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尚文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兴洪中学 江苏 泗洪 223900)
高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活动。如何开展有效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需要教师主动钻研,积极探索。高中教学阶段,学生已经逐步开始脱离青少年走向成熟,所以开始逐渐具备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在该教学阶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科目来说相对特殊,美术极具艺术性且相对抽象,所以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但每一名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主体出发,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展开美术教学。
1.1 高中学生审美能力基本概述。审美能力是指对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对人的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培养其美学观念、美术兴趣以及美感。美术课堂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阵地,承担着重视艺术,提升兴趣的教学责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美术教学的内涵逐渐丰富,从机械化的输入教育逐渐转化为服务型的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术作品以供鉴赏,展示多元化的美术理念以供学习,呈现丰富的舞台和机会以鼓励创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打好基础。基于此,高中美术教学应当把握机遇,更积极地为学生提升审美能力而服务,教师应当探索更加实用而富有激励性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引导其正确审美,积极审美。
1.2 高中美术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由于教师长期采用传统传输式教学,导致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所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快速成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再对美术教学加以重视,高中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高中教学阶段,学生需要面临高考的压力,高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所以学生会更加重视自己的高考成绩,在此情况下,美术作为一门不参与高考的教学科目,导致学生更加关注于考试的文化课方面的学习,对于美术课程艺术课程不够重视,并且从学校角度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只是将美术作为副科,只要求教学时长达到教育部基本要求即可,甚至还会出现其他学科抢占美术课的情况。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望子成龙也更加会关注学生的考试科目,认为美术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不大,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是十分困难的。
其次,高中美术教师普遍专业素养有所不足,高中是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最为紧张的学习阶段,高中本身对于美术教学重视度不足,导致学校在聘请美术教师是对于教师的专业程度要求有所不足,甚至部分高中为了减少人员招聘压力美术课程由音乐教师或者其他专业教师兼职代理。这就导致高中美术教学团队核心素养不足,或者部分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无法在美术教学中全面落实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教学目标。甚至会导致美术课程经常会出现自习课,对于学生的主观审美能力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将进一步导致高中美术教学被轻视和弱化。
最后,高中美术教学资源不合理,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进行涂写绘画,需要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个人审美情趣。这就需要大量教学设备加以辅助教学,才能够保证教学的基本效果,但很多高中认为美术教学不重要,并且对于美术的培养方面认知度不足,所以缺乏专业化的美术教学设备,也缺乏专业性的美术教室,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美术教师只能够通过黑板板书的形式对理论知识加以讲授,而且黑板上也很难教授学生良好的绘画技巧,这样将导致美术教学难以有效展开,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1 推动学生素质化发展。美术课堂的开展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对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有所助益。因此,美术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从学生来看,生动的美术课堂是打开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审美习惯的重要场合;从教室来看,设计恰当的美术课堂,积极正确的审美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有效方式,既能够展示教学在于育人的积极意义,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学探索。总的来看,在高中美术课堂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尊重个性差异,呵护个体优势,是对素质教育的良好延伸,更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尊重与引导。
2.2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其主观思维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而高中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不对学生的审美加以良好的引导,将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错误的审美方向。所以必须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借助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来发展个人独特的审美意识,从而实现高中生个人魅力以及内在修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3 满足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标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转型社会,对于人才素质更加关注,不仅集中于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更加看重学生的内在修养和综合素质。而在学生发展进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将会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所以说高中正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直接科目,因此必须要加强高中教学阶段,美术教学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综合性人才。
3.1 审美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是打造适合于开展审美活动的环境,以良好的艺术氛围感染学生,促使其积极审美,形成长期审美的习惯。培养审美意识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教育过程,只有诸多预备工作到位,才能促成这种意识的自然生成。因此,教师要注重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因地制宜,根据学生个体特色开展有效美学教育。
以书画鉴赏为例。美术鉴赏始终是美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积极组织美术作品,根据作品特色进行分类处理,做到系统的、匹配的审美教学。如在介绍国画的板块,教师可以从题材、技法或流派等分类入手,给同学展示不同画家的作品,形成对比鉴赏,帮助学生在不同艺术作品中学会总结共同点,发现差异性,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引入这部分的美术知识以进行艺术鉴赏。教师可以邀请同学各自选择喜欢的国画作品,在课上轮流介绍其意境、内容、画家及背景等因素,最主要是阐释自己喜欢的理由,同学之间是相互交流,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国画元素,如盘子上的印花图案、服装采用的色彩元素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其多尝试、多探索。
