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英
内容提要: 苏北唢呐班属唢呐系乐种,其历史已有数百年,流布于苏北广大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颇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是赵宴会教授精心撰写的力作,探讨了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的历史发展,其基础雄厚、内容丰富、叙述独到,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创新精神凸显,尤其体现出作者既作为唢呐班乐手又作为音乐学者的“双重人”视角。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赵宴会教授的新著《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以下简称“《唢呐班研究》”)已于2021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洋洋洒洒40余万字令我震惊,其内容和观点也引起了我的共鸣,不禁为其独到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称赞。该书作者赵宴会教授与我有着类似甚至相同的艺术经历:一是他与我均出生于民间音乐世家,他来自江苏省睢宁县的民间音乐世家,我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民间音乐世家,均自幼跟随家人学习唢呐艺术,长期受到民间唢呐艺术的滋养;二是我们后来均走出民间进入专业音乐院校学习和工作。他曾在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音乐班、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学习,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工作。我曾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学习,现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如此看来,他和我的“缘分”颇深,尤其是在唢呐班研究这一领域,我们都兼有局内与局外“双重人”①的身份和视角。故推介赵宴会教授的新著也在情理之中。
“唢呐班”是苏北及其周边区域民间器乐演出社团的原生性称谓,它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自发性音乐班社,其主要功能是为民间红白喜事等民俗仪式提供奏乐服务,具有“唢呐系乐种”的典型特征。当然,唢呐班在民间除具有乐种的含义外,有时还专指某一具体乐班,即音乐班社,如赵庄唢呐班、李家唢呐班。
关于“唢呐系乐种”,袁静芳教授1999年在《乐种学》中将其界定为“以唢呐类乐器为乐队组合核心的乐种体系”②,后于2018年在《乐种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将其“从‘鼓吹’‘吹打’的类别中剥离出来”③,从而成为中国七大乐种体系之一。众所周知,乐种体系的划分具有不同的角度、原则和依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民间器乐合奏的惯用分类是: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五大类。然而,袁静芳通过多年对乐种的考察与研究,发现在组成乐种艺术特征的诸多因素中,主奏乐器在乐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最主要的识别特征。换言之,在构成乐种艺术个性的总体框架中,主奏乐器以及由该主奏乐器演奏的代表性乐曲,更多地遗存着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基因,是乐种最重要、最稳定的支柱。因此,袁静芳把主奏乐器作为乐种体系划分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将中国传统乐种体系划分调整为:鼓笛系乐种、弦索系乐种、丝竹系乐种、笙管系乐种、唢呐系乐种、乐声系乐种、乐舞系乐种。其中,前五大类是纯器乐演奏形式,后两类是综合艺术形式。 ④
作为中国唢呐系乐种的代表性载体之一,苏北唢呐班的历史发展长达数百年,流布于苏北各地,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颇高,与民众生活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其中有近百首曲目收录于《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由苏北徐州地区有关唢呐班参与申报的“徐州唢呐艺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⑤可见,苏北唢呐班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对苏北唢呐班进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至20世纪末,苏北唢呐班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依然不多见。但有一项成果引人关注,这就是1998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其中收录了近百首苏北唢呐班的代表性曲目,其序言及概述部分对江苏“徐海鼓吹乐”(属于苏北唢呐班范畴)作了一定的梳理与描述。但遗憾的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重在集曲,而非理论研究。这就为苏北唢呐班的理论研究留出了空间。
2004年,赵宴会完成硕士论文《苏北赵庄唢呐班音乐文化之研究》,开启了苏北唢呐班理论性专题研究的序幕。次年,赵宴会将其主要观点集于《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⑥一文并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作为赵宴会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关于苏北唢呐班的学术论文,对苏北唢呐班研究在学界的发端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故在苏北唢呐班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09年,赵宴会和其妹妹赵士玮⑦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⑧一文。该文通过实地考察,对唢呐班在葬礼、婚礼仪式中的奏乐情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着重对唢呐班音乐与仪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率先涉及唢呐班文化背景的研究。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因为包括唢呐班在内的诸多乐种的生存与发展,与历史、社会、经济、地理特别是民俗密切相关。