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恒动观思想探讨

2022-11-19 15:20付新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桂枝汤药量桂枝

付新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恒动观,恒动观就是指在诊治疾病、研究分析医学问题时,具有变化发展、运动的认识,不要认为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1]。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动态变化是自始至终的,所以医者面对患者、诊疗疾病时,只有用动态的思维方法,辨证施治才能恰当、正确。首次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桂枝汤,在病机、治法用药、桂枝和芍药量化关系、随证化裁及因人而宜的动态思维中,无不体现恒动观思想,现将桂枝汤所体现动态的这一哲学思想分述如下。

1 桂枝汤病机中的恒动观哲学思想

《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条文中的病为太阳中风,其病机为“营卫不和”,体现了人体阴阳失调的动态变化。机体的营卫动态关系为: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的固摄,使营阴正常固守脉中,不溢出脉外,卫阳之所以运行脉外不至于漫无所依,是依托于营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又《景岳全书·杂症谟·汗证》论述到: 发汗源于阴津,而靠阳气的蒸腾气化。这是由于阴中的营血,是靠阳中之卫气调节腠理开合则由而汗出[2];故机体营卫不和,即为阴阳失去了平衡,不能正常运行的一种状态。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等关系,双方始终处于彼此消长的不断运动状态,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又是以气血、营卫、经络、脏腑的相互失调为基础,概括了气机运动失常的内涵。因此,调整阴阳,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是“以平为期”。而桂枝汤也正是基于此,调和营卫,使人体阴阳平衡,是动态恒动观思想的体现。

2 桂枝汤治法用药中恒动观哲学思想

桂枝汤中的桂枝辛温,具有疏风散寒、温经通阳之效,芍药酸苦微寒,发挥敛阴和营的作用,二者配伍时,药量等同,辛散酸敛,调节腠理的开合,发挥发汗解表而又滋阴敛汗的功效,和营又调卫,即调和营卫。因营卫化生之本为脾胃,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胃健脾,生姜止呕散邪,增强桂枝调和营卫的效果,甘为脾的本味,甘味大枣健补脾胃,促进气血化生,提高芍药和营的力量,炙甘草味甘,与辛味桂枝、生姜结合,起到辛甘化阳的作用,使体内阳气增强;炙甘草配芍药,芍药味酸,酸甘化阴,增加体内的阴津。上述药物配伍,外能使营卫调和, 内能和胃健脾,滋阴和阳。清代医家徐彬有言:表证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里证用桂枝汤化气调阴阳。

桂枝汤在临证中,调和阴阳的同时,也调整人体的气机升降,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认为六经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机升降失调,所以恢复气机升降失调是《伤寒论》治疗学思想的原则。六经病的产生主要是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机的升降失常,而出现病理变化。临证中,医者诊治六经病往往运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理论,也就是根据升降失常的六经病症状表现,分析症状的病因病机,探究气机升降失调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法,促进气机恢复,使疾病痊愈,健康恢复[3]。桂枝汤组成的药物中, 桂枝为方中第一药,也是本方的君药,具有助阳温通之功,可促进人体阳气旺盛;方中的芍药和桂枝的药量相同,作为臣药,与桂枝相呼应,其味酸,主收敛,可促进人体之气下降,桂枝一升,芍药一降,使气机升降异常恢复,促使人体营卫调和,故可用于多种疾病,临床应用灵活而又广泛。

3 桂枝汤桂枝和芍药量化关系的恒动观思想

桂枝汤在临证应用中,桂枝和芍药不同的药量变化,临证治疗时,针对的病证也不同,体现了动态思维。在临证运用桂枝汤时,要求桂枝和芍药的药量相同,才能达到或保证治疗表证,调和营卫,解除太阳中风的效果。如果在临证应用中,芍药的药量大于桂枝,桂枝汤中同样不变的几味药,则为“桂枝加芍药汤”。不但方名发生改变,而且治疗病证也发生相应变化。桂枝加芍药汤主治里证腹痛的肝脾不和证,如《伤寒论》第279条中有:“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太阳病应该解表,但医者用了攻下法,表邪入里,损伤正气,脾胃虚弱,出现腹满,不时腹痛者,这属于太阴病,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这里腹痛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太阳病误用下法,表邪入里伤脾,运化失职,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芍药增加用量,以养血活络,缓急止痛。芍药为血分药,《神农本草经》言:芍药主腹痛、血痹、坚积、疝瘕,具有止痛、利小便、益气的功效。治腹中气血不和,筋脉拘挛之腹痛,屡建奇功。在临证应用桂枝汤时,若桂枝的药量大于芍药,则为“桂枝加桂汤”,主治阳虚而气上冲逆的奔豚病证,如《伤寒论》第279条、《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中的第3条中皆有:“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用了发汗的方法治疗太阳病,疗效不理想,烧针导致病人过度出汗,奔豚发生,病人表现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结合灸法,方药用桂枝加桂汤。太阳病发汗太过,心阳损伤,阴乘阳虚,下焦阴寒邪气乘虚上犯心胸,导致奔豚病发生。桂枝加桂汤是由桂枝汤加大桂枝用量而来,量大的桂枝通心阳,平冲逆,配伍姜枣、甘草辛甘化阳,强壮君火,阳气蒸腾气化、化气散寒行水,以解除上冲的水寒之气。

