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
作为一门几乎陪伴了学生整个校园生涯的学科,数学无疑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工作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能力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两种能力的动态优化有着显著作用。
小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思维模式和信息认知渠道都具有很强的感性特点,这与数学中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存在很大的兼容差别,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怠惰乃至抵触的情绪。而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因材施教”这一指导思想的践行上,还存在着很大不足。要想真正彻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的实施与优化,就必须早日被提上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日程。
其实就事实而言,“分层教学”并不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教学理论,它的存在由来已久;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一批小学数学教师对分层教学的作用认知存在很大局限性,觉得这只是对学困生的一种“照顾”,是为学困生获得进步而开通的一条“绿色通道”,忽略了分层教学同样有利于中等生和学优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客观事实。
基于这种并不科学的认识,很多教师在执行分层教学时,就犯下了方向性的错误,将教学资源过度集中在“补差”一环,放松乃至部分放弃了对中等生、学优生的知识巩固与成果优化。最终不但让学困生背负了过于沉重的学习压力,也让中等生和学优生出现成绩上的退步,从而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滑。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推行分层教学时,务必要保持整体观念,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所有学生,将每个学生都纳入分层教学的作用范畴和构建框架之内,以求让处于不同档位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提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施行分层教学时,往往抱着一种孤立、静止的观点,在对每个学生进行档位划分后,便长期保持这种划分结果而不作调整,否定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得到正确的课堂引导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必然会在成绩上取得显著乃至突飞猛进的进步;而当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变化,或者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严重影响,其学习水平也会在一定阶段内出现明显下降,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制定出原始分层教学策略后,继续保持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的长效观察,按照合适的频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档位进行后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相应调整,保证自己的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都能和学生的动态发展保持较高程度的一致性,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情随事迁”。
分层教学法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内容比较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策略系统,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准备阶段就要开始融入分层教学的具体元素。具体而言,教师可将本班学生在本学期或者本学年几次重要考试中的成绩以及日常课堂的学习表现作为主要参考,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档位。
例如:有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但因没掌握正确方法成绩一直没有太大起色,还有些学生尽管没有很强的数学学习欲望但是却有着相对良好的数学基础,那么教师可以将这两种学生划分为“提高组”;有些学生对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够倒背如流却很难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好地运用,还有些学生在处理单方向考查题目时表现得得心应手却在面临复合考查型题目时显得不知所措,教师就可以把他们列入“强化组”;而无论是在学习兴趣、学习素质还是具体的学习成绩上都有着相当不错表现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将他们作为“巩固组”的学生来对待。
在完成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评估与档位划分工作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思考,结合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强项和短板,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差异性教学的表现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方向和评价标准上,务必要体现出对学生既有知识基础和新授知识理解速度的充分兼顾。
比如在为学生们讲解关于“图形的对称与平移”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提出如“大家来谈一谈自己都见过哪些对称的图案”这样的问题来完成课堂引导,给学生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学习气氛,并借助这样的问题来帮助“提高组”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具有对称属性图形的特点与具体实例;而后在课堂中出示几组具有一定类似性但却存在关键差异的图形组,发动学生根据本课知识总结一下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借此来深化“强化组”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层级;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给出几道应用题,将图形对称方面的知识深度融合到日常生活问题和现象当中,让“巩固组”的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巨大实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执行上述策略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答情况的长效观察,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来尝试进行跨档位的教学引导,同时也为自己后续的分层教学调整搜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素材[1]。
无论是单元检测、学习考查还是最后的升学统考,学生们所要接受的是涉及不同知识模块、不同应用方向和不同难度档位的立体性学习成果检验,其中既会存在自己所擅长的内容,也必然会出现令自己感到棘手的问题,而教师要做的便是帮助学生保持长处的同时补齐短板,以使学生的整体成绩得到根本性的优化。要想在根本上达成这一预期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同样要紧密结合分层级教学理念来制定具体的引导方案,帮助学生将学习和强化重点放在与自己目前的学习层次和能力具有较强契合度的知识模块内。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因过度纠缠于偏题、难题、怪题而产生较强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思维锻炼和解题能力的强化[2]。
根据大量相关调查的结果来看,“提升组”的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和相对复杂的运算逻辑没有形成深刻、清晰的印象或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讲解或课下辅导中细化自己对典型例题的拆分和解析步骤,并且通过适当增加相似例题的训练量或者尝试让学生模仿自己的例题解析流程进行自主“拆题”等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夯实学生的知识理论与运算方法记忆基础。“强化组”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大多没有太大的问题,他们的难点普遍集中在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将脑海中的知识技能运用到问题解决当中,那么教师就要在训练强化中以应用题作为主要题型,同时积极为这些学生准备实践学习的条件,多采用课外探究的方式构建起学生知识储备与实际数学问题之间的互通桥梁,以期让学生能够形成理论应用化的思维通道。而对“巩固组”的学生们而言,常规的考试基本上不会出现较大的难点,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引导要充分结合他们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多提供一些与课内知识有较强关联性但考查形式和表现方式更加新颖、独特的题型,并且鼓励他们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团队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每个学生都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之间所具有的个性化差异,在尊重这种差异的前提下,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充分而灵活的改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学生个性条件的充分照顾与稳健优化,为不同的学生准备最具契合度与引导效力的提升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中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小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数学、爱上数学,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也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