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2-11-19 19:20/郑
名师在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荒漠化基础知识教师应

文 /郑 静

引 言

自主提问能力培养就是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问题的层次、类型、时间和数量都有选择性和可控性。自主提问的过程是学生新旧知识经验产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的过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就是促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自我能力和思维的认知。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旨在为地理教师优化学科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对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讲授方法中,问答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主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问答法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教师的问题设置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困惑给出明确的指导[1];第二,教师过度强调问题回答的速度和准确率,导致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并且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不敢开口回答。除了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外,导致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被忽视的原因可能还在于教师缺乏解答问题的耐心,这严重挫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自主提问意识和能力

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取得好成绩,因而习惯于不断地刷题。学生专注于已经形成的问题的解答,沉浸在他人构建的问题情境中,而不是选择提出经过自主思考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意识上对自主提问能力的认知不足。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怯于回答问题,所以不敢提出问题,也逐渐失去了参与地理学习与探究的兴趣。观念上的忽视及能力上的不足,都是学生缺乏自主提问能力的内在原因。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策略

(一)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必须奠定好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部分学生在前阶段的学习中未能建立起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对地理学习持有敷衍的态度,导致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在难度较大的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该类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地理产生厌烦甚至抵触心理,进一步影响了提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基于此,地理教师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关注地理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给予其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为自主提问能力培养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该课中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如宇宙的概念、天体的概念、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及地月地日距离等。本节的内容并不涉及太多的计算,大多数是概念的区分。相较于其他地理知识,该节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高中地理学习的第一课,本课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引入课程,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该课的重视。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步骤为:首先,通过动画展示“宇宙大爆炸”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特别是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关注学生对地球为什么会有水、生命、大气层的理解,并利用合适的表格帮助学生进行区分;最后,在本节课的总结部分,强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建立爱护地球的意识,深化对本课主题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步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为学生提问创造条件。

(二)构建良好的提问环境

针对学生怯于提问的心理,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学生比较在意教师对个人提出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教师的正向评价,学生会倾向于保持沉默。因此,建立一个包容的问题提出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点措施。第一,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从“评价的权威者”转变为“友好的沟通者”,应以平等的心态去聆听学生的问题,并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认识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主动提问的行为提出表扬,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本节讲解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生产技术等。完成本课的讲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地理题目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区位,然后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农业区位问题。比如,黑龙江为什么盛产大豆?新疆为什么盛产葡萄干?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随机抽取一些问题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究在区位选择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必须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解题速度为题目讲解的节奏,而不是干涉学生的思考过程。

(三)教授学生问题提出方法

在地理学习中,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普遍认为“没有问题可问”。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所接触的地理问题容易解决,该类问题没有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教授给学生地理问题提出的方法,帮助学生创设地理问题。具体措施为: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在解题做题过程中对题目设置本身和元认知过程进行思考;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上两项措施都能让学生掌握提出地理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本节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讲解了荒漠化的含义、成因、危害及防治。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通过做练习题,学生会发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在练习题中出现的概率较大。此时,学生就应有意识地对黄土高原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荒漠化问题进行充分了解,主要了解黄土高原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以及能够采用哪些方法缓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需要把该部分题目的个人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到对该部分理解不足的地方,为问题的提出奠定基础。此外,针对荒漠化的类型及分布状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周边土地状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周边地理环境进行观察,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荒漠化知识,最终形成一份关于周边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可包含周边土地的荒漠化类型、政府的治理措施及社会对荒漠化问题的看法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报告制作需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意见,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结 语

综上所述,自主提问能力对学生个人发展、课堂教学优化及教育体系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深刻把握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自主提问探究能力上的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讲解,重视问题提出环境的构建,教授学生科学的问题提出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荒漠化基础知识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