唢呐班不可能脱离其依存的主要载体—“民俗”而独立存在。故音乐研究不但要注重音乐本体,还要把目光投向与音乐相关的诸多文化背景。也因为如此,赵宴会的这一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11年,赵宴会在《中国音乐学》上发表《论苏北唢呐班的重要传承方式“偷学”》⑨一文,在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传承规律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新观点。不少专家认为,该文不但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推动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实践意义。2015年,赵宴会在《中国音乐学》上发表了《从“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变迁》⑩一文。该文引发学界关注中国民间乐种音乐形态的变迁、强化民间乐种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同年,赵宴会还在《民族艺术》上发表《论乡村草根乐班的经济运作—基于20世纪苏北“唢呐班”经济运作习俗变迁的调查分析》⑪一文,将研究指向唢呐班的经济运作,引发学界从经营运作角度对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讨论。2019年,赵宴会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融合相生,活态传承—近30年苏北乡村唢呐班乐器变迁研究》⑫一文。文章紧扣唢呐班乐器的变迁,从前后30年的比较中梳理归纳出其“变”和“不变”,并运用“文化涵化”的概念与视角探究和阐释唢呐班乐器变迁的过程、结果及其原因。笔者认为,该文论述的变迁现象可能并不仅仅发生于唢呐班这一乐种或艺术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诸多民间音乐的生存与发展轨迹,体现出中国大部分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流变过程中的融合相生、活态传承及文化涵化现象。这对在当下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如何评估和应对其变迁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义。十余年来,赵宴会还发表了《苏北赵庄唢呐班传承探析》《苏北乡村唢呐班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研究》《重视乡村乐班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苏北赵庄唢呐班曲牌音乐中的“核调”现象》等关于苏北唢呐班的系列学术论文,引发学界对苏北唢呐班的关注。
笔者之所以将赵宴会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主要是以此证明他20年来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的学术定力。的确,正是得益于他曾在苏北唢呐班的实践以及实实在在的考察和潜心研究,才取得了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正是《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一著坚实的学术基础。
全书系统描述了苏北唢呐班这一民间音乐班社的习俗惯制,包括艺人种类及性质、乐器形制与技艺传承习惯、搭班规矩和乐班存活方式、曲目功能与音乐形态、音乐表演与民俗关系等内容,还对苏北唢呐班近百年活态流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试图回答唢呐班“怎样变”“变成什么样”“为什么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
全书主体内容分六章。第一章着重对苏北唢呐班的历史进行追溯与梳理。作者将苏北唢呐班的历史流变分作“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个时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超然、隐形、恢复、发展、繁荣、巨变六个阶段。如此分期、分段,既颇具新意,其论述也言之有理。第二章至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苏北唢呐班流变而展开,具体涉及物质构成、音乐特征、表演特征。在物质构成方面,唢呐班的乐器制作由民间手工制作为主转变为由专业乐器厂制作为主,乐器组合由中国传统乐器为主转变为中西乐器以及电声乐器混用,交通、联络工具及乐器存储设备的现代化和时尚化。就音乐特征而言,唢呐班所用音乐的曲目、调式、律制及旋律发展手法均发生了变化—由以传统曲目为主转变为以流行歌曲为主,单一传统民族调式转变为传统民族调式为主和西洋大小调式为辅,由“模糊律制”转变为“混合律制”、新增“乐器变奏”“多声指法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等。在表演方面,由“纯乐器”演奏转变为奏、歌、舞、喜剧小品、杂技等表演形式并存,并偶有低俗的表演;其演奏技法日益丰富多样,但一些技法,特别是那些绝技,已经即将失传;表演队形越来越“丰富多样、灵活机动、规模壮大”;表演空间由“走在人前、坐于下位”转变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这些正是第二章至第四章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则主要聚焦于苏北唢呐班的生存境况。作者在这一章细致论述了苏北唢呐班所依存的生态环境并表达出对其生态环境的担忧。该章还探讨了苏北唢呐班的传承机制问题,并洞察到苏北唢呐班的传承主体已由“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转变为“内外均传、男女均传”、传承类型由“祖传为主、师传为辅”转变为“祖传与师传并重”,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和“偷学”为主并新增准专业教学的新变化。第六章对苏北唢呐班流变动力与生命活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并基于兼具“局内与局外”的“双重人”身份,采用“近—远”两极变量思维,对唢呐班的流变路径、过程,特别是流变的内驱力与外驱力,进行了深度描述。
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最后在结语部分针对苏北唢呐班的西化倾向与传承危机,认识和把握唢呐班的活态流变规律,提出“五个结合”(“静态”与“动态”保护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间接”与“直接”保护结合、“无为”与“有为”保护结合、“原生态”与“次生态”保护结合)的保护举措。⑬总之《唢呐班研究》的内容丰富翔实、有血有肉、有理有据、“有声有色”。
毋庸置疑,《唢呐班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尤其在唢呐系乐种的研究中价值非同一般。
