形式传递作品内容。例如,通过一些道具或者图片等,辅助学生理解其潜藏的意境。总之,直观演示能使学生清楚看到好处还能彰显较大信息容量的突出优势。以《中国功夫》为例,由于小学生难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加之缺乏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在赏析《中国功夫》时,教师不妨采取相对直观的元素呈现手段,比如把当中的武打动作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体现,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自己进行演示。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学生会直观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而且在学习期间提高学习兴趣。

3.4.2 设置情境。其主要指的是进行模拟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由于情境能够具体可感,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的方法,如创设环境、描绘话语、表演体验等营造情感特征相似的作品情景,从而增进学生的音乐体验。例如进行《踢毽子》的教学,首先应该动之以情,利用课余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做“踢毽子”的游戏,进入话语描绘环节则是让学生说一说“踢毽子”的心情,记下来以故事引导的模式进行欣赏学习,在讲授结束后展开表演体验,不仅有利于中心思想的深化还在不同方面达成教学目标。[6]

3.5 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法。针对合作探究而言,教师可以在欣赏课教学中,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以不同途径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也可以通过实践调查解决任务,了解和掌握欣赏课程内容。有关合作探究学习法,一方面和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相符,另一方面在对音乐作品欣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欣赏民歌作品为例,学生可以整理不同地区与民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真正感受这些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送我一支玫瑰花》,教师让班级学生自由分组,然后利用互联网、书籍查阅、社会调查等途径取得和维吾尔族相关的音乐风格、生活方式以及舞蹈类型等,然后在这些信息中进行讨论分析。与此同时,还能通过舞蹈或是话剧等模式展示思想主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6 建立和谐的“生生”和“师生”关系

3.6.1 生生关系。班级大部分学生均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同时严重缺乏合作意识。但无论如何他们均会走进社会,而在音乐课堂中大量教学活动能够以学生合作的形式完成,这也是打造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教师为此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在合作中获得愉快感受。以《对鲜花》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环节,等学生将歌曲学完之后进行歌曲创编,比如“我说一个五,你对一个五,什么花,开花白又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内部编写歌词,但是很容易因为小组和小组缺少讨论出现“撞车”,可能两组均把歌词创作为:茉莉花开白又香。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再想一句歌词,其中一组改编成海棠花开白又香,通过学生之间的谦让,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体现学生彼此谦让的“生生和谐”关系。通常教师会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无形中完成各项教学内容,可也会出现教学效果和教学设计不相符的问题,由于无意追赶而和设计流程无法保证一致,教师作为主导者,应妥善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更需照顾学生的脆弱内心。

3.6.2 师生关系。大部分学生个人思维认知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并对其十分敬畏,有时自己有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未能和教师展开及时沟通。如果想突破传统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尽可能和学生交流谈话,从而建立统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想活跃课堂气氛,建议教师尽可能询问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大家最近对哪首歌感兴趣,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小问题,让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且教师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学生会轻松开拓思维,还不用担心教师而始终沉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渐渐塑造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范围,助力和谐关系的建立。[7]

3.7 深入挖掘学生独具的音乐特点。对比其他科目的教学形式,音乐课程相对灵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特点进行挖掘,结合这些音乐特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通过一问一答帮助学生提高成就感。因为学生自身拥有不同的领悟能力,例如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提出稍显难度的问题:音乐作品属于哪个风格流派;这首歌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等。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提出易于回答的一些问题,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的同时调动学习兴趣。

结束语

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基于此,音乐在找出问题的同时展开综合分析,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授课内容,在挖掘音乐潜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声音技巧。小学音乐课堂,怎样提升教学效率和丰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就存在的教学不足,将“情”作为载体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旨在于打造和谐音乐课堂的基础上,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