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山
(江苏省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900)
问题是促使科学研究产生的动力,问题的背后是人类好奇心的驱使.阅读也一样,学生遇到问题才会有兴趣,才会有想了解“真相”的欲望。“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性研究”是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为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创建了一种真实的教学环境。
1.1 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在阅读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什么是项目化学习?什么是驱动性问题?夏雪梅认为,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需构建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提炼学科关键概念,形成核心知识,进而确认这一学科核心知识背后的认知策略,形成本质问题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配以适宜的流程和评价;驱动性问题就是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驱动性问题直接影响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尤其要重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还能给学生指出持续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1.2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下,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中小学学生负担日渐加重,因此国家推行“双减”政策,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语文科目作为小学主课之一,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更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目前,小学生日常阅读时间十分有限,且学生本身不具备阅读的动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采用问题驱动法,不仅可以驱动学生阅读,增强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1 从阅读态度上看,兴趣不高。首先,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的乐趣非常少,与阅读相比,他们对电视、网络和游戏等更感兴趣。在课后和节假日的宝贵闲暇中,他们更愿意选择后者来排遣和释放压力,而不愿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而读不进去。加之当前社会盛行的浮躁之风,许多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们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快乐大本营》《明星大侦探》和《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曾一度让学生着迷,对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自然没有兴趣。其次,许多家长也认为上了小学要考大学,看闲书会耽误功课,浪费刷题和背记单词的时间,因而不赞同孩子阅读文学经典,视课外书为大敌,唯恐打击不尽。再次,部分语文老师目光短浅,眼界不高,总把目光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具体的题目上,没有想尽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并不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分数。教师的一切教学计划都是以高考为中心,争分夺秒地讲解知识考点和热衷于钻研答题套路,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题海中。所以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导致了学生对这一板块的忽视。在家长和老师淡漠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日趋减退。每一门课程都彼此“争夺”学生们的宝贵时间。学生能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课外阅读算是幸运,每天的题海、教科书和辅导书压得他们难以喘气。
2.2 从阅读质量上看,良莠不齐。长期以来,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无须阅读整本书,只需背记指定书目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名称、人物关系图、了解简单的故事情节等。这样使得课外阅读形同虚设,只要反复操练那些机械的知识点足以应付考试。其次,即使阅读整本书也只是偏重故事情节,流于文字表面。对作品的判断来源于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对作品的主题挖掘不深,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够透彻。此外,还有很多学生仅关注快餐式读物如漫画、笑话等,这对于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收效甚微。
2.3 从阅读数量上看,参差不等。小学生每年的阅读量非常少,有的甚至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局限于阅读老师指定的部分书目。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学素养不高,能把老师指定的书目读完就很不错了。只有极少数小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这样的学生凤毛麟角,极其可贵。由于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基础薄弱,所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任务艰巨,道阻且长。
驱动阅读,教师要先行阅读,要基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等出发创设真情实感的阅读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掌握批注阅读法,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关键性的词句,然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标注出来,并提出自己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学会如何透过问题探究作品的主旨,同时逐步养成读书时动笔墨的好习惯。如在阅读《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如围绕“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展开疑问,说说“我”对闰土的看法。有学生提出:“作者用‘无穷无尽’这个词来形容闰土,表现了闰土的见识十分广博。‘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中的‘都是’,表现出‘我’对闰土是十分佩服的。”教师又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单独提出“其他小伙伴”和自己一样,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学生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展现出“我”的生存状态,并和闰土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这些词句分析作品的主旨,学生认为作者的目的是塑造并表现闰土活泼、勇敢的形象。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鉴赏文章的关键词句。这样学生就能从问题入手,慢慢体会作品中传递出的优美境界和独特意蕴,从而读懂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鼓励,以便他们能更快地找到探索问题。
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还可以提出有梯度性的驱动问题,驱动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的驱动下层层深入地思考,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设置了梯度性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诸葛亮在读者心中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用文字表现这一人物的呢?”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深入作品,抓住文中的描述,分析诸葛亮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尝试感受其形象。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其他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诸葛亮和周瑜的形象截然相反。”教师立即把握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尝试说说诸葛亮和周瑜在哪些方面不一样,并说说自己能否感受到诸葛亮的光辉形象。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说说作者想要借助人物表达怎样的想法。这样,学生的思考就随着问题而不断深入下去,其思维能力也逐步得到发展。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学生才是阅读真正的主人,要将阅读的时间、过程的支配权利还给学生。所以教师要用有启发性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但是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他们积极进行问题设计,以此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由浅入深,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精彩纷呈的问题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如在学习《梅花魂》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原本对祖父为独爱梅花的想法感到不解,但最后却慢慢体会到了祖父身上的爱国情怀。