首先,《唢呐班研究》对挖掘、拓展江苏民间器乐乃至全国民间乐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每当提到江苏民间器乐,大家就会想起“江南丝竹”“苏南十番锣鼓”,但长期以来活跃于苏北农村的唢呐班却鲜为人知。这无疑不利于对江苏民间器乐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此外,中国民间器乐的发展历程是由众多地方乐种所组成的多元格局,故苏北唢呐班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民间乐种研究。
其次,《唢呐班研究》有助于改变“音乐人类学不研究音乐”的印象。⑭曾有学者批评音乐人类学家研究中的“音乐缺失”现象:“近年来,在不少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中,‘去音乐化’现象几乎是一个‘通病’。研究音乐周围的文化固然不错,但在一篇音乐学论文中不谈音乐,大谈其他就是问题了。”⑮《唢呐班研究》在史蒂芬·怀尔德(Stephen Wild)教授⑯“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核心是音乐”这一理念引导下,对苏北唢呐班的音乐与文化均作了细致翔实的深描与阐释,特别是第三章“苏北唢呐班音乐流变”更是专门对唢呐班的音乐本体进行了研究。因此,该书对消除音乐人类学“不研究音乐”的误解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唢呐班研究》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意义。该书对唢呐班的活态流变轨迹和传承规律的剖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无疑能为保护及合理运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更重要的是,由于唢呐班主要服务于农村民俗活动,具有淳厚的乡土文化元素和气息,故对缓解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渐逝窘境,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华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⑰
最后,《唢呐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学术创新。谈及创新,该书还特别作了一番说明:“‘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人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未必相同。因此,笔者所列出的所谓创新之处,可能未必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创新的‘度’和‘范畴’是可大可小的。”⑱在笔者看来,该书的创新点很多,也很明显,至少有三点值得一提。一是研究理论的拓展。音乐人类学家杨沐曾说,“至2013年为止,在国内的音乐人类学界,笔者尚未见到明确地专论阐释人类学及其应用的文章,也未见到深入理解并运用阐释人类学理念和方法的音乐文化志或案例研究论文。”⑲但该书对人类学的理念与方法在国内音乐人类学研究领域是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二是研究方法的运用。音乐人类学中的描述与阐释一直是颇受争议的研究方法。本书以“描述为主”“阐释为辅”,为描述与阐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新的配置。三是研究对象的分期。学界在历史分期上通常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件作为“时间窗”和“分水岭”,但该书则是借鉴“文化滞后理论”,对苏北唢呐班作了“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分期,体现出一定的特指性和创新性。⑳
《唢呐班研究》的写作,脉络清晰、内容翔实、文风朴实,在内容安排布局的主次详略上也十分得当,尤其是该书作者基于“双重人”的身份和视角对苏北唢呐班音乐文化流变的独特描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全书字里行间无不彰显学理,浓浓的“局内人”情义更是见诸笔端。
该书从纵横两个方向探讨苏北唢呐班的“活态流变”。首篇从历时角度切入,将人类社会史与音乐发展史贯通一体,依据历史发展进程来清晰地描绘出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的历史轨迹。依据“文化滞后理论”,将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六个发展阶段,并对苏北唢呐班音乐在各时期和阶段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此外,运用“场域”“全球在地化”等理论,从共时角度解析了苏北唢呐班如何实现“域内与域外”相融合的变化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所运用的材料都是第一手资料。为了获取更多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作者整整花了20年时间在苏北做田野调查,对苏北代表性唢呐乐班进行了长期追踪式调研,并有详尽的记录与分析。“积累了2 000多张实景图片,录制,采集了近百小时的视频与音频资料,搜集到年代久远的‘工尺谱原始手稿’两本以及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内部油印书籍、手稿等20多本。”㉑作者调查的唢呐班多达数10个,其田野调查可谓“大工程”。
该书的写作基于“双重人”的文化视角。这也是该书最为可贵之处。赵宴会是苏北唢呐班家族班社“赵家班”的第4代嫡系传人,自7岁学艺入行,即便在进入高等音乐院校学习、工作之后,依然坚持参与民间唢呐班表演活动。在完成硕士论文《苏北赵庄唢呐班音乐文化之研究》,取得硕士学位后,逐渐完成从表演者向研究者的过渡与转型。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赵宴会在著名音乐史学家秦序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20世纪以来苏北唢呐班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正是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完成了《唢呐班研究》的写作,并成为一位出色的学者。总之,赵宴会兼具研究者和苏北唢呐班(“赵家班”)传承者的双重身份,即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双重身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双重人”的形成过程是由“局外人”到“双重人”,而赵宴会则是由“局内人”逐渐成为“双重人”。正如一位论者所言:“根据学界对于局内、局外相对性的讨论,结合宴会教授的学艺、从艺及学术经历,他在唢呐班研究论域具有既局内又不完全局内的特征。”㉒这是毋庸置疑的,更是难能可贵的。正是这一特殊的“双重人”身份,使该书的写作始终保持着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双重视角,以致该书呈现出新材料、新思路、新发现、新观点。
