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涛静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既要向学生们传递数学知识,又要同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现阶段而言,一些数学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递,学生缺乏充足的探究空间,阻碍到学生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需结合小学生的能力发展特征,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高效培育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1]。
教师通过巧妙设计课堂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思考欲望调动起来,进而顺利实施探究教学活动[2]。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遵循生活化、层次性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既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又要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所贴近,否则问题的设计初衷将难以实现。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可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目前,受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数学课堂的枯燥性较强,且很多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习意愿显著降低。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可积极引入生活化问题,增强教学形象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出示蝴蝶、枫叶、天平、蜻蜓等物体的一半,让学生去猜,学生猜对了教师再出示物体整幅图。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熟悉的,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讲授完轴对称的知识,再鼓励学生试着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轴对称图形。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这节课时,教师让学生搭一搭积木,学生之间交流用了哪些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相同吗?教师再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问学生: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月饼形状相同吗?在这些数学问题中,积木和月饼是小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两个物品,这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例题在学生心中的难度,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让数学教学有更好的效果。
在时间推移过程中,小学生会逐步遗忘掉过去已掌握的知识。因此,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复习已有知识,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目的得到实现。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着明显的由易到难特征,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将最近发展区原则贯彻下去,选择的教学内容、方式等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间不能有过大的差距,否则学生将难以高效理解,甚至会逐步减弱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帮助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新知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向学生展示长方形图片,明确标注长方形的长与宽,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且思考如何才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周长间的关系。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入时,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人分物品的情景,而且此人分得很均匀;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也来分物品,要求分得一样多,教师最后总结:人分物品,每人一份,如果分得的每一份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这样,教师通过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景象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贴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当前不少教师也都积极响应,开始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来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而把生活实际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增强其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轴对称》内容时,由于该课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概念,且能够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教师可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火车运动、火箭发射运动,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运动?”接着,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进行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知道火车车厢、国旗、电梯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从而推出平移运动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再布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电风扇的扇叶、闹钟的指针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从而得出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者轴的运动叫作旋转运动。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亲手操作,再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数学课本放在课桌左上角,把它平移到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再平移到左下角,经过连续4 次这样的平移操作活动,使课本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甩动胳膊,感受一下旋转运动,总结出:胳膊在做旋转运动,手臂在转动,手臂与身体交接的地方是固定的。以上教学,教师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了宽松、直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并参与合作,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让学生通过观看与探究,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再如,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创设情境,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天气炎热,猪八戒找来一个大西瓜,师徒四人准备分西瓜,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猪八戒觉得西瓜是他找到的,不开心地说:“至少要分我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孙悟空一听乐了,立刻把西瓜分成五份,给了猪八戒一份,八戒吃完以后后悔地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先前分的还少呢?”由此进入新知的探究,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这些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给数学教材增加了养分,给数学课堂增添了快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变得更好。
数学教师结合教学主题,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后,需向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深入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掌握数学知识,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将问题难度、学生能力等内容纳入考虑范围,科学选择探究方式,包括个体探究、合作探究等。需注意的是,个体探究是其他探究活动的开展基础,如果脱离了个体探究,学生的探究能力将得不到良好培养[3]。
如果问题难度较小,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即可解决,教师需运用个体探究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个体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不仅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又可以培养探索精神、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知识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咱们的教室面积为90 平方米,现在需要重新铺地砖。如果选择的地砖边长为0.9米,请问100 块瓷砖够吗?”此问题难度不大,教师留出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解决。大部分学生沿用教材案例中给出的计算方法,也有一些学生另辟蹊径,先算出地砖的面积,之后用教室总面积去除。面对学生新颖的解法,教师需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部分问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独立解决,教师可将合作探究活动组织起来,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想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探究深度,在顺利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知识规律揭示出来。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的实施,不仅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合作意识也能够有效增强。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知识时,教师不需要向学生们直接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剪拼图形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学生在平分圆的过程中,逐步对圆的面积与其他图形的关系进行了解,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探究实践中,难免会有较多的难题出现,教师需将自身的合作、支持等职能发挥出来,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个体探究、合作探究等活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争议性问题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进行讨论、探究,学生在互相交流、争论时,能够将自身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点拨,即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答思路。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时,很多学生对纸张是不是长方体这一问题产生了好奇。教师抛出问题后,有学生认为纸张只是长方形,也有学生认为纸张与长方体的特征完全符合。教师先引导学生依据各自的观点讨论辩论活动,之后鼓励学生以实验进行验证。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体探究意识,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首先问学生: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因为学生已经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且知道“表面积”这个概念,能够尝试计算出一个具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问:“如果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能否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教师通过提出此第一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初步探究后,能够列出算式:长×宽×2+长×高×2 +宽×高×2 或者(长×宽+长×高+宽×高)×2,这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是有效果的。接着,教师再追问学生: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解决吗?因为只解决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真正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不够深入的,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再次探究。大多数学生经过探究得到的结果是:长× 宽×2 +长× 高×2+宽× 高×2,还有(长× 宽+长× 高+宽× 高)×2,能够用这两种算式进行计算的学生是成功的,说明他们对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很深刻的理解了。然而,也有个别学生列出了算式:长×宽×2 +(长+宽)×高×2,其他同学发现此算式都表示不能理解,他们顿时产生了疑问:“这个算式不对吧?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教师马上提出第三步的问题:“你的算式表示什么呢?刚才几种不同算式间有联系吗?”其实,学生都能掌握了长×宽×2 +长× 高×2 +宽× 高×2,与(长×宽+长×高+宽×高)×2,也能说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再相加,而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一半再乘2,它们都是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算6 个长方形面积的和,有的学生也能够看出其中说明了乘法分配律;对第三种算式,教师就请列出该算式的学生向其他同学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计算方法。这位同学画出了这个长方体的展开图,长×宽×2 表示了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之和,而(长+宽)×高×2 则表示前、后、左、右4个面组成的新长方形的面积,最终结果仍然是计算出6 个长方形面积的总和。由此,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使学生对本课时长方体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又更深了一步。
通过以上集体探究活动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数学教师需革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全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促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等得到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