那么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大家能将作者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吗?”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感悟,尝试和作者形成共鸣,并将作者的想法用文字表述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展开更多有趣的读写活动,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如围绕“那一刻,我长大了”这个主题展开思考,引导学生问问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在哪一个瞬间,自己有所感悟,将相关的事情写下来。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了下来,还能让文章变得更耐人寻味。在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中,学生自主阅读和创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问题驱动、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学生能更好地将掌握的写作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顺利实现自主建构。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问题是蕴含于情境之中的,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就不存在任何的学习主体与学习行为。[2]创设阅读中的真实情境,是指基于作品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或基于当下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达。
比如,深圳市特级教师何泗忠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问题:
假如贾宝玉参加某次家宴,吃了野味,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了五个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五个人会是谁?请按传染的先后顺序列出这五个人,并说明理由。
这一驱动性问题,打通了阅读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实情境植入到《红楼梦》作品当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梳理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甚至袭人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因为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显得既有创意又贴近生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将学生带进了更加深广的思考空间。真实情境并非仅指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而是指所学知识能力的真实运用和在复杂情境中的真实思维。[3]阅读项目化学习中的真实情境,可以分为虚拟性问题情境、体验性问题情境和现实性问题情境。具体请看下面几个例子:例一,“我眼中的简·爱”项目学习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驱动性问题——夏洛蒂·勃朗特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谁能跟我说说,你眼中的简·爱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站在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立场上,结合简·爱的生活经历,以跟帖的形式对简·爱作出评价。要求跟帖的人物在5人以上,且简·爱所生活过的几个地方都要有人来跟帖。该问题以《简·爱》这部作品的“角色替换”作为问题情境,学生选择作品中的某一人物,假设自己就是这一人物,联系该人物与简·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这个“我”眼中的简·爱。这个问题让学生有了较大的代入感,从而自觉地以所替换人物的视角来呈现简·爱这一形象。例二,上文所述的“贾宝玉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问题也是一个虚拟情境,因为它假设了一种观点,即“贾宝玉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这是一个体验性问题情境,有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判定“传染”对象的理由。教师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驱动学生阅读,凸显思维的可迁移性。
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语文成绩仍不见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语文课“功夫在课外”。语言家吕叔湘曾说,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好词好句的积累,文章的编排布局等大约70%得益于课外阅读。鲁迅先生也强调,爱看书的青年也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课外阅读因为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要日积月累,其效果并非一日见效或立竿见影,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或者不重视。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而我们的家长也要调整态度,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要再把阅读看作是看闲书,浪费时间。坚持阅读,受益颇多。从近期看,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成绩,还得从阅读抓起,只有阅读达到一定量,语文素养才可能有质的提高和飞跃;从长期看,阅读对以后学生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也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家长们一定要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安静的环境和足够的时间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家长也尽可能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少看手机电视,多阅读。希望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理性成长。
学校善用各种读书平台,如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班级图书馆需要班主任重视管理,可以使用班费购买图书、订阅杂志,还可以让学生每个学期自带5本书籍,开展好书漂流活动。每个借阅的学生都要自觉地做好登记。多元化的图书资源,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新课标”对阅读评价的第一个要求是:“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与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为了检验阅读效果和丰富阅读内容,学校和班级还可以进行各种阅读分享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如读书心得交流会、阅读沙龙、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和成果展示会,等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想法,从而促进阅读的良性循环。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主动性,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少到多,由被动变主动,最后实现由量到自由的质的飞跃,由此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互促进。
首先,建议学校采用激励措施,通过驱动性问题设计比赛等方式,让语文教师加强阅读的自觉性。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教师们建议:“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热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教学压力大,任务重,但仍要以身作则,勤于阅读,博览群书,增加积累,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学生自主阅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老师,不断扩展阅读面,广泛阅读各个学科的相关书籍和知识,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境界,才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才能给学生推荐更优秀的作品和书籍,从而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性情。其次,语文教师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对阅读素养的认知并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增加课外阅读问题设计的能力。在现行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课程设置中,很少有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学习。所以需要教师从自己或他人的阅读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吸取养分,从而形成自成一体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家长和学校都要认识到问题驱动法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重要性,教师要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阅读中产生问题意识,进而获得更多阅读思考,提升阅读中的问题意识,还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对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给予积极评价,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有效性,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