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优化策略

2022-11-19 16:07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幼儿园
亚太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幼小幼师双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幼儿园 陈 萱

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阶段,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只是年龄上的不同、进入了不同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其身心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变化和发展,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幼儿能否顺利地适应这一阶段。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注意,国家从教育层面也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从各种政策的出台上可以看出国家对学前幼小衔接的重视。幼小衔接的过程不仅需要幼师提前着手,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设计,还要小学做好配合工作,做好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让幼儿园的工作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深度对话中探索出适合幼儿成长的策略,在思想碰撞中发现问题、探寻优化策略。

一、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是幼儿与小学教育之间过渡的一个过程,是每一名幼儿都要面临和经历的转折时期。这个过程的衔接有很多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如果处理不好,未来就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诸如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很多幼儿呈现出的身体疲劳、精神不振、学习效果不佳、在环境和身边师生的融入上有一定的困难,等等。所以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社会等多层面的合力,尤其是幼儿园、小学之间双向视角下的有效融合,以确保幼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开启愉快的小学生活。

在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内,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等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需要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才能更加有效地以“双向视角”审视幼小衔接工作,优化幼小衔接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环境上的不同

幼儿园与小学的生活环境是全然不同的。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处于一个充满童趣的环境内,幼儿活动的教室、校园内、活动区域等地都是经过幼儿园和师幼精心布置的,环境美观、形象、富有童趣,教室内的桌椅也是随时都可以活动的,幼儿在这种氛围下身心都特别放松,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游戏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阶段,整体环境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固定的桌椅、学生必须遵守教师的安排,教室里不再设置活动角、各种游戏性的玩具,孩子们面对的是具有规划性的教材和学习内容,这些对儿童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再将视角转向操场,各种专业性的运动器材也与幼儿阶段的校园运动设备完全不同,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枯燥感。

(二)师生关系上的不同

幼儿园阶段师生之间的相处是全天候的,幼师承担的角色融合了生活、游戏、教育等多种功能,对幼儿的照顾是全方位的,从幼儿的生活、用餐、午休到幼儿的安全、心理疏导与照顾等,对幼儿的教育也以鼓励为主。在一日生活中幼儿的时间相对宽裕,幼儿的活动更具自由性,幼师对幼儿的照顾无微不至,师生之间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良好状态。幼师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心理上的变化并及时地给予关怀和疏导,对幼儿的各种行为多以欣赏、鼓励为主,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强大的自信心,一种最理想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此诞生。小学阶段师生之间的联系维系基于的是课堂四十分钟,接触时间也集中在课堂时间上,教师有时甚至需要顾及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减少;课间活动减少至课间十分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幼儿阶段的学习以一日生活活动、游戏类教学为主,主要通过各种活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教学呈现出直观性、趣味性,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且学习和娱乐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幼儿有较为自由的活动时间,是一种轻松氛围下的学习与玩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学习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呈现出的是系统化文化知识内容、教育,读写、数学、英语等学科成为小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学习数字“5”,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运用道具,直观性地将事物展示给幼儿,让幼儿以直观的方式表示出数字“5”,同时还可以用道具对5以内的加减进行故事性分解,趣味性较强;小学阶段则多采用思维性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而且还会面对学习后的练习和作业完成的任务。

(四)社会要求上的不同

社会层面对教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多以游戏类活动为主,对幼儿来说没有特别强求性的约束,规范性相对较少,重视的是幼儿的全面教育和启蒙式教育,家长和幼师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幼儿习惯的培养和各种基本规则的训练上,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较为重视,基本上能够遵循幼儿的心理需求,同时将学习内容融合到各种活动中,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下习得教育成果、收获学习效果。在小学层面,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有了质的提升,家长、教师等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上,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的成绩较为重视,一切兴趣和爱好都要为学习让路。如果说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教育,那么小学的教育则是一种有计划、有大纲要求、有教学进度的文化知识教育。小学阶段的学习和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义务,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也与幼儿园阶段不同,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幼儿从走进小学阶段的那一刻起,就相对性地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五)作息制度上的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机构,幼师和小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作息制度上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多为游戏、活动,对幼儿的约束性较弱,各种规章制度不那么明显,娱乐性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需要严格遵守上学放学、上下课时间,生活中也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午睡时间不再像幼儿园生活那么长。小学生很快就会对这种规则内的生活失去新鲜感,脑海中会产生很多的“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蹦蹦跳跳,为什么不能随心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像幼儿园一样涂涂画画等。

二、“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单向性现象较为明显

幼小衔接,一定是双向性的工作,是从“此”到“彼”的过渡。但现实状况下的工作开展,给大家的印象则是: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幼师的工作,是幼儿园的责任。虽然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幼儿升入小学后的一些问题,但没有做到全面规划。幼小衔接需要的一定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幼儿园在教学方法、要求、内容、作息等各方面的调整,更是小学学校和教师的接力,需要在以上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在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中,呈现出来的是幼儿园这一边的忙碌,小学阶段则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认为幼小衔接与小学关系不大,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幼儿园所要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甚至会认为幼儿在走进小学阶段前不需要那么多的铺垫,他们会自然性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与学习。这种衔接工作的一边倒现象造成了很多小学生的不适应,他们的身心会存在一定的压力,进而可能会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的各种学习、生活节奏。

