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丹山路 七弦清于老琴声

2022-11-18 01:56陈逸墨
乐器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古琴传统艺术

文/陈逸墨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先民创造了璀璨的文化,经过历代先贤智慧的积累和漫长岁月的沉淀,很多文化成为经典,这些文化通过标识、符号、绘画、雕塑、诗词、语言等形式,代代相传,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之后,依然在今天熠熠生辉,面对悠久厚重的文化传统,怎样在学习、认识中固守、继承和发展?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便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任何成就与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也都不能脱离原有的条件和基础出现突然创新,而必须是在具体的,既定的,从过去的成果的基础上创造。而这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用古人话来说,就是“沿”与“革”,“因”与“创”,“通”与“变”的关系,欲求新的发展,新的变化,首先还是要很好地学习,向前人学习,在贯通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结合当前自身实际问题找出创新的途径。

从前两年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到东方歌舞团推出的《只此青绿》舞剧,再到余隆指挥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这些音乐、舞蹈无不是从传统的中国绘画和雕塑中汲取创作灵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当代人的审美视角进行再度提炼和演绎。

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音乐艺术机构都在做着新的尝试和探索。古琴作为承载着三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在当今时代,是如何传承和创新的?

斫琴艺术

斫琴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代斫琴大师的不断实践与总结经验,日趋完善的斫琴技法不仅使发音越来越合理,造型也日益丰富起来,经历代大师们的反复锤炼改进,形成了近于完美的各种造型、选材、制作工艺等程式,例如我们常见的经典形制有仲尼式、伏羲式、连珠式等,清代《五知斋琴谱》中记载的历代经典形制就有五十余种。

一说到古琴的传统形制,人们眼前浮现总是那些缤纷的历代经典名作,这些优秀作品的优美造型深入人心,逐步成为一种经典的造型程式,供历代斫琴家参考学习。但是,艺术的程式化是把双刃剑,在留给后人直接继承学习捷径的同时,也因其高度严谨的法度模式又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事实上,程式又是不断发展、丰富和创造着的,任何固有程式都是前人创造的结果,而在后人运用这些旧有程式的同时,又在不停地创造出新的程式,这正是中国古琴形制丰富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要求学习者不可盲目追求表面上的一味模仿。学习传统的目的是获得艺术创作的规律、方法与手段,真正要表现的是创作者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创造。学习与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模仿的最终目标和结果。

例如不同时代的传世古琴,琴界根据其特点概括为:“唐圆宋扁”。唐琴与宋代琴形相比,造形较为浑圆,一般又在颈、腰内收部分作圆角处理。北宋初年的琴形,基本是模仿唐琴。后来,琴面的弧度渐渐自浑圆向扁平变化,在长度与宽度上,宋琴的标准范围较唐琴变化大,有的宋琴明显短于唐琴,也有的明显长于唐琴,在宽度上也是如此。于是就形成了“唐圆宋扁”的鲜明风格。

与学习书画艺术必须临摹古代经典作品一样,临摹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典古琴作品,同样也是学习斫琴技艺的重要途径。对音色及造型惧佳的历代经典古琴作品,采取的临摹方法也与书画艺术一样,一般用的是“实临”的方法。所谓“实临”,也称“对临法”,就是严格按照原作造型、尺度、材质等进行一丝不苟的模仿,尽量严格忠于原作,力求自己的临摹作品接近原作,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实临”的过程虽然艰辛与枯燥,但通过临摹经典作品获得的斫琴知识与技法十分重要,是将来创造作品的坚实基础。临摹不是机械、呆板的复制,临摹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制作方法、了解不同造型的结体和结构特征的过程,真正善于临摹学习的人,在临摹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总是美的创造规律,而不是细枝末节上精巧工艺的刻意模仿。

陈逸墨设计流水式(正面)

只有在多年的琴学研究、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博古鉴今,才能从传统斫琴工艺中领悟到美的制作规律。有关琴器的发展创新,在一定的制度规范内,主要反映在琴体的内、外两个方面,内是指琴体腹腔的结构,体现在不同的音色效果。受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斫琴理念遵循的是“中和”思想,这也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因此传统古琴的制作以对称、均衡为要旨,这种制作理念运用在外部各种造型上一般比较优美,但传统琴体内部腹腔看似对称均匀的结构,却有隐藏很多细腻微妙的变化。

关于琴体外部的创新,首先要符合传承几千年的制度规范和基本标准,不能以奇异丑怪、肆意变形为新颖。近年来,斫琴家所创造的优秀古琴新形制,多数来源于对各类传统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和生活的体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在真实生活中敏锐发现并思考感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作,自然会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这样,创作灵感才会如泉水一般源源不断。例如斫琴家王鹏先生从玉琮的造型中得到启发,创作的“玉琮式”古琴,从古代刀币的造型中获得灵感创作的“大鹏式”古琴等,这些新颖、优美的造型与那些经典的传统形制一脉相承,创新发展自然无痕,已经是当代优秀的琴器创作作品了。

