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欢|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山北路幼儿园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广大家长也给幼儿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在无形中为幼儿园带来更大的挑战和考验。作为幼儿园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工作是有效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促使保育管理工作走上精细化发展道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山北路幼儿园分析保育工作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策略,为幼儿保育工作保驾护航。
保育工作尚未被充分重视。幼儿园是实施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阵地,主要负责保育和教育两项任务。但是在日常工作中,“重教轻保”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在大多数人眼中,保育员就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甚至扮演着一种“保姆”的角色。许多保育员在潜移默化中被动接受了社会对自己的定位,逐渐失去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精、更专业的责任心和动力,深陷职业倦怠的困扰。实际上,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是不分家的,保育工作不仅仅关注幼儿生活的安排与护理,还应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保育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从实际情况来看,保育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保育员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保育员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和专业素养,并应当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现阶段大多数保育员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满足于现状,学历二次进修人员较少,日常获得额外学习机会较少,很难迎接保育工作做细、做准、做严、做精的挑战和考验。
第二,保育员缺乏先进的工作理念。一名合格的保育员需要重视保教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问题应对能力。缺乏这些能力,导致保育员很难发现和捕捉幼儿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认为利用这些偶发事件的教育契机是班级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保育员只有善于用发现的眼睛看待幼儿,才能够真正走近幼儿,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从而反思自身工作的不足,不断改进。
第三,个别保育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不清晰,不能认识到保育工作之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忽略工作中的细微之处。
保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体系和制度,是实现保育工作最有力的保障。从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管理部门职责还不够明确,制度的落实缺乏有效保障,导致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督和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关于保育工作管理制度的各项内容,几乎都是对保育工作人员的规定和考核,缺少人性化关怀。保育员徒增压力,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职业幸福感,难以获取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保育工作中家园合作落实不足。家庭和幼儿园是实施幼儿启蒙教育的两大主体,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双方必须形成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育员日常缺少与家长的沟通,更多依赖于班级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长此以往,保育员不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对于不同家长关注幼儿能力发展的侧重点也不了解,面对家长的提问和质疑难以给出专业且全面的回答。
意识先行,为精细化创造前提。幼儿园管理层要加强意识,充分地认识到保育工作是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是增强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幼儿园必须建立一个管理和监督保育工作的完整体系,以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落实到位。例如,组建由后勤园长直接领导的保育工作管理队伍,明确每个保育工作岗位的职责,上至园长下至普通的保育工作者代表,层层做好监督和激励工作。同时,重视保育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严抓制度管理,不放过保育工作的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让保育工作精细化这一目标深入人心,促使保育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此外,幼儿园领导层还要将“办公室”搬到保育工作者身边,倾听保育员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全力支持。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不断改进幼儿园保育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培训助力,为精细化积蓄能量。提升保育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是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必须定期从理论、技能等方面深入指导,提高保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理念为基础。利用“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促进保育员持续发展。首先,邀请儿童保育专家走进幼儿园开展讲座和培训,不断为保育员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知识。其次,定期带领保育员走进其他优秀幼儿园进行观摩,汲取先进经验,帮助保育员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班级保育工作。再次,定期在后勤会议中收集大家近期工作中的“金点子”,供其他人学习,促进全体保育员共同进步。
第二,技能为关键。针对保育工作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例如扎辫子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安全知识竞赛等,为广大保育工作者提供表现的机会与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工作精细化的意识和目标。要注意的是,所组织的这些培训或活动,不能成为保育员的额外负担,要立足保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下实施。
第三,全面为发展。我园保育工作的培训不只有本职工作的培训,更有贴近教师全方面能力的培训,如观察记录、信息化技术操作以及应变能力等。对保育员进行不定期的综合培训,能使保育员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全面把控,在工作中树立自信心。
优化制度,为精细化做好保障。管理制度的规范与激励,是实现保育工作精细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幼儿园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并且坚持完善和优化。例如,立足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园拟定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如《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及要求》《环境卫生制度》《生活安全制度》《幼儿体检制度》以及一系列考核细则。这些制度涉及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严格落实后勤园长、保健主任、班主任、保育员等相关职责,使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规范。此外,幼儿园的保育工作管理过程中还设置了激励制度,为践行我园“HOME家文化”的理念,对于在工作中敬业、奉献、默默付出的优秀保育员,或是在各项活动中获奖的保育员,我们都会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加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携手发力,为精细化添砖加瓦。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要想达到细、准、严、精的目标,必须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园倡导携手发力、联合家长,使家长融入班级保育工作。
第一,加强季节变化的管理。每到换季,幼儿园通过园所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保健常识、安全知识、家园共育等温馨提醒。
第二,每日出勤管理。幼儿园利用QQ、微信提醒家长及时上报孩子的出勤情况。对于缺勤的幼儿,保育员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如有生病幼儿,做好持续的健康跟踪,并对家长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
第三,每周保育反馈。班级利用“宝贝袋”提高幼儿自主服务、自主劳动的能力,事先通过《幼儿能力培养倡议书》让家长理解教师的做法。幼儿每到周末自主整理被褥,首先通过合作折叠被褥,然后在楼梯上连接地垫,把被子通过传接运输的方法送达幼儿园大门口。当幼儿完全有能力、有方法积极地完成自我服务时,家长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赞叹,这项做法也获得一致认同。
第四,每学期家园近距离互动。通过半日活动开放、伙食委员会参观等不定期活动,家长有机会了解幼儿在园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监督幼儿园的安全事宜等,并能给幼儿园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每周的家长约谈中,保育员和教师共同与家长沟通,倾听家长的心声和需求,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使保育工作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