(二)“双向衔接”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幼小衔接工作过多地停留在表面

幼小衔接工作应该是全面性、综合性的,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较为表面性的问题。体现在幼儿园方面,一些幼师片面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延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和活动的次数,或者是在大班下学期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为幼儿讲解小学生活,认为这样就是在做幼小衔接的工作,忽略了幼儿本身在环境适应、习惯养成、规则遵守等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幼儿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和改变。体现在小学方面,很多小学教师没有真正去了解幼儿的生活,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在课堂教学、与学生沟通等方面做出改变,处理学生在小学刚开始阶段出现的各种不适情况时也过于片面和武断。比如小学生刚进入小学时面对四十分钟的上课时间,自己想要随时去卫生间或者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等,在教师眼中可能是学生的无纪律性,教师没有从幼小衔接的源头上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双向衔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呈现出片面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全面性的,对幼儿各方面的教育是综合性和启蒙性的,各领域之间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关系,幼儿的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发展的关系。正是基于《纲要》的要求,整个幼儿时期幼师较为重视幼儿的整体性发展,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启蒙性教育教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情绪、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致力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面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时,幼师片面地将幼小衔接的重点放在了智力的培养上,重视的是学生拼音、数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关注点落在了幼儿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数学题上;小学方面则片面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其他方面不予以过多关注,更不会整堂课时间都将目光围绕在某些学生身上,顾及的是整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氛围。

(四)幼小衔接工作的突击性和盲目超前性需要得到转变

在很多人的眼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是大班幼儿下学期的事情,小班和中班的幼师、幼儿无须过多地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仅仅体现在大班下学期的各种有目标性的训练中,要更早地着手体现在幼儿的小、中、大班三年时光里,为幼儿的成长做最为全面的准备。比如幼儿小班阶段着手培养规则意识;在中班阶段着手培养幼儿的深度交往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在大班阶段则可以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一步强化,明确性地引导幼儿课堂期间哪些规则是需要遵守的,哪些行为习惯需要改变等等。

另外,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过早地将小学知识融进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在相互盲目的攀比中认为幼儿学的汉字越多就越好。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后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继而在课堂上出现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等现象。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小学生在幼儿阶段的储备性知识呈现不足,出现学习困难、适应性困难等情况,这时再去培养小学生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会非常困难。

三、“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探索

(一)从“双向衔接”的视角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双方之间观念的统一性

幼小衔接课题的提出和研究,从根本上反映出来的是这个阶段中存在着很多本质性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幼小衔接工作的观念上达成一致性和统一性。比如在举办的幼小衔接教研活动中,一些幼儿园的教师认为幼儿的教育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认为这样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方式要相应地向幼儿园的教学方法靠近,增加更多的游戏类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则认为幼儿园教育阶段就应该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两种教育方式反映出不同的教学观念,需要双方看到彼此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被整齐划一的要求代替,幼儿的发展不再得到禁锢。可见,思想和观念上的统一是双向衔接工作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二)从“双向衔接”的机制上开始,做到上层引领、机制保证

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已经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相互配合、增加联系。《规程》中还明确指出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是幼儿园或者小学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甚至是社会层面等综合性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这些主体之间要做好相互的配合,提供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条件。从这一方面来看,幼小衔接需要各种机制的保证,因此需要完善机制体系,制定出明确的执行项目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发挥好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让机制要求真正地落地、落实、落细,同时为幼师、小学教师提供交流培训、专题讲座、教研活动等,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为幼师和小学教师搭建相互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互动,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配合

“双向衔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必须重视小学教师和幼师之间的互动,以各种实践性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促使小学教师和幼师了解彼此在幼小衔接中具体要做的工作,才能使其确保日常教学中有的放矢。

一是可以组织双方之间相互进行教学观摩、教学环境观摩。幼师和小学教师走进彼此的课堂,从实践中观摩课堂教学互动效果,了解双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这样更有利于两者之间“中间地带”的产生,更利于双方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二是可以建立双向一线教师的交流方式。比如以微信、QQ群的形式定期在群内分享幼小衔接讲座,探讨幼小衔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实际解决的方法,并及时对这种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在经验的积累中不断提升一线工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生生互动,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访谈和互动,进行“小记者”采访发问及解答,缓解幼儿园小朋友的升学焦虑。

(四)在环境建设和情感建设上增进双方之间的合作性

幼小衔接在教育中呈现出的是阶段性的教学工作,而对于幼儿来说则是人生发展的连续性。无论是幼师还是小学阶段的教师都要认识到幼小衔接的持续性,并坚持教育的终身性。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更接近于幼小衔接的目标,让幼儿在短期目标中顺利过渡,进而获得长远性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环境建设和情感建设两个方面:环境方面,幼儿园在大班阶段就着手创设适宜的环境,比如墙面布置、桌椅摆放等;再比如幼儿在课堂期间遇到问题要举手示意,在得到教师的许可后方可执行,这种环境式的教学开展锻炼的是幼儿的适应力、意志力,逐渐增强幼儿的自制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情感建设上则更需要小学教师的付出,要重视对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在开学之初先熟悉所有学生的情况、掌握档案的基本内容,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情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注和建设。

(五)重视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各方力量和资源作用的发挥

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幼儿,但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包括了幼师、小学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力量,而衔接的过程不是单一地向某一方靠拢,而是需要形成一种接力,让接力棒在大家的手中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力量,才能确保整个接力过程取得优异的成绩。各种力量都应该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集体向幼儿靠拢,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围绕教育的共同目标,发挥好彼此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双向衔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教育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在深度上有了更多层次的探索,在系列方案的指定、双向沟通交流中形成合力,在实践探索中梳理提炼,充分发挥了幼儿园和小学两方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利用了各种综合性资源,为幼儿幼小衔接的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促进幼儿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让幼儿从心理、情感、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有了安全的着陆点,以更加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环境、适应新环境。

猜你喜欢
幼小幼师双向
男幼师荒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