王鹏设计“大鹏式”琴

从流传至今的诸多名琴经典史料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斫琴大师无不是在终生临摹学习中不断调整与充实自己,在临摹中学习积累传统优秀经验,并改进不足,只有经过这样一代代斫琴家去粗存精的不断推进,才促使琴制逐步完善的同时,造型及工艺的发展也更日益丰富精美了。

古琴与当代生活美学

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这几种传统艺术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也是历代人们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些文化元素,是因为它们常和陶冶心灵、闲情逸致联系在一起,实质反映的是历代文人们向往并追求的一种生活情趣、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爱好琴、书、画、茶、花、香等,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只有注重个人修养达到“正心”,才有可能上升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这些传统艺术在不觉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高脱俗的化身,这些艺术与松柏清风、高天皓月为伍,是人们陶冶情操、浄化心灵的重要方式。于是,这些典型的传统艺术门类所獲通的文化意义,在这里已经超越了其本身技艺持点而为“道”了。

将古琴艺术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美学理念,较早提出并践行的,为古琴艺术家王鹏先生和他的团队,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以古琴为中心,融合其他传统艺术元素,结合当代视听艺术的空间美学,已成功地将具有鲜明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琴、书、茶、花、香”,以古琴艺术所蕴含的“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核心审美精神切人当代生活的日常中。2012年成功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展”。

后来,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王鹏先生策展并负责的《乘物游心——中国古琴艺术与当代生活美学》展启动,历时两年,跨越五个城市的大型展演,为古琴的当代生活美学展现了一种新的面貌,这些展演的精彩瞬间,两年后结集正式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从而成为这个时期当代古琴与生活美学结合的记录。

刘少椿纪念馆

古琴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古老而优雅的生活方式,不能像拍电影一样仅在表面形式上去复古,也不能把典雅的生活状态完全抛弃,我们继承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呈现出来的一定是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新形式。怎么把古琴等传统艺术和当代生活相融合,在当代生活中以美的方式去呈现,是当代每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坐落于陕西富平的刘少椿纪念馆,既是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新形式而出现的。该纪念馆2019年由古琴鉴藏家陶艺先生推动建成并捐赠了大量藏品,作为古琴文化学者,笔者主持了场馆的规划设计。

刘绍(1901~1971),字少椿,号德一,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也是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曾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古琴,后被聘为江苏文史馆馆员。刘少椿对广陵琴派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弘扬了跌宕多变、绮丽细腻、刚柔相济、音韵并茂的广陵琴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陵琴派审美韵味。同时他还为广陵琴派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使古老的广陵琴学焕发出美好的青春活力。

刘少椿纪念馆的场馆规划设计,也是按照美的规律,遵循传统的内容以当代的艺术形式呈现为原则。纪念馆以刘少椿先生为主线,向上追溯古琴史、十大经典琴曲、九大古琴流派、广陵琴派源流、刘少椿师承关系等,向下引申刘少椿古琴艺术传承及家族关系、社会交往等。展馆色调以白、灰为主调,黑、黄为辅调,布景以竹、石、松为点缀,图以山水、高士抚琴、梅花、琴谱减字、篆刻、为烘托背景,展柜分类陈列各类文玩、书画、书籍、文献、捐赠古琴等。展厅顶部采用电子管、灯具等材料,以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呈现古琴的琴体、琴弦、琴徽等各种不同造型,使传统造型符号以新的形式产生炫丽的装饰效果。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高士抚琴图的场景。在高山俊岭、苍岩飞瀑之下,茂林修竹、空谷幽兰之间,一位老者神态安详平和的静坐在清流之边,巨石之上,他正身心俱忘,举止优雅的抚琴,这位老者就是古琴大师刘少椿先生。

进门右侧的墙面,悬挂的是中国古琴流派分布的地区。地图上的点,是琴派现在的所在地方,顺着琴弦似的标注线寻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古琴流派的名称。

左转是电子屏长廊,漫步其间,好像置身于山水之中,两边的山水画卷,选择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山水画大师龚贤的《千岩万壑图卷》和《溪山无尽图卷》。抬头看,正上方悬挂的是古琴面板的造型,向下看,脚下设计的是古琴底板的造型。这些造型及上面的各种配件,古人都赋予了各种寓意。例如:琴长三尺六寸六分,像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像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岩。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像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也,像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

长廊尽头,是黄帝像及相传黄帝所造“递钟琴”,随后设置有《古琴文化简介》《十大经典古琴名曲》《斫琴工艺简介》及历代古琴名谱等。

结语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是经过无数个年代、无数位先贤不断积累并加厚的过程,许多知识都是直接来自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

历代的文人、画家和雕刻家留下了诸多传世的艺术瑰宝,这些历久弥新的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之美,超越时间与空间。通过当今艺术家和音乐家深刻领悟后的再创作,使得传统艺术重获新生,得到当今大众的追捧。人们回望传统的目光重新聚焦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透过传统文化在当下不断升温的现象,不禁会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认为:

只有在不断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后浪推前浪,文化艺术才会有无限生机,才会体现出其无穷的魅力来。所以,继承与创新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学习与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最终目标和结果。

猜你喜欢
古琴传统艺术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浅谈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寻访千年古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