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累榭:部编版教材中微练笔的至尊追求

2022-11-19 20:49朱亚芳宗敏娜
名师在线 2022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语文

文 /朱亚芳 宗敏娜

引 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部分汲取了中外写作教材的编写经验,其内容主要从能力维度来设计编排,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序列性,渐次提高要求,训练内容各有侧重,序列清晰,环环相扣,螺旋上升。这样,习作过程就变成了激发习作兴趣、提升习作能力、架构习作知识、更新习作评价的综合实践平台。

从编排上看,部编版教材的习作由习作单元(含习作例文)、专题习作、小练笔、单项练习四个部分组成。下面笔者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探究微练笔在习作教学中所呈现的层台累榭的教学优势。

一、化“任务”为“需求”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文后习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第二课《花的学校》文后习题:“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对于习作教学第一步,部编版教材安排得别有深意。两篇课文后的训练均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难度较小[1]。习作教学就这样清新曼妙地走近了学生。

素来困惑语文教师的就是学生习作中假话、套话、空话的现象严重,缺乏自己的真实体验。其实, 人、事、物都是因为有趣才可爱,习作也是如此。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习题中给出了具体的场景,如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有意思”的句子,童趣多多,习作才有生命力。

习作起步时的微练笔,教师可以这样设置——不规定内容,不规定题目,不规定长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课前几分钟的练笔交流,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选材思路。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目光、笔触引向生活、自然、邻里的新鲜事,同学之间的小秘密,小区的大变化,自然的风雨电,课间的纸飞机,课中讲评试卷的同学,家中养的小动物,偶尔去菜场的见闻,难得一见的小伙伴,突然的大雨,吃到的美餐……让学生什么有趣写什么,什么有新鲜感写什么,这样习作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教师不必赋予习作很多的意义,要化“任务”为“需求”,让习作有趣可爱,这样才会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衍生对生活的爱,这也许才是作文的意义之所在。同时,这也会使内在的写作与外在的生活互相融合,外在的习作任务与内在的写作需求共情共生。微练笔,可以引领学生在习作起步时信步而上。

二、从“指向”到“引领”

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需要在具体的习作训练中渐进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教材对习作如何写指导不足,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对于学生的习作指导,其提供了一定的写法支持。这就让写作活动,特别是教师的习作指导活动,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

比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交流平台”对如何观察进行小结,指出要留心、细致观察。“初试身手”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写一写。两篇习作例文旁边有批注,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最后的单元习作练习是让学生写一个事物或一个场景。可以说,这个习作练习是对整个单元学习成果的检验,步步深入,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

观察能力是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三年级(上册)的微练笔可以持续地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特点的地方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各种水果、文具、玩具……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练习有序的表达。量变能够引发质变,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提高习作水平。写作技能的获得,主要凭借写作训练来获得。之后的微练笔,如瞬间细节的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对话等,可以一阶段训练一个重点,渐次提高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的学生,从而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螺旋式发展。

从“指向”走向“引领”,微练笔能够细致有序地夯实学生习作中需要强化的薄弱之处,步步坚实,从“句子”到“段落”,再到“语篇”。这样的过程,能够完善学生的习作经历。

三、由“单一”成“多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部编版习作题材覆盖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我有一个想法”等,都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时,面对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时,学生可以借助微练笔,从不同视角、不同感悟来训练,化“单一”为“多元”。

比如,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的小练笔: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学生可以关注小巷、街道、店铺,还可以留心路边的花草树木,或者关注马路上的车辆等。

又如,习作题目“这儿真美”。同样是花园,学生可以关注花儿的色彩、气味、品种;可以留心花园的布局、设置;可以观察花儿边上的草、树,花上的蝴蝶、蜜蜂和小鸟,或者是来看花的人们……

这样的微练笔可以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顺畅的语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表达真实的情感。在习作教学中,多元化的微练笔视角,能够引导学生放宽视野,拾级而上。

四、促“修改”成“展示”

初稿写完并非完成习作,还需要进一步修改。目前部编版教材习作教学很重视修改,许多单元习作都会具体指导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用修改符号自己修改、同学互相修改等方式,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

坚持“教—写—评”一体化,这样的习作训练才是完整的。微练笔的篇幅较短,易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言语交往是写作的本义,微练笔中的写与说,说与评,评与再写是可以相互穿插、交替进行的。由于微练笔有短小、及时、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同一个话题的微练笔成串、成段、成集地展示出来,还可以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跟踪评价,上报、上墙、上网展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师生共读、生生互评、亲子共读等方式,使评价多元化。这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期待下一次习作;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言语成长寻找发展点。

促“修改”成“展示”,微练笔可以助力习作教学中学生修改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带着自省和自信去登高望远。

结 语

语文要素的习得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巩固的过程,语文学科素养的养成更是一个内隐的、螺旋上升的过程。着眼于大处、入手于小处的微练笔,能够为习作教学层台累榭,这也是它的至尊追求。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语文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