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指导的应用

2022-11-19 15:31刘彦玲
读与写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分层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刘彦玲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南白龙山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版块,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阅读,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阅读观。自此,本文重点从下面几点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指导的运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指导的意义

1.1 可适当缓解班中学生两级分化问题。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主要组成,普遍性与义务性强,在中低年级中开展统一授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不明显。但是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提升,学生受思维发展不均衡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逐渐产生差距。在此在班级中产生“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等代名词。主要表现在学生成绩差异、课中表现差异、作业完成情况差异等。在此教师若没有培优补差,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案,久而久之在班级中会出现学生两级分化明显的问题,即“优等生”更优,“差生”更差。而分层教学指导的运用就可对班内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进行有效处理。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计划等,希望通过此帮助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快速提升,缩小学生差距。

1.2 可适当解决个体发展与班集体进步之间的矛盾。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教师更加关注个性教育。学生个体发展与班级集体的进步实际上并不矛盾,但是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班级进步大方向,设置课程的内容也趋于班级整体水平,看似所有学生都得到了练习与锻炼,考试成交获得提升。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会发现“优等生”提升较快,但是“差生”几乎没有进步,整体平均分下降。虽然班集体在前进,但是“差生”“拉后腿”情况严重,会产生个体发展与集体进步矛盾的问题。分层指导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问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围绕学生个体进行,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慢慢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增加对班级的信任,自此班级的进步会更明显。当然,也不能忽视集体教育的作用,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个体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1.3 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高效的教育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学习需求,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可实现整个社会的进步。课中教学分层指导的意义就是可以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经验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教学。在此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我认同感,产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大程度发挥创造力。通过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其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会获得更多肯定性的评价,此对于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促使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1.4 促使学生活动更加科学与有效。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渡强调知识性,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培养。此正是“名师指导”却教不出“名生”的原因。因为一节课无论多多姿多彩,但是没有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知还是会一头雾水,收获甚微。课中分层指导首先是对教学目标分层,然后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实施分层,让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调整自我,会大大增强学习体验,提升活动参与感。在此,以“以人为本”理念出发,通过教师的分层指导会在班级中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更快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总的来说,分层教学就是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扬长避短,促使自身个性化发展。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指导的应用

2.1 课内阅读教学的分层指导。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理解书面语言能力。传统课堂中开展的全班教学,让个别学生变成“陪读”。因为在此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多是教师与“优等生”的对话,时间一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变的不愿意思考与表达,降低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教学不能让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教学效率自然变低。开展课内的分层指导可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升学习质量。如何在阅读课堂中实施分层指导呢?课堂作为践行教学的主要场地,课中进行分层指导可在这四个环节中贯彻执行。

第一,备课环节确定教学目标。每一名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分层目标教学法最开始需要备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深度挖掘教材,设计分层课程。为了科学地为学生制定对应教学目标,教师要“吃”透教材,做好备课。对于总体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标准为:A层次学生能够发挥自身创造性思维,勇于创新;B层次学生则能独立完成基本任务,在自主学习下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掌握与运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语文阅读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以达到基本学习要求为主,能够掌握生字词,熟读全文,在外界帮助下可初步缕清文章结构与中心思想。例如《伯牙鼓琴》文言文结构与记叙文相比更加复杂,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有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要背诵课文,还要掌握文下的注释,更全面了解文本。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先要求其掌握基本的课文背诵就可以。如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努力下学习到语文知识。

第二,课堂中根据分层目标进行教学。备课是为了上课准备的,此环节教师要做好两项工作:(1)时刻明确课中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采取适当手段鼓励学生达到标准。教师的分层教学工作对学生来说是保密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教师要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晰自己的位置。(2)要精准掌握对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让每名学生都得到收获。例如在课堂中运用因人提问、分层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A层次的学生提出扩展类、智力类的问题作为课堂练习;B层次的学生则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以阶梯性问题引导此层次学生前进;C层次的学生则提出记忆类的问题,以难度较小的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适合的肯定与表扬,让其能够展示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学习的动力,都能在课堂中获得进步。

第三,课中阅读提问的分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分层教学目标,为了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可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稍微“够一够”就能得到问题答案,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在其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适当进行引导与点拨。如基础性问题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重点提问C层次的学生;提升型的问题主要针对B层次的学生提问;扩展型问题主要面对A层次的学生。在提问的同时还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思考,以“你是怎么想的?”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若学生们回答正确需给予大力表扬,若回答的不正确,也要给予鼓励,巧妙引导,促使学生改正。