该书还运用了多学科、多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彰显出丰富的学理价值和意义。如运用音乐人类学“局内与局外”“主位与客位”“融入与跳出”“双视角观照”等理论来指导田野调查和研究视角的选择;运用音乐史学、传统音乐学、乐器学、乐律学等理论述析苏北唢呐班的历史、物质构成、音乐特征、表演特征等;运用社会学的“场域”“全球在地化”等理论剖析苏北唢呐班流变过程中的域内域外融合现象;运用了阐释人类学相关理论分析苏北唢呐班流变原因;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相关理论阐述苏北唢呐班的生态环境和传承保护等。与此同时,基于苏北唢呐班传承人的情感贯穿全书始终。看完此书,会让人有种感觉或印象,那就是,每一句话都是作者走心、用心的结果。还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绪论中写道:“由于对唢呐班有深厚感情和深入了解……笔者选择了唢呐班这一民间‘音乐事象’作为本书选题。”㉓后记中则写道:“我出身于民间唢呐班世家,耳濡目染民间唢呐艺术近五十载……直到现在,我还偶尔会梦到以前学艺、从艺时的情形。”㉔在致谢中写道:“感谢质朴、可敬的苏北民间唢呐艺人……要以无比感激和怀念的心情,将其中已然驾鹤西去的部分唢呐艺人的名字列出,他们是……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族唢呐班—睢宁县赵家唢呐班的所有亲人,尤其感谢我的祖父赵恒玉(1922—2007)、父亲赵西瑞(1948—1992),没有他们对我的悉心传艺、精心培养,我不可能与唢呐艺术结缘,更不可能有今天的些许成绩,我在此给他们叩首了!”㉕透过这些真实、朴素、感人的文字,更能使读者感受到其“双重人”的文化身份。
《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是目前苏北唢呐班研究成果中的新作。作者赵宴会的“双重人”身份及其随之形成的局内、局外的“双重”研究视角,为该书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得这部著作内容更为丰富鲜活、论述有理有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意义。该书明确指出,唢呐班的流变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动体现;“活态流变性”是唢呐班传承的一个重要规律;唢呐班近百年的活态流变是传统与现代接通、域内与域外融合、内力与外力共推的过程。这些都是该书的理论创新。唢呐班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存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唢呐班现象可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生存与发展的缩影或晴雨表,故对唢呐班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积极效应。赵宴会利用其“双重人”的身份和视角发掘出的新材料、新现象以及由此形成的新观点、新观念,为中国民间乐种研究乃至整个传统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角度。作为一名终生与唢呐打交道的乐手、教师和传承者,我由衷祝贺《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的出版,衷心感谢赵宴会教授多年孜孜不倦、默默无闻为唢呐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向赵宴会教授的博士论文导师—我敬重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注释:
① 陈向明: 《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89页。
② 袁静芳: 《乐种学》,华乐出版社,1999,第278页。
③ 袁静芳: 《乐种学的理论与方法》,载《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4期,第54页。
④ 同③,第52—62页。
⑤ 赵宴会: 《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序一),人民出版社,2021,第1页。
⑥ 赵宴会: 《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9—35页。
⑦ 赵士玮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唢呐专业副教授。
⑧ 赵宴会、赵士玮: 《苏北赵庄唢呐班与婚、丧仪式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72—77页。
⑨ 赵宴会: 《论苏北唢呐班的重要传承方式“偷学”》,载《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3期,第41—44页。
⑩ 赵宴会: 《从“模糊律制”到“近十二平均律”—20世纪苏北民间唢呐的“实践律制”变迁》,载《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1期,第130—137页,第144页。
⑪赵宴会:《 论乡村草根乐班的经济运作—基于20世纪苏北“唢呐班”经济运作习俗变迁的调查分析》,载《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第61—68页。
⑫赵宴会、赵士玮:《 融合相生 活态传承—近30年苏北乡村唢呐班乐器变迁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133—142页。
⑬赵宴会:《 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
⑭此处音乐人类学对应的英文是Ethnomusicology,在国内还被学者译为民族音乐学,本文采用洛秦等学者所译“音乐人类学”。
⑮蔡际洲:《 乐班研究的意义—王梦熠新著〈神农架玉林班音乐研究〉序》,载《中国音乐》,2019年第5期,第166页。
⑯史蒂芬·怀尔德教授是赵宴会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2011.4—2012.4)的导师,作为国际资深音乐人类学家,曾任国际传统音乐委员会(ICTM)副主席、秘书长,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音乐学学会主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曾随著名音乐人类学家A.P.梅里亚姆攻读博士学位。
⑰同⑬,第17页。
⑱同⑬,第17—18页。
⑲杨沐:《 阐释人类学及论文写作—福州宗教音乐活动研究实例》,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10—11页。
⑳同⑬,第18—19页。
㉑同⑬,第14页。
㉒同⑬,第1页。
㉓同⑬,第1页。
㉔同⑬,第359页。
㉕同⑬,第357—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