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三峡小学 湖北 宜昌 443133)
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是指教师以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线索,通过对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及对符合单元主题的相似文章的补充阅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学习时思路更加清晰,强化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单篇深入精讲的阅读教学形式,探究总结出将单元整合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具体策略。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单元整合阅读策略强调文本之间的结合、融合,旨在构建立体化阅读体系。它与传统的单篇阅读不同,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实施能够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一般来说,教师明确单元主题后,通过设置问题或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学生的阅读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分析问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能力均得到培养[1]。
1.2 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把握能力。在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通常指导学生逐一学习语篇,每一篇文章被孤立起来,所以学生获取的知识相对而言也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系统的认识。而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实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立足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每个单元的文章都有相似相关性,或是关于人生哲理,或是关于亲情,或是关于革命岁月等。经过这样的阅读指导,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到锻炼,对所学的知识也会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
1.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但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是教师不能回避的话题,在培养其应试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实施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落实。在单元整合阅读中,学生系统地阅读课文,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对问题的分析中,不仅应试能力得到锻炼,其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究其根源,学生在单元整合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真正领悟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1 指导集中诵读,增强阅读感悟。作为一种具有情感性的朗读方式,诵读对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感受意境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单元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集中诵读,并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多做出一些引导,确保诵读的价值得到发挥,通过诵读将多篇文本联系起来,以此拓宽学生阅读深度。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诵读是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提升他们阅读热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高涨式发展。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单元内容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比较浅显易得,小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单元阅读教学实践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展开诵读训练,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字词还能为其今后学习筑牢基础。
2.2 同类对比阅读,促进思维发展。单元整合阅读是将有着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这些课文有相同的主题,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单元整合阅读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鉴赏训练,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对比阅读技巧与方法,以此培养他们的阅读综合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将阅读材料以及明确的阅读主题提供给学生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同类对比阅读,以此培养他们的多向学习思维,其中,写法、选材、情感、构思、修辞、语调、语气、句式等都属于对比阅读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对比,以此发展其思维,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目标[2]。
2.3 抓住主线单元整合,进行重点知识对比。以主题思想、作家、作品题材等等为主线,同时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总结出文章在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主题内容等等方面的共性和特性,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从主题思想入手分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表现出来的主题包括: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对远大理想抱负的肯定、对爱国主义情怀的赞颂、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宣扬、对父母给予的关爱的怀缅之情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一个主题思想为线索进行整合归纳,同样是通过描绘风景抒发感情的诗歌,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白的《望天门山》、杜甫的《绝句》,不同的诗人营造的诗歌意境全然不同。张继的《枫桥夜泊》以残月、栖鸦、满天霜、江枫、渔火的意象营造了清幽孤寂的意境;李白的《望天门山》通过碧水、青山、孤帆、红日以及远景近景结合的方式,渲染出雄奇开阔的氛围;杜甫的《绝句》则把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象征的寓意及代表的色彩巧妙融合,表现出和谐明丽的境界。除了意境的不同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在诗歌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掌握鉴赏诗歌的大致方法。若以作者为主线进行单元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了解作者个人的成长背景,自己当时的时代背景,把这位作者的文章整合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纵向对比,分析具体的文章对应的作者的哪个创作时期,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正确把握文章主题。教材中多次出现了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歌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前一首是苏轼与友人共游庐山时触发的对自然的赞美以及独特的哲思,后两首是诗人蛰居杭州任通判时游赏西湖并被眼前美景折服后抒发的真情实感,除了表达对美景的热爱之外还蕴含着诗人渴望重获重用的期待之情。在熟悉诗人的生平经历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读懂诗歌。由此可见,用主线对课文进行单元整合分析,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4 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结合,拓宽学生阅读深度。小学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语文课文中有部分文章不太好理解,学生也不太感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把课内的文章与课外的资料结合起来,补充有关的阅读材料和拓展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鲁迅作为现当代文坛上伟大作家之一,其文章都是比较有深度的,学生理解时比较有难度。