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2022-11-16 15:09贺宜春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缺乏高职层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引导、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未有效整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陈旧落后等问题,提出构建高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创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开展信息素养比赛等针对性建议,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 教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7-0120-04

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美国图书协会在1989年提出的定义,今天仍被广泛使用。由此可知,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懂得信息组织原理,能够轻松获取、利用、评价和传播信息。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信息知识素养(知识层面)、信息品质素养(意识和道德层面)、信息能力素养(技术和创新层面)。这三个层面互为基础、紧密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知识素养是基础,信息能力素养是核心,信息品质素养能为其他信息素养的发展起到指示和调节的作用。1998年,美國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协会制订了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9大标准,分别是:①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②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③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④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⑤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⑥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⑦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⑧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⑨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其中,①②③反映了学生信息能力素养;④⑤⑥体现了学生个体学习是否有独立性;⑦⑧⑨反映了学生信息品质素养,以及学习社区和社会是否有积极贡献。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两高”就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以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为发展目标,全国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已经开始行动,这给高职院校发展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契机。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及智慧校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新技术、新环境、新理念也正在逐渐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但学生所具备的信息素养情况并不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就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很多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缺乏高职层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引导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明确规定:图书馆应对读者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建立信息素养教育专业教研室,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开展教学工作,多途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能力。比较而言,前者标准较明确,便于操作,而后者比较宏观,在实践中只能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去完成,缺乏可参照的本土化高职层次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二)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未有效整合

与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检索等课程一般属于公共课,面向全体学生。这些课程在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与专业关联,或者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和呼应,或者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整合成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比如,图书馆承办现代信息检索课程,其教学内容以图书馆基本知识、信息检索、数据库检索技能为主,但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关联不够紧密,很难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在各个学科中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三)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陈旧落后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陈旧落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形式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所采用的是开设课堂定点进行周期性授课的形式。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个学院的必修公共课,通常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图书馆承办的选修课现代信息检索课程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开设,偶尔由图书馆组织一些以信息素养提升为主题的活动,如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数据库使用指南,其他时段为空窗期。初步接触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因后续缺少实践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淡忘,更谈不上加强和提升。所以临近毕业,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信息素养普遍欠缺,特别是自主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偏弱。二是教学没有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没有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目前,部分学校的课堂存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情况,教学缺乏针对性;而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信息素养相关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资源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很少用到,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教学内容框架主要集中于检索技能训练与资源介绍,而很少涉及信息知识、信息品质教育,对应的能力培养也比较片面和不完整。

二、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构建高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高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行为准则,它既能作为高职层次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南,又可为高职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是高职信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明确的信息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的、成熟的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知识素养、信息品质素养、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只有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信息素养能力评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检验出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创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中心

遵循本地化高职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立体化教材,创建在线信息素养学习中心,建立开放、动态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良好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为目标,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立体化教材主要由纸质教材、网络课堂、多媒体教材构成,呈现形式突破了印刷媒体的局限,成為三者结合的有机整体,有助于解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整合和引进国内外优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初步建立起集素养教育资源库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实践平台为一体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拓扑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将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全部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并平衡好彼此的关系,形成有机整体。通过数据耦合,素养教育资源库平台对信息素养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支持,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一门课建立多种学习方案,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平台还提供与同学和教师互动的通道。通过“中心”实践平台,能验证在线学习效果,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下面通过一个例子,介绍学院如何借助图书馆资源在“中心”创建项目,学生又是如何在项目中以会员身份,通过创建及管理任务,展开信息素养实践。

项目名称:声声悦耳。

项目目的:提供在线制作“有声读物”作品功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展示个人风采。

会员主要由学生组成,可以在项目中创建和管理自己的任务。管理成员主要由教师或学生技术骨干组成。业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一项任务需要通过7个环节,由不同角色通力协作才能完成有声读物的制作。

(1)先进行素材基本信息填写,然后在纸质馆藏中,根据公众喜好选取读物,或根据时局选取某个专题的系列读物,或根据声音条件选取读物。具体操作:①选好书本,填写内容,包括书名、作者、篇名、页码、分类号;②将事先扫描好的文件上传至平台,若直接凭原件形成电子文档,可不用上传;③指定审核人审查内容是否健康,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环节。

