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浅谈

2022-11-19 12:31:11赵孟辉
读与写 2022年2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赵孟辉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春荣初级中学 甘肃 庆阳 745211)

引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在单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慢慢成为只会接受的被动思维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活跃思维的发展,课堂缺少互动,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了解决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互动效率过低的现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表现能力,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课堂中可以提升表达能力,并且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是为学生构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教学课堂,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指导策略,获得良好的课堂反馈,以此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漏洞,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氛围。

1.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现状

1.1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率过低。倒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过低,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永远是一言堂,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向学生讲述知识,为的只是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虽然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率并不能达到最好。这时在课堂上必须要积极的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课堂,保证课堂气氛。然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从侧面的反应出来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也不与老师交流,不愿意回答问题,在教师问问题时学生一般的反应状况都低下头回避教师的目光。这样的课堂表现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1.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太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太差,也就相当于在课堂上学生不与教师互动。没有互动的学习课堂就让课堂变成为了空洞的教学天地,这样的课堂没有任何的教学表现力,教师不与学生互动,虽然教授了知识,但是知识并没有真正的传授到学生手上,这样的教学课堂与原本的教学目的相反。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会现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力上,学生课堂上与教师积极的互动,并且积极的回答问题,让课堂效果和课堂气氛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的教学意义

2.1 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变成动起来的教学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知识时,用问题来激励学生回答,利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学习,并且参与到情景演绎的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且及时的与学生交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学生在受到正确指导以后,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行动和学习,让教学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来确保教师的有效教学让课堂教学目的可以高质量的完成。

2.2 大胆展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在情境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言,让学生大胆在课堂上表达个人想法,通过不断练习达到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并且在历史课堂上提出让学生大胆展示这一想法,让学生对于这一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的感想,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在这时就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让学生将自己对事物所产生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锻炼出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且学会如何生动形象的让自己内心的想法讲出来。

2.3 教学形式多变,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够动起来,就是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多样性。这样会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情景教学法中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信息技术领导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到动态的历史知识。创设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任务,再用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不仅是动口表述,更是动脑思考。

3.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指导策略

3.1 建立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的给予教师良好的课堂反馈,教师也因此很难及时发现教学模式的漏洞,就使得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课程当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氛围过于沉闷,教师与学生很难构成一个积极、健康的互动状态。而良好互动状态的缺失也使得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课程当中教学效率难以提升,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都不一定适用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个问题就反应出来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一定要建立个良好的互动过程,通过双向的反馈推动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进步。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为何秦始皇初见成为一个暴虐的君主?为何最终是刘邦攻克咸阳、建立汉朝?我以前有问题的设立,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思考、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摸排学生的基础不断调整自己所掌握的学生的信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从中构建起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氛围,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在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过程当中,也可以不断缓和当下逐渐紧张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应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变革人们日常生活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起初中历史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转变对于传统历史课堂当中枯燥、无聊、干巴巴的印象,而且当下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也是新课标改革后对于初中历史科目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运用PPT、微课、图片和视频等的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刺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一边看课件,一边听声频,同时进行笔记的记录,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方式既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样也迎合了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可以有效的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进程。

比如,在珍惜初中历史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时,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当中。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影视剧《隋唐演义》当中符合历史史实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电视剧的方式,既能够活跃起学生在历史课堂当中无聊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将课本当中枯燥的文字利用另一种表现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掌握。学生对于影视剧的热情和感兴趣程度远远比历史课本教材当中的知识点的兴趣要高涨的多,通过将两者进行链接,将学生的兴趣调动到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来,帮助学生开展历史学习过程。

3.3 开展情景再现,活跃学生学习思维。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影视剧内容、新奇有趣的历史事件融入到教学课堂当中来的方式之外,在课堂当中开展情景在线的方式也可以活跃起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因为当学生深入到角色当中,体会角色的行为举止以及心理状态时,学生可以与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心理状态产生共情,这种共情的状态便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以一种辩证、客观、批判的角度看待历史,这也是初中历史学科开展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开展情景在线课堂,让学生深入到历史事件当中体悟角色的情感,从中理解历史角色在某一特定时期所进行的历史决策和行动,帮助学生建立起角色转换以及代入的思考模式。

比如,在进行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可以让学生扮演当时的统治者,让学生想象在当时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自身需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统治者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采取闭关锁国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拥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通过情境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进入到特定历史时期当中,帮助学生对当时部分人的部分选择进行合理的理解、分析,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历史思辨性的思考,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进程。

3.4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开展历史知识的教授过程当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当学生进入小组学习当中,学生的思维将会被周边同学的思维模式所感染,学习思维将会被极大的活跃起来,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也将会大幅度提高,当学生处于一个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当中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在不断的被锻炼,既可以推动起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在进行学生的分组学习时教师要注意,要合理学生安排小组成员,将互补型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能够发挥其多人的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学习共同进步。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合理的开展小组合作,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水平相近、能力相似的学习小组,将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部分学生搜集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的足球同志以及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部分学生搜集在鸦片战争开始时英国侵略者所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另一部分学生搜集在鸦片战争开战之后清政府的表现以及一系列军事行动,另外一部分学生在搜集关于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的你卖国求荣以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背景及具体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分组,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当中的位置,找准自身的定位,同样通过小组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在历史学科当中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

3.5 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历史学科当中含有大量的历史人物事迹和历史小故事,进而就使得历史学科具有极大的趣味性,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厚度。教师要利用好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开展历史教学活动,通过将历史人物事迹以及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入到历史的教学当中,缓和历史知识点和枯燥的历史事件使得学生逐渐麻木和疲倦的心理状态,对历史人物的有趣事迹分享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从侧面对历史人物的性格进行了解。通过引入历史故事的方式,既可以丰富课本当中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拓展起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学生探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推动起初中历史课程的建设。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当时岳飞抗金的故事,由于岳飞抗击金朝有功,但是皇帝却因为害怕灭金后迎回两位老皇帝,在岳飞即将胜利前夕,连下12道金牌,将岳飞从前线召回朝堂之中,将该历史故事融入到对于经济中心南移的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对于该时期的感兴趣程度,而且众所周知,岳飞是民族英雄,通过名人效应也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起学习热情,此时教师需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设定具有趣味性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探索回答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于该段历史时期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在历史课堂中融合有趣故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历史学科的学习。

3.6 依照学生基础,分层次开展教学。由于学生个人性格、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模式等等的综合限制,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成绩拔尖,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极强,也有一大部分学生由于思维不活跃,学习基础较差,导致在开展正常教学过程当中经常掉队,作为教师不应该偏重或者轻视任何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接受不同的学生带来的学习程度不同的现状,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安排。所以教师在开展力初中历史教学时,要选择分层次开展教学的方式,帮助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才施教,在日常教学中适当采用难度差距适中的练习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教学课后的练习巩固,都可以从历史课堂当中学习到历史知识进行成长,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学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宗旨。

比如,在对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历史的开端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该课程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不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所回答的不同问题,通过学生回答结果的分类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进而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比如可以询问学生,西方最早的文明来源是什么?著名的西方人文学家,思想家有哪些?西方的神话体系所秉持的真理和内涵是什么?通过不同难度程度问题的设立,帮助教师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除了课堂上的问题排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评学生,进而更细致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使得学生都能够在历史科目的教学课程当中学习到知识,帮助不管是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还是成绩好一些的学生,都能够不断的提升自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课堂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活跃的一个课堂,因为初中历史知识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教师针对让学生动起来这一特点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够让历史教学课堂变成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深入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生动起来这一教学方法进行规划,让学生提升历史成绩,并且不断的提升个人能力。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