教师在课前预习的阶段可以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对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前者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旧的封建制度迫害人的不满,后者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果只进行课内阅读学生不能把握作者的复杂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阅读《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篇目,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童年时期的经历有所了解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分析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并且用多媒体展示补充相关阅读资料,分析中华民族受到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并且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教师提示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再补充讲解鲁迅的其他文章《雪》《秋夜》等,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鲁迅先生散文中借助眼前自然景色进行象征性描绘的特点,深入地理解鲁迅在那样水深火热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启蒙者”承担的责任以及内敛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样把课内文章与课外阅读资料结合,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的理解,让阅读发挥更充分的效果,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联想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3]。
2.5 实施小组合作式阅读探究,交流丰富阅读经验。在单元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了解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的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阅读自主性。
例如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有《己亥杂诗》《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等,教师可以以体裁、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主要内容、抒情方向等等为具体研究对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阅读找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在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派一名同学为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每个同学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方向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少年中国说》抒发的是少年的豪情壮志与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圆明园的毁灭》表现了痛惜之情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之意,没有分析出来《己亥杂诗》表达的作者渴望改革制度、解放人才从而振兴国家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们组内探讨,可以对问题思考得更全面,学生可以查漏补缺、也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也会更加深刻,做到在每次的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们说说自己阅读的其他爱国主义体裁的作品,例如屈原的《离骚》、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冰心的散文《祖国母亲的心》等等,或者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读过的小说并且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育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学生热爱阅读、快乐阅读的整体氛围,将单元整合阅读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让阅读变得丰富多彩。
2.6 单元写作形式入手开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部分单元的主题是按照写作方法组合而成的。有些单元中的文章是由不同的作者撰写的,文章在写作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学生进行阅读时需要重视的难点和重点。在开展单元整合阅读汇总,教师可积极开展对比性阅读,认真分析、对比和理解每一篇文章,了解这些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探究语言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握每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对所有文章拥有审核的了解和认知,也能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积累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4]。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该单元的主题就是动物,通过描写动物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在开展单元整合阅读时,教师就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写作方法、描写手段等,进行系统等归纳和总结,深刻体会作者对动物的赞美与喜爱。在完成单元整合阅读后,教师可开展相应的写作活动,即“我和我的动物朋友”。学生需要尝试利用以上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和特点,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借此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2.7 注重整合。
2.7.1 注重中心思想的整合。课本上的单元内容,大多都是以相同或者相似的中心思想进行组建的,这就使得单元整合阅读教学必须要依据这种设计初衷,促进学生对同一中心思想的认识和熟悉,加强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其编排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秉持这一中心思想,教师的单元整合阅读教学就有了方向,可以让学生勾勒每一篇文章中反映自然之美的语句和段落,如《观潮》中对“白线”的描写,《走月亮》中对月光下的小路的描写,以及现代诗歌中的出现的“斜阳”和“花牛”等,学生勾勒之后,大家一起交流阅读感悟,各自说一说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2.7.2 注重题材体裁的整合。很多课文都是同样的体裁和题材,教师可以把这些文章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单元”,可以是整本书的课文,也可以是跨学期跨学年中的课文,提升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促进学生对题材和体裁的熟悉。比如诗歌,每一本语文书上都会有几篇诗歌,教师可以把这些诗歌安排在一个单元里,让学生集体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对诗歌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绝句和律诗基本格式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童话、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等关键词进行单元篇章的组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集中训练,适时开展读写结合练习,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动笔,感受题材和体裁的丰富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在学习完以说明文为体裁的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把玩具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以及包装说明书等带到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感受说明文和生活的紧密关系。
2.7.3 注重同一作家的整合。很多课文都是出自于同一位作家之手,教师可以按照作家的类别来进行单元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对作家身世和经历的熟悉,了解作家的行文特点和主要思想,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选择一些鲁迅作品,如《少年闰土》等,对学生讲解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语言魅力以及思想价值,使小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基础的鲁迅文章,从《朝花夕拾》里选择几篇,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鲁迅的故土情怀。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在现有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的突破,抓住作者、作品、主题等主线进行单元整合,组建完整阅读体系,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对比;把课内文章与课外的阅读材料巧妙结合,拓宽学生阅读深度;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式阅读探究模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积累的丰富阅读经验。通过积极引入以单元整合阅读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拓宽文化视野,让学生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其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