4 桂枝汤随证化裁中的恒动观思想

仲景在临床运用桂枝汤诊疗疾病时,面对太阳中风病人,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差异性,表现不同的兼证,需要随证化裁,为中医恒动观思想的充分体现。如在《伤寒论》第14条中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如果太阳病兼见项背强紧不舒,应用方药为桂枝加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加用葛根。本条就是仲景在诊治太阳中风病人时,遇见的病人以“项背强几几”为兼证,除了太阳中风病以外,病人以项强较重,连及肩背,出现拘紧,头颈不能随意俯仰,主要由于风寒客于经脉,经气不畅,气血不利,津液输布不畅,不能濡润筋脉,出现了肌肉筋脉拘急痉挛主要兼证,治疗时,用桂枝汤治太阳中风,加上葛根升阳发表,疏通经脉,升津液,起阴气,鼓舞阳明津液的布达,滋津润燥,以缓解经脉的拘急痉挛。同理,仲景在诊治太阳中风病人时,遇见的病人以“喘”“汗出不止”“脉促胸满”为兼证时,在用桂枝汤治疗时,分别加用厚朴、杏子降气平喘,加用炮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桂枝汤去芍药是纯辛甘化阳之品,以温振心胸阳气,解除“脉促胸满”。这种随证化裁的恒动观思想,深刻影响了当今中医临床对疾病的诊治,充分反映仲景辨证施治、证变法变、药随证转的治疗思想,正如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所论仲景用药之法,根据证侯情况,主证相同,不同患者,如果兼证相异,根据兼证,在治疗主证方药基础上,化裁用药[4]。

5 因人而宜的恒动观思想

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所以不同患者同样的病证,往往表现不同的个体差异,临床特征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医者临证中具有辨证论治、因人而宜灵活的动态思维。张仲景非常注重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病证特点,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临证中,在接触太阳病患者时,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就有各自的特征,有些病人病情相对复杂,如遇见疑似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证的病人,用桂枝汤,邪气不解,祛邪力量不够;用麻黄汤,患者正气不足,伤正气,治疗用药就出现了疑难。在此情况下,仲景独辟蹊径,取桂枝汤、麻黄汤二者所长,兼而用之,适当减少二方的药量,具体用量需结合具体患者的不同病情,因人而宜,从而取长补短,达到治疗目的,这种动态临证思维方法,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医临证深受仲景这一思维的影响。如《伤寒论》中第23条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日,如疟疾一样出现发热恶寒,一日发作二、三次。如果患者脉微而恶寒者,表明阴阳都虚,这时,不要再用发汗、攻下、吐法;假如患者面色发红,说明疾病未缓解,适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疗。本条表明,仲景在临证中,遇见太阳病表郁轻证的患者,病久正伤邪微,小邪闭郁不解,患者无汗,也未经发汗,桂枝汤适应证表虚汗出,这里患者无汗,用桂枝汤不妥;身痒而不痛,且病程既久,营卫亦虚,虚证存在,单独用麻黄汤耗伤正气,使正气更虚,病情不太重,但复杂的是病机,只有合用二方,减小药量,方能切合病情,故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微发汗,取麻黄汤疏风散寒,解表祛邪,以解除表实无汗的情况;取桂枝汤调和营卫,扶正化阴,合用两方,适当减少各自的用量,取长补短,堪切合病情。正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中所说:“……夫既不得汗出,则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所可发,故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患者没有汗出症状,不适合用桂枝汤,而邪气又轻,麻黄汤解表祛邪力量太强,所以二方合用,分别减小药量,桂枝汤酸甘化阴,滋养汗源,为麻黄汤发汗祛邪奠定基础,不致发散太过,耗伤正气。

综上所述,桂枝汤恒动观思想主要体现在病机中的恒动观哲学思想、治法用药中的恒动观哲学思想、桂枝和芍药量化关系的恒动观思想、随证化裁的恒动观思想、因人而宜的动态思维。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只有用动态思维的方法去认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才能全面、准确地诊治疾病,从而进行恰当的辨证施治,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桂枝汤药量桂枝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两倍药量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参数研究
喊魂
从《桂枝汤》服药方法小议中药精细化管理
我的发现
爷爷的输液瓶
骂村
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妇女汗出56例临床体会
从脾胃论治慢性失眠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