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2-11-19 14:44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养文章

顾 艳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 浙江 桐庐 311500)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升华,教师已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主要研究内容。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无论是单篇阅读、群文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都可以让高中生积累诸多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课堂中,让学生掌握阅读相关的重点内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内容来锻炼思维,教师应合理设计组织课堂,多开展一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环节,比如角色扮演、故事改编,让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之间的合作,根据各自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以掌握更多其他方面的能力。语文课程具有育人的功能,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还可以感知作品中饱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哲理,有益于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1.高中语文改革教育的现状

1.1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各科的学习中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但是目前的语文教育中,多数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依旧很强烈,没有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过于注重教学的进度。语文的基础知识也是十分的枯燥乏味,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习的兴趣。

1.2 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跟学生在课堂之上没有良好的沟通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教师的时候潜意识中就会有一种惧怕感,所以在课堂上面对教师时都会采用先观察交流的方式。如果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那在课堂上的活泼好动就无法控制;如果观察一段时间发现教师很严格严厉,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会缺少与教师的互动。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不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师生之间没有沟通,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学生也同样无法解决知识点上的疑问,长此以往,对今后的教学模式展开有着很大的影响。

1.3 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为薄弱。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便是阅读和写作,这两个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噩梦般的存在。高中生在阅读技巧的掌握上欠缺经验,很难理解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而教师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为学生简单地梳理和指导,然后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去做阅读理解的题目,长此以往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生很难培养思维逻辑和分析的能力。

1.4 学生缺乏自主阅读习惯。在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同时,阅读习惯也是鼓励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在语文课程中用到,而且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因此,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非常重要。然而,在如今,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阅读文章只是为了找到标准答案,被当作学习任务和应试方法。同时,教师忽视了互动的重要性,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激发学生阅读或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1 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目的,只有教学目的明确才能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应该怎么进行教学的展开。在目前的改革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讲课后阅读活动进行改革。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课外阅读活动安排,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安排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保障学生完成课外活动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老师发现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喜欢“写”作业的学生;另一个层次是喜欢“做”作业的学生;还有一个层次是喜欢“说”作业的学生。针对这三种学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红与黑”的阅读。针对喜欢“写”作业的学生,留下书写的内容;对于喜欢“说”作业的学生,留下带有感情朗读文章的内容。这样的作业模式不仅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2.3 阅读课文建立阅读兴趣。在学生建立了阅读意识后,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章。老师要带领学生阅读,在阅读同时对阅读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能够深入阅读,得到收获。

在阅读课文时我们要对部编版教材进行充分利用,把好的文章进行收集整合,根据文章的特性主题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以此达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培养阅读兴趣的目的。例如,在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最为令人深刻,在教此篇文章时,老师可以上网搜寻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在讲课时给学生观看,使得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如临其境,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引发学生对于和平的思考,以此进一步达到让学生深入阅读的目的。让学生先知道阅读的意义与魅力。高中语文是学生初步接触阅读之时,在此时学生对于阅读还没有概念,上学之前读的书本大多是童话故事,为欲望所需,新鲜感所驱,才产生了阅读的想法。那么在学生接受高中语文教育之时,老师在此时抓紧建立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授语文时,告诉学生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学生在此时就会知道多读书是件好事,建立经常阅读图书的意识。

2.4 建立读书角发掘学生阅读兴趣。在班级内可以设立图书角,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自由地翻阅书籍,阅读书籍,并且,为了让学生有阅读冲动,班级图书角放置的图书需要精心挑选,使得学生能够被书的内容吸引,进行深入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与乐趣。以此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助于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并通过长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5 朗诵会培养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在班会或是自习课时间举行朗读会,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教授学生朗读技巧,然后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提升朗读技巧的同时,获得其他同学的称赞,建立自信心,并热爱上朗读,如此,通过朗读让学生获得动力,提起阅读兴趣。在长时间的熏陶下,不仅可以为班级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也会带动其他学生阅读朗诵。使学生对于某件事物产生兴趣,由此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求知欲暴涨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通过老师推荐的阅读这个方式对所知的新事物进行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不由自主被阅读吸引,如此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6 养成阅读习惯。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就要将这种阅读兴趣培养成阅读习惯,只有形成习惯学生才能将阅读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当学生通过长时间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后,哪怕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若想达到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的目的,需要老师多方面长久保持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所阅读的文章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需要保持学生一定阅读时间,最好保持每日阅读,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家长监督,课上阅读等方式保持。久而久之,养成固定性的习惯。

2.7 理解阅读诱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老师要对所讲述的文章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和传达的信息。当学生为了理解求知而阅读文章时,才会明了阅读的意义,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赏析,发现其中的魅力与乐趣。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受求知欲影响更深入地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当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后,会为了不断丰富自身见识而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在不断地阅读中体会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2.8 丰富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不理解和文字的迷惑,从而打击了阅读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文化积累和知识的沉淀,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文字的了解,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之处,树立阅读信心,从而培养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阅读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语文阅读转成为一种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

语文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面向学生展开阅读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谈论他们的读书感受与心得体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阅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活跃度,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2.9 增加情感培养,增强文化素养。语文课堂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阅读知识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联系阅读内容增添情感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体验文化魅力,提升语文情感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核心素养。在日常阅读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借鉴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真情实感的体悟增强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10 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阅读方法的传授。在教师传授阅读方法时,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习惯,创新阅读新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喜欢的和有哲理性的好词、好句、段落、篇章摘抄下来,并鼓励学生写随笔,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课余的时候去背诵,去表达鉴赏看法,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自己使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教师强调在每次阅读完一篇文章后,要深层次地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只是看了故事情节,了解浮于表面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有耐心、认真、细心,把阅读材料中的一字一句细细品味,仔细咀嚼,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2.11 布置阅读练习,习题演练中强化知识迁移。课后教师在学生阅读习题时为学生布置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分析。虽然这并不能测试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但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填补学习中的空白,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找到调整学习的具体方向,从而使学习更加开放。通过实践教学,语文教师可以收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练习使知识得到丰富。

例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教师可以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并通过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片段,让学生可以探索外貌、形式、语言、动词等,学习分析人物,研究角色的形象,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艺术特点,在人物剖析和分析过程中从整体上理解文本的内容,并认识到人物的写作技巧。再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文章,并要求他们应用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将学到的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学会举例说明。在学习题为《荷塘月色》的文章后,文章中关于荷塘月色之美的短语使用了不同的修辞,可以在课后使用多媒体用集其他作者描述荷塘的相关段落和短语,让学生在课后分析和探索。根据本课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教师可以分配与作业相关的阅读,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通过让学生理解《西洲曲》《采莲赋》的含义,帮助学生在课后交流中文章的内涵,练习基本的语文阅读技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核心素养作为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指导方向,教师可以利用改革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参与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高中语文知识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素养文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