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课题“基于主体参与的线上线下融合式乡村教师培训创新研究”(编号:JK20117)。
摘 要 教师培训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与内化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厚植教师职业情怀,让教师获得持续、长久的专业发展动力。在实施过程中,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教师研修模式主要通过聚焦主题、目标导向、问题引领和行为跟进四个环节,让教师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共享协同创新智慧并形成实践应用成果。“互联网+”时代,这一模式能够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还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逐步实现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生态重构。
关键词 主体参与;线上线下;教学现场;融合研修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04-0083-03
为了适应未来学习的新常态,教师培训应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创设真实情境,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混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专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通过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师有什么样的培训经历,就会潜意识地把这种经历带回自己的课堂。所以今天的教师培训必须从线上线下融合,走向“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1]。聚信息技术之能,赋课堂教学生态。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习活动提供场景、环境和条件。突破传统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特别是“双减”背景下,学校强化“五项管理”,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培训工学矛盾更为突出)和模式局限,更为教师培训持续、长久推动教师专业行为转变提供动力和支撑。探索智能教育时代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需求,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需求,让教师获得更完善、更好的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自上而下的方向引领和模式建构。
线上线下和教学现场融合的教师培训模式是对教师培训科研模式——“以课领训”[2]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成果。
一、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研修的优势
(一)让教师充分体验学习过程
优秀的培训设计能够帮助教师经历从理论到行为,再到行为转化的过程。理论就是从主题出发,教师自主利用信息技术或其他媒体获取与研修主题相关的信息,通过阅读形成自我新知体系,建构对新的教学思想、观念、技能的深度认知和理解的提升。行为是在任务驱动下,将自主获取信息建构的自我新知体系尝试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和行动。作品是成果的终结化表现,由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反思最终形成。
(二)让教师共享协同创新智慧
“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学习。”[3]对话和互动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没有对话就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互动就没有真正的学习。通过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反思形成的作品与微专题理论对照,在组学、群学、展学和自我岗位实践中吸纳同伴或群体智慧,持续优化、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一个聚焦主题优化成果的过程,更是帮助教师系统建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品质、优化学习结果的过程。参训教师借助同伴组学和智慧碰撞实现小组合作创造成果,在同伴评价与专家指导中进一步优化作品。
(三)形成实践应用成果
根据成就性学习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经验的转化与对经验的反思而产生。在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教研模式中,培训者会设计教学知识应用、跟岗实践和教学反思环节,同时把线上线下与课堂教学情境的融合录制成微场景视频、微教学反思,然后利用网络组织教师开展深度交流,这样其他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抽象提炼出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策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然后不断修正,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研修的实施
根据成人学习“721法则”[4],成人的学习主要依靠自主实践性学习和同伴社群化学习。但是无论自主实践性学习、同伴社群化学习,还是专家引领都需要情境,实施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学习更需要情境。
(一)聚焦主题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場融合的研修需要紧扣教师专业发展的“真问题”设计研修主题。主题既要围绕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符合教育教学课堂变革和发展的方向,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并力求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教师培训要聚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结合学科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设计诸如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课堂如何推动思维进阶、“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基于作业的课程建构等研修主题,通过改变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态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润养教师专业情感,增强教师专业自信,厚植教师的职业情怀。另外,研修活动开展前,研修组织者还可以提前让研修教师利用网络根据研修主题进行预习,引领教师通过主题研修获得成长,并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
(二)问题引领
情境离开了问题会毫无意义,问题不是源自真实情境也不是真问题。研修应围绕研修主题精心选择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的学科教学问题设计驱动任务,帮助教师将主题研修的思考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现场。例如,作业设计的主题研修可要求参训教师提前自主设计一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在培训中让教师依据自己“设计作业依据的课程标准”“设计意图”“达成的学习目标”“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等开展研讨。另外,主题研修训前应通过网络向参训教师推送与研修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背景材料,帮助教师建立专业理论与自我经验的“链接”,帮助参训教师加深对研修问题的理解,通过问题引领教师积极参与研修。
(三)目标导向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研修以研修目标为导向,在训前主题聚焦思考和任务驱动实践尝试的基础上,以参训教师思考、行动体验过的课堂教学观课为切入点,让教师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入优秀教师的真实课堂,紧扣研修主题进行教学观摩,然后反思、重构自己的作品。由于在训前教师已通过网络对研修主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观察同行课堂”的过程中他们就能有更多、更深的思考。这需要研修的设计者、组织者为更多的参训学员提供可参与和表达的可能。训前的研修主题资料推动可以为教师建构线上交流平台,让教师表达自己对研修主题的理解,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在研修过程中,网络平台可以拓展参训教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实时展示与分享过程性学习成果,实现基于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这样可以推动过程性成果的沉淀与积累。