第四,课内阅读教学中习题完成后的批改也要因地制宜,分层进行,在此需要注意两点,(1)不能过度注重习题完成情况的正误,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教师可使用个性化评语,在客观的基础上尽量使用肯定的评语。(2)在课中阅读习题评价后还要建立学生的档案记录,记录其进步与变化,以此助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做参考,只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获得解决方法,促使学生更快的进步。

2.2 课外阅读教学的分层指导。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从小学阶段就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一定要求,因为语文阅读单依靠教材中的文章是不够的,还需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多语言积累,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分层策略让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都能获得收获。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开设课外阅读课,为学生推荐经典文本,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第一,分层次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对象后,教师要结合其特点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选择书籍时以儿童文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发挥经典文本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层次推荐适合的文本,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让其在一年内精读《神秘岛》、《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进行基础性阅读;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这三本书阅读外,还需增加《上下五千年》书籍;对于C层次的学生在一年内阅读完上述四本外,再增加《小泥公鸡的秘密》《格列夫游记》扩展题高类文本。

第二,开设课外阅读课与活动。新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学生课外读书的量,但是却没有规定什么时间阅读,所以可能会产生课外阅读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在此教师要保证下面几点:保证一星期有一节专门课外阅读的课;学生们都有自己的读书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都有时间阅读;每周进行一次“阅读能手”的评比。希望通过此让书籍慢慢成为学生的好“伙伴”。以指导学生阅读记录的辅导为例,教师可先教授学生阅读记录的类型,然后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写出读书笔记。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教会其摘录,可以不限制摘录范围,让学生更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进行摘录;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其阅读,并通过此掌握文章大意,将获得的心得体会、优美段落记录下来;对于A层次的学生,除了完成上述几点,教师还要引导其在阅读中对遇到的好词好句给予评价,以此扩展发散思维。

2.3 反复涵咏,分层提升能力。

2.3.1 神态模拟。细节模拟通常是对一组活动的描述。通过阅读本书,学生采取适当的行动,熟悉主人公的心理。其中一些是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描述,通过语气和演讲策略传达他们的内心体验。通过模仿语气,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变化,通过模仿他的动作,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心神合一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教他们如何阅读来鼓励学生尝试。如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对“小胖墩”摔跤时的描写:“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模拟动作,体会对“小胖墩”的描写。

2.3.2 角色表演。角色扮演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上的“分角色朗读”。根据文章的状态,教师指定角色朗读训练。学生朗读时,必须认清人物及其性格,用正确的口音和语调来传达人物的语言。如《半截蜡烛》就比较适合分角色朗读,“杰克”的冷静,“杰奎琳”的天真,“德国军官”的粗鲁,用恰到好处的语气来形容。为了扩大教育范围,教师可以让学生为小组角色做好准备。在小组内,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独立和夸张。学生还可以将文章的大纲与本书的内容对齐,并添加适当的语言和动词来传达学生的热情和敏捷性。当然,情节改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科学逻辑性,深化文本内容,尤其是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要有合理的想象力。当然,学生可以在创作故事时打破常规,加入现代生活方式的元素,在表演中变得熟悉而灵活。当然,框架适应与阅读重构有关,只有高中生才能做适应工作。

2.4 以思促读。

2.4.1 概括感知。概括感知是阅读有一个最低要求,学生看完文章应该知道文章是讲什么的,概括起来很简单。教师在指导时要教给学生概括的几个要素,这样学生才能说些什么。“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事件的结果+情感”,这种类似于“公式”等概括方法帮助低水平学习者在阅读时准确吸收信息。当然,所有这些“要素”都不存在。有些文章没有时间元素,有些文章没有明确的“地点”,那么就可以直接忽略,只要抓住关键点即可。

2.4.2 语言赏析。语言理解是一种深度思考活动,可以提高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不仅应该阅读文章的优点,还要明白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精彩。小学的语言赏析往往是修辞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生理解语言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角度,记住各种修辞表达的一般功能,然后再考虑语境对具体句子的强化作用。归纳格式为“运用了××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的语境作用”。学生记住分析步骤,评估时语言变得更加标准化。

结论

综上,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是新的思想与理念,为教师教学扩展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挑战。在语文阅读课中彻底运用分层教育方法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内容上都要有详细的分层,综合分析课内阅读教学分层与课外教学分层的形式并提出些许建议,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分层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