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堂上,教师有时候可以适时地“慢”一点,“让”一点,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踊跃展示。教师的“慢”,可以换取学生的勤快;教师的“让”,可以成就学生,让学生学得更好。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会故意退让,从而把更多机会留给学生。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对学生缺乏耐心。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教师一般习惯直接进行讲授,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后,当学生解答不出来时,教师不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也不给学生仔细思考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揭晓答案,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有时候教师教学的速度快并不代表教学的质量好,也不一定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试着“慢”一点,“让”一点。一名好教师往往不会先教,而是让学生先学,让他们自主尝试,请他们想一想、做一做,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好教师也不会轻易给出答案,而是会引导学生,给学生自学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尽力摘取知识的果实。
教师的“让”并非对学生的不管不问,而是对学生的守望、帮助,在他们有困难时适当点拨启发,为他们穿针引线,引导他们一步步探究发现。笔者在数学课堂上便采取先学后教,把答案慢慢揭晓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答案。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时,笔者在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说说图意、想想方法,然后自己列式解答。在学生互相交流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此时,笔者没有把“加法交换律”告诉学生,而是继续请学生尝试写出这样的例子,再次观察比较这些等式,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然后,笔者请学生试着把具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全部写出来,在学生发现这样的等式永远写不完时,笔者趁机引导学生用文字、字母、符号等方式表示出这样的规律,并请他们自己给这个规律命名,最终揭示出“加法交换律”这一概念。优秀的教师讲究“慢”,不轻易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摘得知识的硕果。
“生本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该理念提倡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主张教学依靠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构建。“生本教学”理念为教师的“让”找到了理论依据,让教师“让”得有据可依。教师的“让”可以更好地衬托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凸显他们的课堂中心地位;教师的“让”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好地释放潜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许多教师都将自身定位为“教书匠”,勤勤恳恳埋头教书,但其实教师有时在课堂上也可以“不务正业”,可以尝试退居讲台之下,请优秀生当老师,让学生教学生。
陶行知曾经倡导“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去教别人,教学生如何去当老师。学生可以“即知即传”,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那些不会的学生。学生教学生是一种伙伴学习方式,让学生结为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互助,借助集体智慧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故意“让位”,退居幕后,让学生当老师,请学生教学生。教师的让位不是缺位,而是为了成就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他们“即知即传,即学即教”。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时,在出示问题后,笔者让学生尝试自主解决。在集体研学阶段,笔者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做的。当然,在学生讲解时,笔者并不是只当看客,有时会故意以学生的身份进行提问,如“哪种图比较好?”“画图有什么优点?”“除了画图策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教和学,同时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教学生,可以使学生兼具学生和“小先生”的双重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学生教学生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运用于课外学习。将优秀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可以让更多的优秀生成为“小先生”,如此既能减轻教师的辅导负担,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爱。学生教学生,是一种教学智慧。让学生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体现“以生为本,学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舞台,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现自身所学的机会。
“做中学”理念倡导学生动手做,主张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直接感知,在体验中增强理解,依靠自己的双手摘得知识的果实。可是,有些教师比较勤快,不让学生自主尝试,就直接给学生讲解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教师先为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操作,一步步手把手地教学生操作;也有些教师性子比较急,在学生操作时不愿意等待那些速度慢的学生,在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操作任务时就匆忙终止。
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不妨等一等,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示范,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方法,设计方案,尝试操作。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三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猜想:“三根小棒是否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在学生猜想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小棒,让他们动手操作验证。为了帮助学生探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笔者安排了三轮操作。笔者先给学生发放长度分别为2厘米、4厘米、8厘米的小棒,请他们围成三角形。在学生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这三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后,笔者又让学生把2厘米的小棒换成5厘米的小棒,再试一试。在学生成功围成三角形后,笔者又给学生提供了四根小棒,长度分别是3厘米、6厘米、9厘米、10厘米,让他们自主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展示交流环节,笔者引导学生把各种情况罗列出来,细致观察与分析,最终学生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笔者给予学生充分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做、充分思考,笔者适时按下暂停键,适当点拨指导,为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保驾护航。
总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是对数学知识的归纳,可以是对数学思想的提纯,可以是对学习策略的提炼,也可以是对学习经验的归结。总结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是在新知探究环节,可以是在巩固练习阶段,也可以是在课堂结尾部分。总结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知识结构化,促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帮助学生的学习获得质的提升。
课堂总结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帮学生总结,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总结。笔者在课堂总结阶段,既不完全帮学生总结,也不放任学生自由陈词,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构建的机会,留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通过给学生留白,促进学生开放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开拓创新。例如,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时,在学生新知探究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回顾总结,先让学生说说探索过程,谈谈有何收获和体会。接着向学生提问:“我们在探究过程中还发现有的小正方体所有面都没有被涂色,像这样的正方体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总结阶段的留白,发散了学生思维,把思维空间延伸至课外,教学虽已结束,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未停止。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让”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优秀的教师既“勤”又“懒”,他们勤在教学前,勤于准备,勤于思考,勤于创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话不多,示范少,步伐慢。好教师不喜欢走在学生前面,牵着学生走,而是喜欢站在学生身后,对学生提供帮助。好教师都是“慢”性子,教学中不急于求成,在学生跟不上时或停一停,或等一等,或推一推。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妨“让”一点,主动退居幕后,慢点揭晓答案,学会耐心等待,给学生适当留白,用我们的“懒”,成就学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