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设计

2022-11-19 13:52邬百玲
读与写 2022年21期
关键词:议题教学法素养

邬百玲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1.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课应用的价值意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议题式教学法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虽然国内学者对议题式教学进行了系统化、阶段化、针对性的研究,但是对议题式教学法的涵义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各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议题式教学的涵义进行了下定义,为我们更深刻理解议题式教学的涵义提供了理论借借鉴。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法是基于课程目标的视角下,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主要教学任务,把议题作为教学实施的载体,通过设置结构化的情境,提出一系列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构建活动型的学科课程,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议题、情境、问题中理解与接受知识、培育创新性思维、形成合作精神。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培育高中生核心素养、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1.1 有利于培育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的地位。以议题式教学方法为重要抓手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议题活动,创设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与深度探析,使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不断的延展与深入,在思辨的过程中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众参与素养。议题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平台场域,有利于实现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1.2 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学习层次的视角分析,学习包括浅层次的学习和深层次的学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表层化学习,对于知识本身运用与价值深度没用充分挖掘利用程度不够,不利于实现学生将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与思维评判体系。议题式教学法将知识、情境与活动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学生高阶段思维的激发与发散,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形成具有独立性的思辨性的创造性的思维体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3 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从课程改革以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被教育部和许多思想政治教师所重视,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培育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依然存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脱节,教学方法成效不显著的问题。议题式教学法的提出完全契合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丰富并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2.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的困境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要求:“教师要围绕每一框设计的议题来展开教学,并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围绕议题和情景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议题式教学设计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法,但议题式教学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能力不足、学生能力不足等一些教学困境。

2.1 教学资源不足。议题式教学以情境为载体,情境设置与选择的合理性需要丰富教学资源为支撑,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当前存在部分学校教学素材单调、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教师在进行议题的选择时难免会出现教学思路设计逻辑清晰、创意新颖、突破重难点,但是在议题素材选择方面却难以找到适切的教学素材。

2.2 教师能力不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议题式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预设性与生成性效果不理想。每一框架的议题的设置与选择要基于教学目标与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严读教材、解读教材、深层次分析教材,对于教材中的教师模糊的知识及时补充,对于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要及时剖析,对教材的逻辑框架要及时梳理,同时,教师要掌控每一节课的活动设计时间,合理的安排活动次数,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存在着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充分,造成教学设计不流畅,或者由于课堂活动时间和次数把握不到位,教学目标实现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从知识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理念三个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促进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实现。

2.3 学生能力不足。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以教师”教”为主,难以适应以”议”为主的教学模式,部分学生在进行议题探讨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且缺乏思辨精神。这一方面由于学生以课堂知识为主,与生活实际脱节,社会热点与时事政治获取的渠道比较单一,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在实践中运用学科知识,缺少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受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议题教学工作前,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归纳有关议题的知识与素材,但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不足,学生不能够深入挖掘知识,分析素材、解决素材中的问题。议题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发挥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育。

3.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设计

议题式教学法最早被西方成为议题中心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虽然在我国兴起较晚,研究数量成果不多。议题式教学法应围绕议题设计、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三个方面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使议题式教学法发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3.1 议题设计的原则。

3.1.1 议题设计要有序列性。无规矩不成方圆,议题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的独立个体。议题式教学法是以主议题为主线,下设多个子议题,主议题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子议题的选择围绕主议题而展开的,子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议题的设计与选择要有序列性,既要有主线又要有内在联系。如在进行必修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旧中国第二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议题式设计时,以“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为议题统领教学,下设“议题描述:人民之愿—议题论证:孙中山之愿—议题再证:毛泽东之愿—议题追问:历史之颂”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主议题贯穿教学始终。由“讲述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务—论证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路径——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实现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的教学目标。

3.1.2 议题设计要有学科性。议题的设计是为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而服务的,议题的选择不能脱离学科知识、学科教学任务、学科特点。思想政治学科以立德树人基本立足点,以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以育人性为核心价值追求,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塑造中学生的独立人格。但是部分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存在偏离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浅层次学习,忽略了情境与问题的探究,没能充分利用议题式教学法突破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重难点。议题设计的学科性要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思想性,使学生在“议”“辩”“行”中进行思考、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思索中达到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

3.1.3 议题设计要有可议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思维的跳动,情感的升华。议题式教学以议促思,使学生在不同的思想就碰撞中形成正向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议”是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手段。议题的选择要基于对社会发展历程中对过去、当下与未来问题的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并发散思维,具有可议性。如在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一课进行议题式设计时,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遵循“议题描述——议题论证——议题再证——议题追问”的路线,引导高中生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解析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前列、永葆生机的原因,认同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通过党员先锋模范的实际再论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党(团)组织靠拢,在“议”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坚持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

3.2 设计情境的原则。

3.2.1 情境选择要实现真实性与形象性统一。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载体,情境的真实性与形象性不仅仅是指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也包括一些影视作品等文学艺术,这些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情境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真实性和形象性相统一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比如教师在讲授“伟大的改革开放”通过观看《伟大历程、辉煌成就》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深圳这座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抽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走来的40年的历程中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发生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情境中体会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3.2.2 情境选择要融入情感性。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人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里特征。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本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某种情境激励、鼓舞学生的正向情感,通过具有浓厚情感的教学情境唤醒“沉睡”中的学生,在情境中引起情感共鸣。如教师在开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框时,在讲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通过视频呈现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革命先驱、历史伟人,切身感受我们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呈现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部不畏牺牲,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视频中的人物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独立在细雨长沙中奔波、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道路,展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张闻天感怀伟人毛泽东写到:“他的痛苦、欢喜与愤怒,就是人民的痛苦、欢喜与愤怒。他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他与人民的结合是如此之密切,因而分不出他是人民,还是人民是他”。

3.3 活动设计的原则。

3.3.1 设计活动要有目标性。议题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议题式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离不开课程目标,议题的活动设计目标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恰当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议题活动的目标设计,使活动目标设计不偏离教学主线,有可行性,做到真实适切,实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相统一。如在开展“中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框教学中,为实现理解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原因、内容(表现)的教学目标,通过设计“走身先士卒的路”议题活动,以湖北省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为例,张定宇不顾自身的身体疾病,拖着病体一瘸一拐的抢救生命,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肌肉在萎缩,但我的思想并没有残疾”“我是党员我先来”的情景展示,设计议题活动的问题,如“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什么样作用?为什么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张定宇的实际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员有什么启示?”,通过对张定宇的事迹进行案例分析、理解、论证,认同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活动设计的目标。

3.3.2 活动设计要有多样性与参与性。议题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单一,活动不仅内容很重要,形式也很重要。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不断同化或顺应自身的认知结构,在活动实践中升华法治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小组分配,组内每个组员以“议题”为任务,对任务进行记录、展示、搜集资料、整理等工作分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因才施教,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除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校外活动,比如在开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框教学设计时,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以“中国梦”为议题,通过展现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回答他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再由古推今,通过学生讲述“你最敬佩的感动中国人物”,引导学生回答他们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升华中国梦是中国共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一部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人们利益不懈奋斗书写时代人生华章。

综而述之,议题式教学法是是促进高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仅仅依靠教师力量、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扎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实践中。议题式教学法把议题设计的原则、情境选择的原则及活动设计的原则贯穿于整个活动型课程始终,在教学中避免了教学情境的碎片化、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思维模式的固定化,使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在情境中深化理解、在不同观点中辨析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开拓视野,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与重建、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议题教学法素养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