3.2 审美活动的开展。美术课堂应当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给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提供机会。从课堂、校园到家庭,学生参与的美术活动越多,展示和提升审美的机会就越多,有利于增强其审美信心,进而鼓励其审美能力的发展。
以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绘画活动,开展蜡笔涂色比赛。学生各准备一张A4白纸,并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搭配涂色,直至覆盖整张白纸,最后用黑色蜡笔再次覆盖所有颜色,完成准备工作。此时,学生利用牙签在准备好的蜡笔填色纸上进行图案描画,可以得到彩色线条以及黑色背景。作画完成后,学生交换作品,共同评比出色彩搭配之最。这一绘画活动以色彩搭配为主题,帮助学生进行色彩审美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将审美教育融入实践活动,提高应用性,以体验代替说教,更能有利于学生掌握色彩美学,提升其审美能力。
3.3 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已经是目前各种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通过向课堂融入各类技术,以增强教学效果。美术课堂内容丰富,以色彩、图形等感知类要素为主,更适合于多媒体技术的融入。通过结合图像、影音等方式,能够为高中美术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让审美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以动画设计欣赏为例。当前,各类国漫广受好评,其美术设计均值得学习,如《哪吒》、《白蛇·缘起》等。将这些国漫作品引入美术课堂,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其审美需求,又展示美术力量,鼓励学生向优秀作品学习,激发其审美热情。通过播放动画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人物形象、场景搭配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审美,将所学美术原理用于艺术鉴赏,实现教学相长,达到艺术教学效果。
3.4 组织科学的课堂讨论,实现学生审美意识的相互碰撞。雷鸣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都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学生审美意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和书法教师就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为学生安排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可以围绕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相互分析,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就会将个人主观思维加以分享,学生的主观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从而生成独特的审美技巧和审美方式,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头脑风暴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同时借助他人的审美观念来开拓学习思维。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骤。
首先,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按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首先对教师所需要讲解的内容加强自我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事先对教学内容加以了解,从而展开主观构想,在课堂教学中有话可说,有言可发。其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话题加以引导,能够让学生的讨论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共同围绕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让学生的相互讨论作为一次头脑风暴的教学活动,例如在针对古代壁画作品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几个探索问题:“图形的古代壁画艺术特色与现代艺术发展情况有什么样的差别,古代壁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有什么样的特殊性?”随后,教师为学生列举古代壁画和现代绘画案例,让学生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围绕根据自身审美意识来对壁画和现代绘画加以解释和赏析,在学生的解释过程中,能够对壁画中所包含的独特美学进行更加深刻的解析和认识,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美术审美思维能力。再次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需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的探讨,每一个学习小组都需要推选出一名发言人,在全班中去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在小组发言人发言过程中,其他小组同学需要仔细听这名同学的分享内容并且寻找问题。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积极性,小组之间的学习思维和审美能力,也会在小组分享过程中加以互动和影响,进一步促使全班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与提升。
3.5 组织写生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多位学生积极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能够脱离课堂教学环境,深入生活环境,去加强体验和观察了解欣赏生活中的美学元素,从而训练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并且艺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参与多元化的写生活动,还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到美感,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逐步掌握发现美的能力,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主要教学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写生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生活,而不是学生的一次户外玩耍活动,所以教师在展开写生活动之前,需要首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学生主题,例如可以在有关与现代花鸟画部分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以花鸟为主题来进行写生,要求学生周末进入公园,在自然中去寻找花鸟来进行创作,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来寻找自己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元素去掌握花鸟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内容作为绘画灵感,突出学生的主观审美思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或者影视作品,学生在观看完这些作品之后将会很对视频内容产生主观方面的审美情感和自我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针对性探索话题如:“同学们认为影视作品中哪一幕最感人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让学生登上讲台来进行联想和分享学生的主观思维就会跟随分享内容加以体现,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所想象的那一幕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画面创作和思维表现能力。
美术课堂是审美教学的主阵地,需要教师钻研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引导其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审美,同时,借助各种技术实现有效美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