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青|上海市嘉定区天恩幼儿园
随着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的深化改革,新世纪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逐步从知识型走向能力品质型。运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相较其他活动而言,对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上海市嘉定区天恩幼儿园因常受不良天气状况影响,导致户外运动活动难以开展,室内运动活动成为必要补充。此时,“幼儿运动品质提升”与“室内运动活动优化”是一次必然的“相融”。
影响幼儿运动品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第一,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仅身高、体重有了迅速地变化,平衡协调等能力不断增强,心理方面也得以发展。此时,幼儿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点。第二,材料、场地。运动活动是幼儿认识自我,探索、体验外部环境的重要方式,蕴含丰富的探索与发现的契机。如幼儿玩攀爬网,会考虑横向爬还是纵向爬,这是空间方位的感知;会考虑选择双脚交替爬还是并步爬,这是对自己已有运动能力作判断后的再尝试。幼儿在面对困难时能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伴随出现质疑、批判和创新,这是自我挑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第三,教师、同伴。在运动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幼儿的年龄越小,教师进行的指导越多,可是一些不恰当的指导行为反而会影响幼儿运动品质的发展。此外,同伴作用会对幼儿运动品质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适时、适当的榜样作用,能够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创造行为等。
如何优化室内运动活动?第一,创设多样化的运动空间。如马陆以仁幼儿园中、大班年龄段采用自选式运动模式,幼儿自选同伴、场地开展运动;百合花幼儿园通过丰富的小游戏调动幼儿的视觉刺激,吸引幼儿投入活动等。
第二,落实多元化的运动方法。幼儿接触不同的运动游戏,不同游戏规则也潜移默化地对幼儿的心理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游戏和竞赛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培养运动安全意识,学会照顾同伴,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促使运动智慧得到发展。
第三,制定灵活性运动规则。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室内运动,也要制定相关规则,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首先,明确规则制定的主体。幼儿在不断地发展,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制定的规则也要及时调整。其次,满足真实活动需要。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日常室内运动中对幼儿有充分、细致的观察。最后,以“四步法”展开规则制定。第一步——确定共性问题,第二步——师幼共同商议,第三步——他班相互检验,第四步——逐步进行更新。教师可以按照以上步骤,在尊重幼儿想法的基础上,对运动规则逐步进行动态更新。
第四,“化繁为简”呈现规则。图片直观表现,即幼儿喜欢视觉的直接感受,我们首先考虑的便是图片的直观表现,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便于幼儿理解。媒体技术的融合,即幼儿对媒体不陌生,部分规则使用动态视频来呈现,以收获幼儿的喜爱。显性的标志提示,即对于部分规则,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室内空间的优势,直接张贴显性标志,例如对于运动人数的规则,我们可以在地面、墙面张贴统一颜色图形的点,以此代表人数等。幼儿亲自参与制作,即运动规则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尝试放手让幼儿以他们熟悉的图形、符号、数字等作为表征,制作方便自己理解的标识。给予留白的想象,即规则对于幼儿而言起到提示作用,而不是限制幼儿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留白与想象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第五,保证规则顺利执行。交流式解读,即我们务必通过和孩子们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基本规则,才能更好地执行规则;差异式指导,即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一味要求他们达到同一标准;鼓励式强化,即当幼儿出现执行规则的积极行为后,教师应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鼓励式的表扬,使得良好的行为在同伴之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