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2-11-18 12:23张丽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西沙

张丽姣

调查发现,近年因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发滞后导致国内外结核病发生率及死亡率持续升高,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肺化脓性炎症疾病,据悉在肺外结核中有5%~15%的患者会累积神经系统,其中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其作为典型的肺外结核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察觉,因此治疗难度较大,随着病情加重进入中晚期后可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亦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鉴于此需及早展开系统治疗[1]。有报告指出莫西沙星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可增强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遴选2015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5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1∶1 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12;平均年龄(47.62±6.25) 岁;平均病程(5.81±1.14)个月。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47.64±6.21)岁;平均病程(5.86±1.1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成像(MRI)、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者;②无药物禁忌证者;③肝肾功能正常者;④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存在明显脑膜刺激征者;⑥临床资料齐全者;⑦可配合完成治疗效果评估者[2]。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合并颅内肿瘤者;③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组织疾病者;④全身感染者;⑤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⑥妊娠期女性;⑦无法配合完成治疗效果评估者[3]。

1.3 方法 患者在医师结合临床症状、体征、MRI、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确诊后参与本次研究,但为避免研究结果受患者依从性影响,医师需根据自身专业经验为患者讲解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同时告知其本研究目的及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其次告知其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工作,避免治疗期间进食刺激、生冷、辛辣食物。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所用药物包括:①异烟肼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0,规格:0.1 g/片)口服0.6 g/次,1 次/d;②利福平胶囊(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71,规格:0.15 g/粒)口服0.6 g/次,1 次/d;③盐酸乙胺丁醇片(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126,规格:0.25 g/片)口服15 mg/(kg·次),1 次/d;④吡嗪酰胺片(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0876,规格:0.25 g)口服15 mg/(kg·次),1 次/d。持续治疗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期选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39,规格:20 ml∶400 mg)治疗,静脉滴注0.4 g/次,1 次/d;巩固期采用莫西沙星片(Bayer Vital GmbH,注册证号J20150015,规格:0.4 g/片)治疗,口服0.4 g/次,1 次/d。持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判定,判定标准:脑脊液处于正常范围内为显效;脑脊液指标明显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头晕等。③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包括颅内压力、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计数、NGF 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的1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2.3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颅内压力、氯化物、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计数、NG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力、蛋白质、白细胞计数、NGF 低于对照组,氯化物、葡萄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是脑膜、脑实质及周围颅骨内干酪样病灶发生破裂后,结核杆菌自蛛网膜下腔侵袭并借助脑脊液完成运行与扩散,使其在短时间内出现结核性脑膜炎症状。据悉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治疗难度较大,若选择药物剂量、种类不合理可继发多种并发症,继而危害患者生命,受益于医疗技术发展,近年抗结核药物得到优化、革新,使该项疾病死亡率得到控制,但为进一步提高抗结核效果,继而改善预后效果,需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配合其他药物,究其原因是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无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进入中晚期后脑实质受损,此时疾病危重程度高,常规方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5-7]。

莫西沙星作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因此近年被应用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在控制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中可行性较高,分析原因:莫西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抑菌效果高等特点,与常规抗结核药物相比莫西沙星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延长药物半衰期的同时,提高机体生物利用度。

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葡萄糖随血浆中的葡萄糖变化而产生波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呈现低表达,若葡萄糖浓度持续下降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后致病菌感染;蛋白质的升高提示机体血脑屏障受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力、蛋白质、白细胞计数、NGF 低于对照组,氯化物、葡萄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可促进机体中葡萄糖水平升高,达到抑菌控制感染的目的。其次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使用后可降低颅内压力及白细胞计数,达到保护血脑屏障的目的,且该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作用,因此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可行性较高[8-11]。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节药物剂量,避免用药剂量过大影响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确切,还可促进脑功能恢复,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西沙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