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陶艺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2-11-19 16:07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
亚太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陶艺分组区域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中粮祥云分校 王 琴

“双减”背景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应该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非常好的切入口,特别是在小学陶艺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效率,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好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体责任感与团结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不仅是体力上的分工协作,还是思维模式的碰撞,更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对话协商。陶艺课程是手、脑兼备的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学习陶艺基本技法和创作,还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唤起发散性思维,塑造团队意识,掌握协商知识与技能,提高和谐人际交往能力,养成善于合作的习惯与品质。

一、确立教师角色

以合作学习为主的陶艺课堂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分享者、协调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同伴、帮手。教师组织课堂,学生玩转课堂。教师在合作型的陶艺课堂中,更多的是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促进学生的陶艺学习。合作学习打破了由教师独自讲授,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更多话语权,给予师生双方更多观点表达、经验分享、教学相长的机会,使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从个人转向集体。传统陶艺课堂中教师的独家讲授逐渐转变为师生的相互促进,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更多地被合作、分享型的陶艺创作形式所替代,师生在平等、愉悦、轻松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更善于欣赏自身与他人,在陶艺合作学习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愉悦。

二、规范课堂秩序

开设陶艺课以来,笔者一直在学习和尝试让生动活泼的陶艺课秩序“活而不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陶艺课往往是热门课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课堂秩序,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立陶艺课程规范与管理,划分责任制度,建立监督岗位等。有了规范的课堂秩序,合作学习便可以更好地开展。

在新学期学生第一次进入陶艺室时,教师就应该说明陶艺室的一些设施的管理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随意摆放工具材料、到处乱甩泥料等。教师要对学生说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损坏工具、弄脏地面、污染空气、浪费材料、堵塞下水道等,让学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要承担的相应后果。

为了共同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构建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划分教室区域,实施小组区域责任制,管理共同使用的区域。如工具摆放区、衣物置挂区、泥料回收区、上釉区、晾晒区等。教师要按照男女、性格特征、动手能力等因素合理分工安排,落实人头负责各部分区域。小组长作为小组区域管理的总负责人,负责每个区域的维护与管理。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学生也需要明确分工,收纳整齐工作台与作品架,小组成员人人有责,落实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以便于课堂管理。对班里的“小调皮”,尤为需要小组成员共同监督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课堂习惯。这种小组成员间互相监督管理的课堂模式,可以使每位学生更有责任感,有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课堂秩序,更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三、划分学习小组

(一)教师协助分组

分组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直接指定,也不是学生举手认领。刚开始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组。如,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分组,使陶艺知识与技能都差不多的学生在一个小组,然后布置作业时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又如,可以安排不同能力的学生组建成小组,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一点的学生,逐渐提高全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有了第一次教师协助分组之后,可以尝试过渡到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自己协商分组。教师在协助分组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小组成员的数量要适当。在分组确定人数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确定,不能一刀切。例如,要考虑陶艺造型特征、桌椅摆放规律与课程的时间限制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确立人数安排。3—6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这样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举重若轻的角色。

2.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如,将男生和女生、动手能力强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到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一种互补优势,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实现因材施教、差异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包容与理解、学会观察与评价、学会尊重与爱。

3.要注意宏观调控。避免有意或者无意识的搭顺风车现象出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提升,不能因为小组学习就忽略了个人的学习,更不能使学生在其中游荡做旁观者。还要避免分组分工的不公平现象,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感受与意愿,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合作学习更高效,高阶思维更深刻。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与成长,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优化。

(二)小组具体分工

当教师协助全班学生确定分组之后,小组内还要进行合理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与义务,将责任制落实到任务中,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协商分工合作。例如,在陶艺造型过程中,善于搓泥条的就负责搓泥条,善于盘筑的就负责盘筑,善于捏塑的就负责捏塑,善于做泥浆的就负责做泥浆等。在上釉时,造型功夫强的学生适合画青花线描及上釉,色彩搭配好看的学生适合涂釉下彩上色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避免了搭顺风车和不公平等现象的出现。

要注意的是,上课前小组成员要根据陶艺作品的制作进度与学习效果调整责任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当大旗,形成良性的螺旋上升式进步,掌握不同的陶艺制作技法。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分工与责任制任务,小组都是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效率、有目的性地达成一致。在合作活动中有意培养了人际与小组交流技巧,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了个人与集体的责任感。

四、开展课堂教学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结合学习内容,与学生提前确立角色分组分工。为了便于所有学生提高分组分工效率,可以在PPT中放出图文并茂的说明,结合小组座位安排。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开展的陶艺校本课程“运动的人”中,教师先布置5个角色,然后根据小组座位表,定位定点地将哪个座位是什么角色都安排好,从左到右依次是负责陶艺造型脸部及发型的化妆师、负责陶艺造型道具及鞋子的道具师、负责陶艺造型人物动态的艺术总监、负责陶艺造型裤子设计的裤子造型师、负责陶艺造型衣服设计的衣服造型师。学生课前提前商量好分组分工角色,在5人小组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陶艺造型,在教师安排的座位上对应开展分工合作,迅速进入当堂课的教学中。

