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方法研究

2022-11-19 19:33黄家胜
名师在线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模式

文 /黄家胜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用新的教学方式能在帮助学生奠定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对此,教师需要挖掘创新可行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互融合,结合新课程改革推行进程和发展特点,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通过革新旧观念、发挥创造力、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总结好方法等来实现预期目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实

综观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相比,前者实行的时间更长,对教育行业的影响也更加根深蒂固,如教师更加注重理论教学,更加倾向于题海战术,更多考虑学生分数的提升,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均围绕“考试”和“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继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近年来,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要求、高标准培养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容易回归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牵引的状态[1]。很多教师难以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与《课程标准》要求仍然相去甚远,且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学习情境创设,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出现懈怠心理,并且无法有效记忆,出现应用能力不强等情况。在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欲望会降低,对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社会需要更多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而教育行业的实践发展节奏较慢,这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回归实际教学中,也仍然存在培养方式不完善、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2]。培养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很难保证数学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很难得到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不成熟的教学体系中会逐渐弱化和僵化,学生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分析不足,不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且在教学中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解题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不理想。此外,教师对学生解题能力培养认识不足,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数学课堂互动开展不充分

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能逐步摆脱“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且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微课等现代化辅助方式,但是这种革新方式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开展探究活动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不够,仍然限制在所学内容范围;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用性不够,仍然使用老旧的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改革不深入,仍然容易回归灌输式的讲授教学模式,包括在网络教学中,也容易演变为强化在线时长考核的“灌输式”在线教学,可谓“换汤不换药”。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虽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但是与学生互动较少,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效果并不理想。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凸显,会降低学习的兴趣,影响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共塑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教师必须将注意力转移到初中生心理发展方面上来,正视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问题[3]。相关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具有情绪感受、思维认知、行为导向相互作用较为明显的特点,学生理性思维处于萌发时期,尚未成熟,感性思维处于主要发达时期,主导行为。因此,初中生的行为主要受到感情支配,比较容易受情绪影响做出非理性选择。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注重同时融入对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培养,即融合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与学生共塑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为了能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观念,放低姿态,从学生角度出发,体会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张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解放学生的求知天性。例如,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互动模式来营造课堂氛围,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分享复习上节课数学知识的“小老师授课”环节;在课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问答思考的机会;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互帮互助线上线下学习小组的锻炼机会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视频、音频和音乐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函数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生活中常见抛物线的图片并说明,让学生了解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等知识,观察函数图形等。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既能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变化的规律,也能使学生对图形变化有正确的认识。

(二)以学生为本,做好教学准备,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撑

所谓因材施教的“材”,指的是学生,而非教材。以往教师备课的重点是围绕教材和大纲,体现形式主要是教案,应用形式主要是授课[4]。然而,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具有相对的不可预测性,教师的固化教案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在透彻理解教材、大纲的前提下,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挖掘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方法,融合教学经验,预演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撑。对此,教师首先可以从情感认知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情感,判断学生的思考逻辑,激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生活背景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偏好,围绕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探索;最后,从沟通方法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情况,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增强学生信心。这几个方面的教学准备能够比较有效地将数学教学模式由牵引式转变为推动式,帮助教师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利用笔试和口试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其优势和不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透彻掌握教学知识可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也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学习方案,使其确定学习的重难点,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进行预习。教师在预习中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有利于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应用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解答问题,确定应用题解答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两个未知数运用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在“等边三角形”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之后拓展到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从边长、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预习可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这类知识的认识。

(三)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1.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的学生对巩固基础知识有较高的需求,有的学生对应用知识的需求较高,有的学生则对提高自身探索能力有较高需求,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对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5]。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案和课后辅导方案。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应用类题目;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基础知识教学。这样能够达到分层教学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分模块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步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模块,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和激励措施。比如,教师可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将教学活动分为不同的模块来进行,这样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6]。例如,学生在一个课时中分步骤逐步完成模块任务后,就能获得相应的“小”奖励;在一个学期内,分阶段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后就能获得更加诱人的“大”奖励。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将“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做比较,在正面反馈中获得自我认可和学习信心。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这项教学模块的应用机制合理利用了多巴胺和内啡肽对大脑的刺激效果,且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效果极为显著。

3.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优化教学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需要关注考核的内容,确定考核要求,确保考核内容的多样化,且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保证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教师需要采用开放考核和考试考核结合的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还应评估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考核的有效性;要告知学生考核的目的并不是排名次,而是了解其对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不透彻,这样才能在后续教学中制订更合理的计划,改变教学现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考试后,教师可以评估学生进步程度,进而评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对数学学习的态度等,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教学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够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营造良好氛围。笔者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学生数学课堂互动开展不充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想提高初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与学生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营造良好氛围;以学生为本,做好教学准备,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撑;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模式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