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 雅
近年来,随着学位的不断扩充,我区有大量的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成为新教师。如何帮助新教师快速地站稳课堂,使其成为区域教研的中坚力量,这成为研究课题。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传播,广大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备课时忽视和弱化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研读,直接搜索教学设计、课件、拼凑教学环节的备课方式成为常态和主导,从而导致对“教什么”缺乏深刻理解,对“怎么教”也很迷茫。那么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备课时应该关注哪些课堂要素呢?
课堂设计及实施涉及的要素很多,陈报军老师认为尤为重要的是教案设计、课堂管控和媒体运用;左浩德老师提出有效课堂的要素为教学内容、认知需求、公平获得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以及形成性评价。而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备课时常常陷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方式选择的误区,课堂舍本逐末,面面俱到,难以形成主线,抓住核心。那么,哪些要素应成为新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抓手,帮助教师明晰备课思路,把握数学教学本质呢?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与新教师访谈,并依据小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课堂三要素的备课思考路径。
课堂三要素即创设教学情境、提炼核心问题和选择学习方式。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核心问题的提炼来源于深度的文本研读,即在读懂教材、读懂教师用书的基础上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炼直指数学本质的引领学生思考的核心大问题;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则取决于教师对教学问题的价值判断和对儿童思维水平的理解和尊重;小学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有教师讲解、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教师需要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趣的、现实的、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创设联系旧知引入新知的情境。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时,教材通过呈现“4+6=10,6+4=10”“3×5=15,5×3=15”这两组数学算式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结规律”的过程。另一种是从联系生活的角度,创设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教材创设了“蚂蚁快餐厅”的情境,围绕“小数点搬家”的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规律的探索。除了教材提供的学习情境外,教师们往往还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很多新颖的、吸引人眼球的情境,童话故事、热门话题、时髦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师创设数学学习情境的素材,这些情境的创设给数学学习添加了“调料”,但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时常会陷入误区。
误区一:关注情境的“趣味”,忽略情境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有趣的推理”时,教师创设了“生死签”的故事情境:皇帝听信奸臣谗言,想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忠臣的生死,抽到“生”即生,抽到“死”即死。奸臣为了确保能处死忠臣,在两个签上都写了“死”。忠臣通过对奸臣心理的分析推断出两个签上都是“死”,于是在抽签时将抽出的签直接吞咽,剩下一个“死”签,由此推理抽出的签是“生”签,从而成功解救自己。
故事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信息技术含量较高,“图声”并茂,跌宕起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给枯燥的数学学习注入了趣味性。然而,生动、深刻的背后也有值得探讨的方面,首先,故事中奸臣的恶行,皇上的昏庸,这些黑暗、负面、消极的言行,展现在天真烂漫的学生面前是否恰当?像这种宫廷的争斗、人性中的丑陋可以等到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强的时候再出现可能会更合适。数学本来是很有趣的、很中性的,不涉及那么多意识形态,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从积极的、正能量的、弘扬大是非的方面设计故事情境。
误区二:情境过于虚拟,缺乏现实感和参与感
例如,在练习闯关时,教师引入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并配合课件用语言来过渡。
师:“白雪公主遇到了麻烦,你们愿意去拯救她吗?”
生(大部分):愿意!
生(三五个):不愿意!