除了明确的分组分工角色,教师在设置具体教学目标重难点时,还要根据所选择的学习领域预设学生合作学习模式。陶艺课程主要有4种不同的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实施策略。下面的例子是基于合作学习,对陶艺校本课程“运动的人”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与策略。

在导入新课部分,学生观看中国奥运会的宣传视频,感受中国体育强国的魅力与运动员拼搏健美的身姿。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小组明确本课学习所达成的目标。

探究部分一共设置了三个活动的合作学习。

第一个活动是人物动态造型。教师设置小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说到‘运动’,你觉得这个陶艺造型中最难塑造的是哪个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一致认为人物动态是最难捏塑造型的,并说明了理由。由此引发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寻解决办法——怎么将人物动态塑造得立体结实又生动形象。每个小组出一个方案,由记录员写下讨论的具体思路,组长汇报分享,全班共同投票选出最合适的方案。最后小组共同完成陶艺的人物运动动态造型。教师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以同伴的身份协助参与探究过程。

第二个活动是人物细节造型。在上个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做出了基本的人物动态造型,学生讨论发现还缺少了人物细节,如头发、五官、衣服、裤子、鞋子、道具等。接下来就是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角色,如化妆师、道具师、策划师、艺术总监、服装设计师等等,组合捏塑一个运动中的人。

第三个活动是小组共同完成场景的布置。借助陶艺泥板造型,将运动中的人放在小组制作的浮雕背景中。最后再全班合作,将每组完成的作品拼在一起展示欣赏。

五、构建评价机制

在陶艺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教师不能只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如陶艺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是否捏制得精致、是否按时完成等,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多元评价,践行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如每组学生陶艺工具的学习使用,陶艺制作时遵守规范,做足做好课前准备、评价展示劳动成果、做好下课前的劳动卫生等。

以下几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课前准备

规范学生的课前准备,按照步骤顺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有秩序地进入陶艺教室。接着,在衣服置挂区区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到指定的区域穿学校为陶艺课准备的、专门的罩衣,并将多余的外套挂在衣架上摆放整齐。然后小组内的工具管理员到指定的区域拿取并摆放好小组所需要的陶艺工具,工具的摆放与小组学生的座位有密切关系,安排如下:一个长凳子上坐4个学生,每人拿取并摆放一个垫布和一个抹布,桌上正中间摆放一盒陶艺工具,桌子左右各摆放一个接了半碗水的碗(或盛放泥浆)。最后,小组内负责陶泥领取与回收的学生,去指定区域领取泥巴,并将领到的泥巴分发给小组的其余成员。全体成员在领到陶泥后,自己需要做好陶艺造型准备,将陶泥“醒一醒”、打一打、捏一捏、压一压,便于陶泥的使用,保证泥条的属性干湿合适、可塑性强。

在这个环节中,充足的准备能够快速有效率地动员全体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各司其职,使之后的小组创作有序开展。学生在做课前准备的同时,教师和各区域学生负责人负责管理与协作,及时帮助与监督,并记录下准备过程中的情况,做好反馈与评价。

(二)课后收拾

学生集体收拾工具,打扫陶艺教室,小组内的成员课后步骤井然有序,依次是:负责陶泥的学生将制作好的陶艺作品放到指定的晾晒区的架子上,接着将剩余的泥巴收集在一起,打形、整理,放回指定的泥料回收区域。负责陶艺工具的学生,将所有工具放在小组的收纳盒里,然后摆放到指定的陶艺工具收纳区。负责清洗垫布的学生,将小组成员使用的所有垫布收集起来,统一拿到教室的清洗区域,用清水清洗垫布、抹布。负责擦桌子的学生,用抹布将小组使用的桌面擦干净。在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的同时,班级范围内的各位区域负责人同时履行职责,做好各自负责区域的监督与收拾工作,如扫地、衣服管理、泥料回收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劳动习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局限于陶艺作品本身,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教书育人,教师在带领学生合作劳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这不仅是对学生一时的评价,更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评价,对学生终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三)区域检查

让学生重视陶艺成果,关注区域整理,关注陶艺教室本身。教师引导各区域负责人迅速检查,期间教师可以给出适当的评价建议,如能否与同学友好合作,合理分工;是否爱护公物;是否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落实好;是否积极参与集体劳动等。这些环节并不是课堂教学多余的任务,而是减负提质的关键因素,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帮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陶艺分组区域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分组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