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2-11-16 03:36刘丽冰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刘丽冰

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200

0 引言

临床中病毒性肝炎指一种感染多种肝炎病毒导致的肝脏病变性疾病,包括甲、乙、丙、丁、戊等五种肝炎病毒,属于传染性疾病之一。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健康教育属于系统性、组织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利于提升人们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生活方式,可让人们形成良好且健康的生活习惯,归属于整体护理重要内容之一,对威胁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具备缓解作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因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升,一旦控制不良,很容易诱发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升临床治疗水平,完善日常护理规范十分重要[1-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方式,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64岁,平均(47.68±3.76)岁;病程1~10年,平均(4.88±1.69)年。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9~65岁,平均(48.06±3.92)岁;病程1~10年,平均(4.95±1.7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对比要求。

纳入标准:符合《乙型肝炎诊断标准》[3]中的相关内容;参与本次实验观察的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凝血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行为、认知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通过临床监控、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手段评估患者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随即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展开分层管理制度,详细调查本院护理人员的详细资料,包括个人职称、工作年限、专业能力等内容,随后展开分层管理,不同层级人员各自担负相应的职责,将主管护士、主管组长等工作规范化,要求其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情况,从而确保护理措施的成功落实[4-5]。

(2)针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且每月进行专项护理技术提升培训,主题为:优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水平专项护理培训。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引导患者熟悉院内环境,讲解住院期间的相应注意事项,告知其日常检验、化验、消毒等操作的必要性,同时需结合患者接受能力,采用对应的方式提升患者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知能力,告知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普及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从而有效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

(3)针对患者开展饮食干预措施,为其定制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其保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指导其少食多餐,针对存在呕吐、腹泻的患者,需酌情补充能量与维生素,告知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4)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病毒控制的认知,正确选择合理的控制药物,用药前需选择迈瑞iPM8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生长抑素等,以佳士比2000注射泵缓慢推注。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周期较长,因此在护理期间需针对患者做好心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做好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留意其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支持,缓解其负性情绪,告知其维持良好心态对病情恢复的帮助,协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护理依从性。

(6)全面评估,安排责任护士采集住院患者病史,观察其行为、言语交谈、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治疗操作、疾病病情变化情况,展开评估。评估过程中需要保证资料收集的及时性和连贯性。患者住院过程中的评估需要注重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了解程度,并对教育前后患者的反应和变化予以掌握,从而为后续调整教育方案、教育方式、教育计划奠定基础。

(7)全面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疾病预防措施、疾病发病因素等方面展开健康教育。与此同时,积极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从心理学角度实施卫生概念、健康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此外,对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予以健康宣教,告知应对措施,在患者出院时,积极叮嘱患者学习自我护理方法,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和按照规定时间复查,密切注意饮食状态。

1.3 观察指标

通过GQOL-74评分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与物质生活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值0~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护理满意度。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严格遵照医嘱展开治疗为完全依从;患者有时遵照医嘱展开治疗为部分依从;患者完全不按照医嘱用药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肝功能应用I6000型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观察数据纳入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与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6.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治疗依从性对比分析

治疗依从性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84.00%、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4 肝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肝功能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

表4 肝功能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

3 讨论

人体被多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脏发生病变的情况称为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随着病程延长,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肝癌。肝硬化初期因肝脏代偿功能很强,不具有明显症状,随着病程延长,表现为门脉高压、肝功能损伤,且多系统受累,伴随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当明确继发肝硬化危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干预,预防肝硬化,改善预后效果。所以积极实施有效的诊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方式,但药物干预只能做到消除病毒的效果,因此如何保障患者身体机能的健康恢复及预后效果的改善,选择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6-9]。优质护理管理措施是基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专项护理管控措施,能够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立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特殊性,以患者的身心恢复进度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10-12]。本次研究发现,优质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通过科学的分层管理制度,规范化各层级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职能,针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日常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于乙型肝炎的认识,并针对患者开展饮食干预措施,为其定制科学的饮食方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其生命质量。另外,其能够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病毒控制的认知,促进护患沟通,加强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13-1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乙型病毒性肝炎
猪乙型脑炎概述及其防治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
治病毒性感冒
临床护理路径在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