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钓鱼的两个误区

2022-11-18 01:55辽宁李妍
垂钓 2022年11期
关键词:腥味饵料水温

文/辽宁·李妍

一、站不住脚的“水温论”

进入深秋之后,若你对目标鱼的品种和大小没有特殊要求,则鱼很好钓,而且能比在夏天时钓得多。不过,很多人因为天冷的原因早早收竿,只有少部分人依然在水边钓得不亦乐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很多人对秋天钓鱼存在着错误认识。

若干年前,我也被一种理论左右着,即天这么冷,水温这么低,钓早无益,要等太阳晒一晒,水温升高一些,鱼才会咬钩。不过,我的钓瘾较大,只钓短短几个小时肯定不过瘾,于是像夏季一样早出晚归,不管能不能钓到鱼,只要水里有钩,钩上有饵,我就安心。结果,我发现“水温论”并不成立。

实践证明,即便深秋时节钓鱼,鱼情最好的时段依然是一早一晚,跟夏季无异。大概的规律是,从清晨天色渐亮,能看见浮标开始就有鱼口了,随后鱼口越来越密集,待九十点钟气温明显上升后,鱼口反倒变稀了,临近傍晚时,鱼口又开始好转,但不及清晨。

这种现象令我颇为不解,为什么气温最高的时间段,鱼口反倒最糟糕呢?是浅滩升温快,鱼都在浅滩聚集的缘故吗?为了得到答案,我特意在九十点钟这一时段钓多处浅滩,向阳的、迎风的、有水草的,试了个遍,结果收获惨淡。我发现,与春天的鱼趋向浅滩不同,秋天的鱼类会本能地向深水处规避,浅滩很少有鱼,偶尔碰上一两条也都是不入流的鱼崽。

这一发现虽然不能完全推翻“水温论”,但是起码让我怀疑它的正确性。而另一个发现则彻底推翻了该理论。

多年前的深秋,我做过另一个试验,即每天都钓同一座水库的同一个钓位,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开始的几天气温正常,我用4.5米短竿每天都能钓10斤左右的鲫鱼,没什么特别的发现,毕竟钓同一个钓位,每天都打窝子,收获好是理所当然的,我把成绩归功于打窝子和养窝子。

日出时分鱼情好,这一点在任何季节都成立

可是后来几天降温了,突然有一天,直到日上三竿,我的鱼护仍未下水,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居然一口未见。于是,我又加了一根5.4米竿,钓离窝子稍远一点的地方。没过多久就中鱼了,随后的鱼口密集度跟前几天无异,我全程没打窝子。临走时,我打了几团豆饼加酒米和饵粉的混合窝料,第二天再去钓,结果5.4米竿也停口了。有了昨天的经验,我立刻架上一支6.3米竿,钓更远的位置,如我所料,依然有口。次日,我只有用7.2米竿才能上鱼,这是我最长的手竿了,照此下去,再过一天怕是不能用手竿了。于是,当天我并未按时回家,而是果断留下夜钓。

下午5时20分,我将发光棒插在浮标上。气温很低,发光棒的化学反应变得缓慢,光线很弱,需要不时将它放到嘴里使其升温变亮才能勉强看清,不久后又要重新放到嘴里加温。晚上9时,鱼口变得越来越稀,我意识到竿子可能不够长了,好在距钓位不远处的水里有一块大石头,我便站在石头上,用手端着竿子钓,依然有口。不久,我需要努力向前伸着胳膊才能上鱼。午夜时分,对于越来越远的鱼群我已无计可施,于是收竿。

次日晨,我继续用7.2米手竿探钓,无果后马上取一支手海两用竿钓稍远的地方,果然被我猜对了,鱼在远处。那年,我一直钓到抡圆了胳膊把手海两用竿抛至极远处却照样连续“空军”才作罢。“水温论”被基本推翻。试想,如果真如大家所想,只有日照使水温升高鱼才活动,那么钓点越来越远,水深越来越深,水温提升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鱼情应该很差才对,近岸应该更好。可事实正相反。

还有一个情况是,在寒潮来袭致温度连续下降的日子里,我夜钓照样成绩斐然。夜里水温能升高吗?显然不能。

前些天,钓友打电话约我搭伴钓一次,商量好地点后,他问我几点出发。我说,现在早上五点五十就能看见浮标,四点五十出发吧。

他大吃一惊:去那么早有用吗?水冰凉,鱼能咬钩?八点走都不晚。

那就分头行动吧。

第二天,他九点钟才到,一看我的鱼护里有大大小小十多条鲫鱼,马上撒着欢儿支起竿子。钓到下午两点半,他遇到三口,我也是。他见气温开始下降,认为继续钓下去意义不大,便提议回家。我劝他再等等,傍晚还有一拨儿鱼。他犹豫了一下,最终留了下来。

后来的鱼情果然没让他失望,在三点到四点半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他看到六口,比我看到的还多了一口,说明我的技术并不比他的好,钓点里的鱼也并不比他的多,他自然很高兴。一天下来,他一共看到九口,钓上来七条鲫鱼,共4斤左右。在10月中旬,这样的收获足以令人羡慕了。我的鱼获几乎是他的二倍,超出的那些都是早上的收获。

这样的收获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白天气温最高的那几个小时鱼口为何反倒最稀少呢?我耐心地给他做了解释,大致整理如下。

