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教师岗位胜任力研究与启示

2022-11-19 01:08白雪白俊龙于丽君魏成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3期
关键词:胜任高校教师中华民族

白雪,白俊龙,于丽君,魏成喜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0 引言

随着国际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更新,我国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要加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师的素质教育,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多方面能力提出了更综合和更高水平的要求[1]。近年来,胜任力作为公认的能够客观全面评价和考核教师能力的科学指标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主要对岗位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构建方法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和建议。

1 岗位胜任力的概念和模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作为世界“科学管理之父”,将胜任特征定义为用以识别不同工作细节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这便是胜任力研究的开端[2]。胜任力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和定义是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在自己发表的著作《测量胜任力素质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胜任力取代传统智力测量,是工作、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或动机,为胜任力理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3]。对于胜任力的概念的研究,随后还有其他学者进行了不同的解释,Spencer指出胜任力是指区分某一工作中表现相对平庸的以及表现相对卓越成就的人群的潜在特征,包括认知或行为技能、态度、动机、特质或价值观[4]。Boyatzis将胜任力定义为特质、动机、技能的集合,是某个人的特质,即所拥有取得卓越业绩的特质[5]。我国学者曾晓东也提出了岗位胜任力是包括教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在内的具体内容的总和,它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6]。

基于对胜任力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有两种公认的经典模型: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冰山模型将能力定义为从显现在外面的水上部分到隐藏的冰山底端依次包括六个层次: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可以经过培训容易更改,但是动机和特质等作为冰山底端部分不容易被发现和改变,但是却可以区别普通者和卓越者。洋葱模型与其类似,只是将研究层次变为从外向内层层深入,表面是外显易发现的,里面是很难被后天习得改变的[4]。

2 教师岗位胜任力主要研究方法

关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和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很多,目前多以行为事件访谈法、Delphi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同时关于模型的主要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灰色模型预测法以及360°评价法等。

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回顾行为探索的方式。2006年,徐建平与张厚粲通过该种方法对31名教师进行关键事件的访谈,对其陈述进行编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差异分析,研制出了初步的岗位胜任力模型[7]。我国教育学者何齐宗在2015年选取了一些教育领域专家,对其进行了三轮的专家咨询,将专家意见经过不断整理与汇总,与自己研究结果进行结合,形成了较严谨和科学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李长爱曾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对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进行了初步拟定[8]。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学者多采用以上几种方法相结合补充的方式进行胜任力模型的探索和构建。黄希庭等人在2003年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结合的方法对1000余名师生进行调查,最终得出了四个方面的教师人格特征[9]。2010年汤舒俊等人首先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高校教师的岗位胜任力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列举,并以此为依据形成最初问卷,随后对43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根据数据的结果对指标进行确定[10]。2016年,李娟也通过以上两种研究方法以赣南医学院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和调研,对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标准和模型进行初探[11]。同年,温丽影和苏虹等人对安徽医科大学的教师进行调研,得出了“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和科研能力”等在内的7个维度的岗位胜任力[12]。

3 国外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对中学校长进行岗位胜任力的构建,开启了岗位胜任力在教育领域的大门。1973年,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兰德教授提出教师胜任力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能力、专业态度或价值观,其中专业技能分为3类:知觉或信息收集技能、决策技能、执行或实施技能[13]。这是比较早期的模型指标分类,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了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为了公平合理地对教师进行奖惩和聘任,不断更新完善岗位胜任力标准,将其应用于教师岗位具体测评中,直至1990年,该标准被正式定义为教育法律的行为要求之一[14]。同时期,英国的评定机构和政府也不断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办法以及教师薪金的评定方式进行探索和更新,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量化方式和指标,直至90年代,颁布了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标准[15]。随着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经过科学和权威的认证,形成了完整地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标准。到英国在90年代初,成立了一个教育部门,取名为“国家教育评估中心”,构建教育管理者胜任力模式,并对技能、行为、职业资格、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开发和测试[16]。2000年,Olson&Wyett指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具有的与实施成功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17]。2015年,Sharon Moynihan等人对26名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三轮的德尔菲法调查,确定了36个健康教育的核心能力,随后,抽调了该领域的相关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价各个胜任力指标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了33个岗位胜任力指标[18]。目前为止,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比较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为毕斯考夫(Bisschoff)和格罗伯勒(Grobler)等人研究的两因素模型,包括教育胜任力(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还有丹尼尔森(Danielson)等学者共同提出的,具有4维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这些均对成功的教学行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9-20]。