为确保研修的效果,研修组织者会让理论指导专家以参训教师的训前任务驱动作品和训中的课堂实例为载体,帮助教师聚焦研修主题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让教师厘清概念,明晰问题。
为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修会以6~8人为一小组, 组织阶段性的成果展示汇报,并通过同伴互评、专家点评,进一步帮助教师拓展思维,掌握问题分析的方法,提高问题分析的能力,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在观摩课堂案例、聆听专题微理论、集体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研修组织者可以利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对之进行批注,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分享,帮助教师进行反思,从而提升专业素养。
(四)行为跟进
教师在经历和体验了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混合式研修后,回到工作岗位,会不自觉地把研修获得的理论和方法策略付诸实践。所以培训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借助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等手段,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研修组织者可联合参训教师归属的教育行政部门,以教师的优秀“作品”展示和评选为抓手,利用网络推动教师的行为转变,持续促进教师的成长。例如研修组织者可以将研修群升级为教师反思、对话、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并组织专家通过网络对教师继续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领导力和成果转化力。
三、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研修的价值
(一)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研修,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聚焦主题,科学设计实施环节,及时跟进指导,较好地落实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有关要求。如“有效获取学习资源”的环节设计有效提升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开展学习的能力;“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利用技术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将教师培训学习内容与现实教学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关联,促进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扩大了教师学习交流的范围和对象;“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环节帮助教师掌握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师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环节设计帮助教师拓展思维空间,从多个视角厘清问题,学会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呈现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和结果,以培养其多向思维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二)增进培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合提升
中小学教师培训最终目标是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研修坚持能力为本、情怀为根以及学员为中心与学为中心的理念,基于教师教学真需求选择研修主题,精准确立研修目标,立足教师教学现场真实情境设计研修方案。在研修过程中,研修组织者通过持续推进课程帮助教师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螺旋式上升。
(三)逐步实现教师培训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研修,把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情境学习理论将教师的学习置于社会性合作参与的情境中,使教师通过自主实践参与思考,获得技能,在体验、反思到检验的循环过程中实现认知内化和升华。这一研修模式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教师研修前置和后移到自己的教学现场与情境中,同时借助互联网融教师个性化表达、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于一体,有效实现了教师研修“短集中、长发酵”的功能,既克服了工学矛盾,又提升了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学习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卷入”,激发了他们参与研修的主动性。由此可见,这样的研修模式既让教师研修常态化成为可能,又让教师学习真实发生,实现了教师培训的提质增效。
(四)促进区域教师发展生态重构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培训模式转变了培训者的角色,使培训者成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者、陪伴者、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教师理论知识的习得,而在于如何让教师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和能力,因此需要为教师研修设计专门的能力发展活动,如学习设计、同伴协作、教学反思、教学实践等,让这些活动陪伴教师学习的全过程。想改变、怕改变,不知道怎么改变是教师参与培训前后普遍出现的困惑。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研修可以通过持续、长期的活动,让教师经历自主学习、卷入群体研修、体验协调创造带来的改变,收获同生共长,专业提升的喜悦。教师在“工具应用-协作学习-学习设计-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和素养,增强自信和認同,从而步入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数字时代,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融合的教师培训模式不是简单代替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而是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思维将网络与教学现场进行融合,帮助教师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学习中,生成教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在学习体验中获得自我接纳与生命成长的快乐,在与文本对话、自我对话、同伴对话中获得思维和精神的成长。
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是教师培训方法的创新实践,更体现了教师培训专业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通过互联网拓展了研修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研修教师交流的对象和范围,将短时固化的研修转变为拓展性的活性研修,让每一位研修者都能通过学习、交流、展示和交流提升获得感和成就感,真正实现专业成长。
(胡来宝,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黄山 245699)
参考文献:
[1] 冯晓英,郭婉瑢,宋佳欣.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原则、准备与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21(5):53-62.
[2] 胡来宝.“以课领训”——农村山区县域内教师一体化有效培训模式[J].教师教育论坛,2015(2):65-67.
[3] 房超平.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9.
[4] 吴振利.论自我指导性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以“721”学习法则和自我指导性学习过程为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5-8.
责任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