尽管那三五个“不愿意”的声音很清晰,但教师选择屏蔽,按预设进入到“拯救白雪公主”的闯关练习中。细思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呢?学生明知教师在故弄玄虚,为何又要愿意呢?教师在创设虚拟的情境时,一定要注意虚实结合,既让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要让学生有真实的参与感,不能让学生虚假地配合教师“沉浸”在情境中。练习时与其虚拟地让学生去“拯救公主”,还不如直接让学生接受数学挑战,现实的挑战和鼓励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原动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除了考虑情境的趣味性外,更要综合考虑情境的现实性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趣味与挑战相融合,从而更好地在情境中渗透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情境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最重要的是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若情境创设实在有困难,也不能凭空捏造情境,回归到数学的简单也是不错的选择。
“核心大问题”是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指向数学学科本质的、涵盖教学重难点的关键问题。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深度的文本研读,尤其是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研读时圈出关键学习任务、厘清重点知识脉络,提出课堂引领学生学习思考的核心教学问题。通过“核心大问题”的提炼,促使教师深刻理解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清晰梳理课堂教学脉络。
(1)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地矿部门最初在开展胶东地区城市供水、鲁北平原和鲁西南平原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部署了少量地下水水位长期监测点,了解区域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这一时期,地下水监测以城市生活供水和工农业生产为服务对象。
例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中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
(1)看一看,比一比。
(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在方格中画出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常常会让学生拿出数学书,摸摸书的封面再摸摸课桌面,并比大小;摸摸硬币的面,比比一元的硬币面和一角的硬币面哪个大;等等。学生也会乖乖地按照教师的指令来操作,摸一摸、比一比,至于为什么要摸、为什么要比,以及这个动作是在帮助学生感知和学习什么,学生不会问(也许是不敢问),长此以往,课堂变成“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机械配合”,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好探究、好分享就会逐渐被淹没。
因此,新教师在备课时,要建立和强化“问题引领”的意识,即将“学习任务问题化”,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去思考、去操作、去内化、去小结。如在教学“什么是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关注教材上的三个学习任务外,还要重点思考这三个任务是在解决什么核心问题深入解读教材就不难发现,教材安排的三个任务,其实是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面积?”主要从直观比较的角度认识面积是面的大小。
问题二:“面积有多大?”主要从度量的角度理解面积是单位面积的累加。
由此可见,核心问题的提炼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做深入解读,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即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方式呈现,从而引领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发掘;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将“学习任务问题化”,即让学生建立一种思维方式,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在回答和解决某个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感和目标感。当然,引领学生思考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多种,有时候是在情境中由学生自己提出,有时候是教师提出,有时候是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加工成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教学中应给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特别应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总结反思与再认识”的习惯与能力,以及能够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很好地实现“化多为少、化复杂为简单”。“独立思考+展示分享”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经历“问”“做”“画”“说”等数学理解和数学表达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会“长时间思考”提供机会和保障。
在实际教学中,新教师最容易掉到“老师问,学生答”的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模式中,当某个学生答不好时,就又变成“教师一言堂”的成人学习模式,所以新教师最苦恼的是组织教学,因为往往教师讲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本不听。看似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尝试、表达、分享的空间,自然学习的参与度就不会太高。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可采用“独立思考+展示分享”的学习方式来推进。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索。
问题1:在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哪些有关7的乘法口诀?请你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释你写出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思。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次“独立思考+展示分享”,旨在让每一个学生用“画”和“写”这种书面表达的方式再现对“一七得七”到“六七四十二”这六句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再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学习口诀的“三要素”即口诀、图示口诀意义和对应的乘法算式板书在黑板上,这个过程充分唤醒了学生编制口诀、运用口诀的学习经验,从而也就让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如果教师对这个问题的价值判断停留在学生能背出口诀上,那么这个问题一问一答就可解决,问题的教学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
问题2:剩下的口诀该怎样往下编呢?表示什么意思呢?在图中圈一圈。
这是第二次“独立思考+展示分享”: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编排口诀、图示口诀意义、写出对应算式的认识口诀和理解口诀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水平,看见学生遇到了哪些困难,看见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哪些偏差和有哪些优越,体现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展开“独立思考”,这是一个打开的过程,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表达;而“独立思考”后的“展示分享”是一个收缩的过程,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发展策略,最后达到共享共进的目的。
基于课堂三要素的小学数学新教师备课路径的建立和实践,帮助教师进一步厘清了数学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在课堂实践中建立了尊重学生、鼓励自主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