4 国内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教师岗位胜任力在国外的研究和发展,我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初探和应用。我国翟海燕基于之前国外毕斯考夫的二维模型以及丹尼尔森的四维模型的内容,对我国高校教师提出了个体、任务、战略的三维模型[21]。王强也对五个省市的教师进行调研,构建了“雨伞模型”,其包括的九项胜任力由所有参与者分工协作[22]。

1996年之前,我国教师的评价侧重于课堂和课程的成绩联系中,这种看似客观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很难发现自身综合能力存在的问题,很难对教学质量进行改革和提高[23]。近些年,国内关于教师岗位胜任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通过教师能力、人格特质和素质等相关方面进行构建和总结。2004年徐建平对教师进行了包括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自我控制、理解他人、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效率感、挑战与支持、自我评估和概念性思考11项基本技能以及优秀教师特有的如分析性思维等在内的11项鉴别性能力的建立,编制了《教师胜任力测验表》,为日后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模型构建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24]。随后,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纷纷开始了对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和模型的研究和探索。王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创新、责任等7个维度的胜任力模型;张颖构建的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确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学素养、实践素养、职业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良好心态5个方面的能力[25]。刘春兰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名称的更正,并增加了专业知识理论这一能力维度[26]。郝永林在查阅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学术支撑能力、教学转化能力、教师个性态度等一类较新颖独特的胜任力标准[27]。

基于对模型建构研究的基础上,国内有部分学者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情况的具体分析,将教师岗位胜任力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更多实际领域中。2007年,我国姜睿馨将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指标应用到了高校教师管理中,推进了胜任力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28]。颜正恕以McClelland研究的模型为基础,对慕课教育的教师的教学岗位胜任力进行了探索,得出了教师在慕课教育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素养和晶体能力两个方面具有不同的能力表现[29]。陆慧通过计算教师和学生对胜任力标准词频出现的频率高低进行排列,发现不同角色对教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性确有不同的理解,并且通过投射联想实验法,发现学生更加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课堂气氛互动情况,这与之前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排列略有不同[30]。熊思鹏等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分类,对全国2000多名青年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从四个维度包括教学能力、知识素养、职业品格和人格特质方面全面剖析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存在的差异[8]。

5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观点[31]。民族院校承担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也承担着将文化知识传播至民族地区的任务,因此在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为了捍卫国家安全和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类院校的建设导向和发展目标,使其贯穿在民族类院校教学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实施方案的每个环节中构建并落实[32]。

中华民族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和需要不断教育培养的未来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内部发展的关键期、转型期与外部环境的机遇期交汇的时代。因此增强和引导他们在政治思想上团结统一、经济生活上相互依存、情感精神上相互包容、亲近一体的认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目前我国民族院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民族文化以及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理解,要让学生深刻感悟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33]。

其中,在推进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多样化的改革中,高校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专业授课知识内容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进行融洽对接为当代民族高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基于以上研究,培养民族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提高民族共同感和专业知识结合的能力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议题。目前,已有学者探讨了如何提升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各个要素的认同,如郭颖、余梓东“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和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等[31],同时也有学者从微观角度对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文化中,对少数民族地方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构建和评价目前非常匮乏且没有通用模型标准。基于对以上教师岗位胜任力概念、模型、发展和应用的综述,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背景,未来应加强探索如何提高民族高校教师的能力,从而在保证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此为契机进行针对性、地域性以及个性化的干预和研究,科学地将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标准应用于我国更广阔的教育实践领域中,为民族高校教师的选拔、培训等方面提供科学保障,从而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促进民族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胜任高校教师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幸福从“心”开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