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研究

2022-11-19 20:17丁贵芳
读与写 2022年3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育

丁贵芳

(湖北省麻城市阎家河镇中心小学 湖北 麻城 438300)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因此,为提高语文教育目标,应从深度融合的角度开展教学。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语文教育综合形式的创新,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提供一种新的语文教育形式。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使传统的学习模式无法用语言和图像清晰描述的抽象对象,生动的展现到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信息的理解,提高语言学习能力。中国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引领未来中国教育的新趋势。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有效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应有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1.1 中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需要教育改革。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以传统考试为主的教育时代的终结。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应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提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此外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和教学资源,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新的资源和活力,为学生们提供优质教育。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考试成绩已经无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新时代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还需要有语言能力、灵活的思维和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自发学习能力为重点,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表达自我,开阔视野,进行反思,实现全面发展[1]。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质量趋于提高,但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技能发展,而将重点放在教科书上以此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上。还有就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新课程只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度,不考虑学生获得知识点的能力。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非常地被动,被迫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在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不理解的时候就会对课堂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对语文的兴趣。长此以往,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

2.2 课件信息冗杂。随着信息技术的便利和丰富,教师可能会过度依赖网络资源,迷失在海量的数据中,这可能会导致老师选择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资源,比如动画、录像带、录音等,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小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意味着每一堂课最终都应反映出学生自身语言技能的发展,如听、说、读、写等,而不是一直让学生看各种的视频。小学语文学习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获得,如词语、语感、文学、文化等,还包括研究和反思,想象和感知,分析和概括等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可以通过看视频获得的,还需要教师指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其他语言学习的相关活动等形式去实现。

2.3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不足。评估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当无数的图像、视频和动画被引入语文课堂,却没有唤起学生的内心生活体验或情感联系,这种情感学习就没起太大作用,也就不会进入学生的内心。文本对话可以体现在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科书只是例子,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解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学会阅读(掌握语言的技巧和表达方式)能阅读(能够遣词造句)。在“因道解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作者进行类似的对话,感受语言和文本的美,理解文本形式和结构的美,最终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获得文化与审美的熏陶[2]。

2.4 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信息素养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与在线获取、分析、开发、使用和创建信息有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来收集、分类、处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教师使用信息的概念、教师的教学理念、师生网络、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关。一些教师还没有引进新技术或形成终身学习的概念,仍然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他们以前的经验,这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一些老师害怕技术,通常从网上下载课程而不是自己动手。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

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3.1 情境再现,激发兴趣。激发学习情感与自身兴趣是分不开的。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语文教学的教学情景,即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感知,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为了鼓励学生欣赏故事岛屿的美丽风景和了解岛屿的丰富的物产,并唤醒对故事的好奇心和向往,教师可以向他们展示西沙群岛的风景图,五颜六色清澈见底的海水,水面上漂浮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鱼虾,周围还闪耀着五颜六色的水晶和珊瑚。柔软的水生植物和海藻对孩子们招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和精彩的解说,似乎将他们带到了一个史诗般的、美丽的繁荣岛屿。那么学生可以对此漠不关心吗?他们为什么不想学习?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由于学习动机和兴趣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和相关信息,选择一种与文章相符的媒介,选择出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不仅对学习语文感兴趣,而且对获取课文知识的能力有所感悟[3]。

3.2 运用微课技术建设自主预习机制,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学生独立自主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果教师能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机会,学生就可以向自我发展的目标靠近。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作为重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完成预习活动,然后在上课前将这一任务呈现给学生。为改善目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利用微课技术制作指导视频,并将预习方法和方向与视频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接收和观看微课视频来学习,能够使学生们有条理地开展自主预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就会建立起一个独立的预习机制,让学生能够快速走向自主发展目标。

3.3 构建校本资源系统,拓展教学内容。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入教学思维的载体。当教师可以将学习材料以信息的方式存储和呈现时,教学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就会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和信息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利用媒体平台,完善语文教育内容,建立校内资源体系,为师生提供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然而,回顾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国大部分小学校园还没有建立学校信息资源体系,部分学校还提供具有中国传统教育特点的教科书。在这种小学环境中,教师很难获得教学资源,学生也无法获得完整的学习素材。因此,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使用信息教学资源,学校将引入信息媒体平台的使用,全面了解中国小学语文的教育需求和课程发展方向。利用技术具有校本特色和长远发展特征的资源系统。信息化的资源系统为教师收集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查找和下载学习资源。这样,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3.4 直观展示,应用信息技术解答疑问。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学生更容易看到教材中的画面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克服传统教育的一些缺点。例如,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这篇课文时,重点表达钱学森回国后在我国研制了运载火箭、卫星和导弹,以表彰他的独特贡献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只能通过课本想象科学家是如何制造火箭和卫星的,但多媒体教育的应用让学生看科学家制造火箭和卫星的照片和视频从而可以体验火箭和卫星的制造过程,让学生印象深刻。然而,在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这一环节。实践表明,多媒体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然地沉浸在语文书籍的文字中,从知识中受益。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育只是传统教育的一种附加形式。只有两种方式组合,才能让教师的教育过程更加完美。因此,教师应该学习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不是教多媒体使用多媒体。此外,多媒体教育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更加注重更加实践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和方法选择。在内容方面,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上。正确理解多媒体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4]。

3.5 缩短距离,化难为易。信息技术与语文基础教育的融合,为综合语文教材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多样的展示空间。丰富的多媒体演示可以师学生和老师轻松发现中国智慧宝库,从科技、自然到童话、传说等等。在这里,当处于其中的学生,面对事件和情境的生动、直观、具体的变换时,不仅不会感到抽象和无聊,还会减少他们的认知困难,缩短认知水平和阅读距离,加快阅读速度。比如在《观潮》里对于潮汐的描述,学生可以通过解释性文字来解释,但学生仍很难听到水的声音和作者的个人观点。对于没有身临其境的学生理解依旧困难。因此,编辑后的恰到好处的视频应该展示令人惊叹的风景和震耳欲聋的声音。见状,学生们都惊呆了,陶醉了,图像和语言的融合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老师容易教,学生愿意学习。这不就是一堂智慧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吗?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方法使造成的学习困难难以达到课堂的预期的效果。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比如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可以用智能教室多次移动片子,欣赏小兴安岭广阔而茂密的山脉的壮丽景色。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特定短语重复阅读来克服,加深理解。

3.6 巧借学习软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要想学业有好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带头人的实践能力。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部允许教师执行主题和基于项目的实践项目任务,并组织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的复杂实践活动。通过选择正确的信息化学习程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家长支持的学习系统、,并使用该软件计划活动的预期方案。让教师和学生清楚地了解并使用该软件开发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5]。

3.7 运用校园网络设置多元评价板块,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广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基本需求。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立足社会。多元评价是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利用校园网络打造多段评估系统,通过客观全面的分析和针对性的发展提出建议,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估。在校园网中设计主要议题是“教师评估、学生评估、学生互评、家长评估”,主以“期望评估、过程评估、绩效评估”为方式的多元评价板块。以这种客观评价的方式开展任务,有效地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6]。

4.结语

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媒体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当然,教师也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明白其互补性是进行有趣学习的重要原则。在未来的计划中,教师要继续研究和探索,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中,逐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题解教育『三问』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