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斌
当下,在社会压力的推动下,许多家长让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班课外延伸知识,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在增加,很多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增加学生的课业量来机械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压力。对于课业负担的内涵当前阶段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主要在三个方面有分歧[1]。首先就是“课业”涵盖的内容,是单纯地指学校给学生带来的课业压力还是包含家庭及课外辅导机构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有学者认为课业压力主要是指学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但也有学者认为课业压力是由学校和校外课业共同带来的压力。从当前阶段来看,社会已经将学校课业压力及校外课业压力共同看作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次,对课业负担的客观性也存在意见分歧,课业负担是指课业的数量指标过重还是学生的主观感受,有学者认为负担主要是由于课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学生对课业的主观感受,但是因为每个学生对同一课业的主观感受都有所不同,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有差异,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减轻所有学生的压力。因此,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主要还是对客观因素进行调整,例如写作时间、锻炼时间及睡眠时间等,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调整来保障,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最后是对课业负担的看法上,课业负担应该是看作中性词还是贬义词?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因为不能完全掌握知识而产生压力,这是不能完全消失的,因此他们认为课业负担是中性词;但当前社会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关注度过高,各种媒体平台对课业负担的宣传也大多数都是负面消息,导致社会对课业负担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消极方面。以上三个方面都是课业负担内涵的主要分歧点,要想减轻中小学的课业负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教育部门共同努力。
笔者在对固原市各规模中小学进行调研得到的普遍结论是:各中小学给学生布置很多的课业,希望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学生实际的情况来看,过量的课业负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一切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尽管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小学生做作业时间不能超过1 小时,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举步维艰。各学校布置作业多种多样,很多学校的作业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文化知识的范畴,还增加了各种手工作业,包括绘画、创意展示等。这些课业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占满,低年级学生还需要家长的帮助,这也无形中给家长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并且,很多的作业属于无效作业,包括抄写及重复练习同一习题等,这些重复性较强的作业,不仅对学生的休息时间进行压榨,还使得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即“双减”政策[2]。主要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及做作业时间,让孩子能有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及文艺活动等,学校也要对需要托管的学生提供延时管理服务,并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免费的线上服务进行优化与提升,对校外的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改革,不再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校外辅导服务。这个政策的出台,深受学生家长的支持,但是政策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全面落实,需要进一步推进,并且在落实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城乡差异,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节调整。为了避免学生课外时间过多而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陪护,学校可以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有效利用课外时间,提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具体实施方面,首先就是要保证学生的睡眠。学校在布置作业时,要按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合理地布置作业,保证学生能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这需要所有学科的教师进行统一规划,确保所有学科的作业量控制在学生能完成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各科教师各自布置作业导致作业量急剧攀升的情况发生。并且有些学校还可以取消早自习,这个时间学生即使到校也仍然处在困顿状态,很难集中精力。取消早自习后,学生就能推迟入校,睡眠时间能够得到保障。
过去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量很大,各种课内练习册、课外练习册以及各种抄写作业层出不穷,而这些作业的主要内容往往又基本相同,在掌握知识后,重复学习就只是在耗费学生的时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在课上就能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减少在课外的学习任务,减轻作业量。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对作业的品质有所提升,尽量布置一些能涵盖教学重点的作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内容,让学生能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另外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进而有目的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与约束,禁止校外培训机构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校外学习指导服务。但是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保持或提升学习成绩,对校外补课机构依旧有需求。为了防止相关机构的回归,需要建立长期的监管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外能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开发兴趣爱好等活动。另外很多学生在进行艺术培养时,往往以考级作为主要学习目的,被外在因素影响而被迫学习,丧失了快乐学习的心情,假期及周末都被练习排满。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对各种考级活动进行管理与规范,将考级与升学进行切割,让学生不再被考级束缚,真正享受艺术学习。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主要的教育目标。有学者指出当前阶段的教育体系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只将分数作为指标,难以起到减负的效果。我国的中小学生长期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对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都落脚在分数上,使得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将提升学生分数作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可以给学生制定成长档案,对学生成长的各个时期进行评价,不仅包括分数,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不再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尽量减少考试频率,避免学生长期处在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以更加轻松活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这也是减轻课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育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及社会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家长也要学会减少学生在校外的课业负担,不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将培养孩子的整体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及想象力,重视培养孩子的人格及品德,积极推动孩子核心素养的形成。家长要协助教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减少在课外的学习时间,可以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近几年,中小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而做出极端行为的事情屡屡发生,这也使社会对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更加重视。课业负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势在必行。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要以提升作业的质量取代数量,并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管理力度;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带来的心理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均衡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