蚯蚓诱钓效果皆好,关键在于其富含动物蛋白,而非其腥气

天黑后,在外面的窗台上分开放一个小玻璃杯和一个大玻璃壶,里面均装自来水。第二天日出前,这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基本一样。日出后,让它们在原处接受自然光照。当你认为水库的水温开始升高的时候,你去测一下两个容器里的水温,我敢肯定,小水杯里的水升温幅度最大,但是比起日出前的温度不会超过2℃,而水壶中的水温上升幅度则不会超过1℃。也就是说,水体越大,升温幅度越小。一个小鱼塘储水量之多,太阳晒上几个小时,升温微乎其微,而水库储水量更多,水温的变化必然更加微小,不会导致鱼情出现由低迷到活跃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气象条件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水温论”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深秋垂钓无需考虑水温因素。

鱼的活动规律不会因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就算我们在冬天冰钓,也是上午的效果好于下午,而上午最好的时间段永远是早上。该规律在个别地方表现得更明显,早间的收获甚至意味着全天的收获。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气温升高后鱼才好钓”,这是疏于实践、缺乏怀疑精神造成的。当人人都认为“水温论”成立时,他们便不会去探索其他时间段的可能性,然后老手传给新手,一辈又一辈地以讹传讹,谬误慢慢就成了真理。他们之所以迷信“水温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没在其他时间段认真地尝试过、总结过。

二、起诱鱼作用的并非饵料的味道

在深秋季节,如果要求你用面饵钓鱼,我想即便是刚入门的新手也会首选腥饵。可是用过之后你会发现,即使饵料足够腥,状态和雾化速度足够理想,效果依然不如蚯蚓、红虫等真正的荤饵。于是,有人便采用一钩面饵一钩蚯蚓的“鸡尾酒”式上饵法,效果立竿见影,上鱼率确实有所提高,进而感叹:鱼呀,终究还是爱吃蚯蚓,面饵起的作用是诱鱼。其实,如果他们将双钩都挂上蚯蚓的话,忽略诱的过程,就会惊奇地发现钓获量还会有所增加,起码不会比一钩蚯蚓、一钩面饵钓得少。这说明腥味极重的面饵并没有起到多少“诱”的作用。

原因何在呢?其实非常简单,腥味只是被神化了而已,它本身并未起作用,起作用的是饵料中的动物蛋白成分,如虾粉,其味道是腥的,所以让人误以为吸引鱼的是腥味。动物蛋白味道发腥,腥味的饵料就一定富含动物蛋白吗?不一定。

我们觉得腥味饵料有效,其实关键在于饵料中含有动物蛋白,但目前市面上的腥味饵料中动物蛋白的成分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于是,雾化效果更出色,诱鱼、留鱼、聚鱼能力理应更突出的面饵,却在不雾化甚至已经泡白了的蚯蚓面前败下阵来。可是,这些动物蛋白成分并不高的面饵为什么有着浓郁的腥味呢?哥们儿,这都是“科技与狠活”呀!腥味无非来自于添加剂。我们不妨将海虾的腥味和鱼饵的腥味对比着闻一闻,鱼饵明显更好闻,好闻到比真虾还诱人的程度。然而,它的诱鱼效果并不行。

同为低温时节,初春鱼的活动范围趋浅,深秋则趋深

鱼类能够本能地判断鱼饵中是否存在营养成分,“科技与狠活”骗不了它们

解决该问题最可靠的也最节省成本的办法是自己动手配制饵料,你可以去渔具店买虾粉,钓鱼时根据需要添加。买虾粉时你会发现,原来虾粉这么贵啊!对呀,鲜虾多少钱一斤啊?如此对照,腥味饵料中虾粉的实际成分有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己动手添加虾粉就能彻底扭转面饵效果不如蚯蚓的局面了?不能。虾粉并非绝对可靠。如果你多买几个品牌、价位的虾粉,分别尝一尝,你就会发现它们有的偏淡,有的很咸。咸意味着盐分大,如果你认为盐多点儿无所谓,虾粉占比高就行,那你就错了。我们常钓的淡水鱼是非常怕盐的。

虾粉里面有猫腻,而且远不止掺盐这么简单,能往里面掺鸡肝粉的都称得上“良心商家”了。所以,我们在渔具店买的虾粉并没有那么纯,红虫粉之类的也是如此,有些连价格都经不起推敲,试想100克鲜红虫的价格是多少,这些红虫脱水后能剩下几克,再将研粉、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成本加上去,100克红虫粉值多少钱?一袋仅售十块八块的红虫粉是不是非常可疑?

其实,虾粉是可以自制的,做法很简单——将买来的虾皮用清水投洗,洗去盐分,晾干后倒进破壁机里打成粉或用擀面杖碾成粉即可。用法亦很简单——以一款平时比较满意的商品饵为基础饵,将适量虾粉和拉丝粉加入其中,开出的鱼饵可搓可拉,再通过诱钓结合的打法,即可大败蚯蚓。

猜你喜欢
腥味饵料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香饵
香饵
辨别“土”“洋”鸡蛋 不能靠腥腻味
虾稻共作地虾沟水温与气温的关系及其预报研究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下河腔
到底哪种蛋更腥?土鸡蛋?洋鸡蛋?
爸爸的味道
藤——致树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