(2)文档上传、下载,审核通过的有声读物素材若为扫描文件,需形成可编辑的电子文档。具体操作:①下载有声读物素材一般为扫描文件,或直接利用原件形成Word文档,对书写格式有一定要求;②核对文档与扫描原文是否一致,上传至平台,指定审核人;③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环节。

(3)人声音频上传、下载,审核通过的文档完成其线下音频录制。具体操作:①下载文档,录制音频,为了保证音色质量,需要一定器材和录音编辑软件工具(如Adobe Audition CS7)的支持;②录完后必须本人核对无误后再指定审核人;③上传成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审查音频,一是音频制作质量是否达标,二是普通话是否标准,三是表达是否有感染力。审查不通过的作品审核人及时在线填写整改意见。

(4)配乐上传、下载,审核通过的音频完成其线下配乐。具体操作:①下载音频文件,选用与文章相配的音乐,完成语音与音乐的合成;②上传成品,并填写相应的音乐来源与名称;③指定审核人及时在线审核。

(5)图文上传、下载,审核通过的文档完成其线下图文编辑。具体操作:①下载文档,根据文章内容配上合适的图片,并进行排版、编辑,再将成品上传至平台;②指定审核人及时在线审核。

(6)作品合成上传、下载,将音频与图文合成为一份多媒体作品,指定教师审核。具体操作:①下载音频和图文,将两者整合,检查是否还存在错漏;②审查通过,上传成品,作品进入指定档期编排,等待发布。

(7)资料归档,由教师小组完成。具体操作:每个月末对发布的音频和文档进行整理后归档。

各环节的审核人一般由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或学生骨干担任,在审核阶段成果的同时,连带帮助会员解决在信息素养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因实践平台采用工作流技术设计一个具体的项目,无需二次开发,通过新建或修改,可设计一个与上述例子不同的项目。

(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通过信息素养在线学习平台可按照不同年级学习特点和信息需求制订科学的信息素养内容和培养目标,利用数字化教材、课件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对一年级新生,图书馆可通过组织线下入馆教育和线上网络课堂自主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入馆教育主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讲座和到馆参观的模式进行;网络课堂主要制作各种利用图书馆的场景小视频、线上闯关答题和网络课堂等方式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知识、信息品质方面的素养。在大学第二学期的专业学习阶段,为学生精心设计、安排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专题讲座。比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校园创新、市场调研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创造及挖掘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二级学院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与图书馆业务操作相关的案例,配合图书馆上述一系列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活动。

(四)开展信息素养比赛

以赛促学是指图书馆管理员基于信息素养比赛平台,利用图书馆各种数字资源针对各知识点精心设计比赛试题,促使学生将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的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比赛要达到两方面目标:一方面,让学生熟悉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信息检索知识,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和检索技能;另一方面,以赛促学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积极组织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中南七省(区)高校“学术搜索挑战赛”等信息检索大赛,学生通过比赛既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收获了荣誉,参赛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

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具体赛程分为初赛(校级赛)、复赛(省级选拔赛)、决赛(国家选拔赛)、现场赛(总决赛)。学院的做法如下。在校级赛阶段,主要是动员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参加比赛,对参赛学生给予一定的第二课堂积分奖励。图书馆成立指导教师团队,分工协作,挖掘知识点,设计比赛模拟题,建立初赛群,在群内进行比赛的答疑和指导。在复赛阶段,对脱颖而出的前10名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邀请数据库培训专家,通过网络搜索专题培训视频资料,对选手进行现场指导。在决赛阶段派出选手参赛。目前因受赛制限制,每所参赛院校只能选省级赛前2名学生参加全国选拔赛。图书馆对参加全国赛的选手进行“一对一”指导,给他们讲解答题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快速排除干扰选项等。通过举办信息素养比赛,学生的参赛热情进一步高涨,在比赛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建立信息素养教育环境,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各种信息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而且还可以解决某些环节师资薄弱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时,须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创新和实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作为实施素养教育的主体也应认真思考,抓住机遇,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子,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3).

[2]赵俊颜,凌征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2020(5).

[3]王天龙.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8).

[4]赵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

[5]唐凤珠.“互联网+有声读物”力助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图书馆界,2017(6).

[6]宋秀梅.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以赛促学模式实践[J].图书馆研究,2013(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2017AA047)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贺宜春(1977—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管理等。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高职院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