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静柳, 周燕秋, 卜彩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医学科学院 肝胆胰脾外科,广西 南宁,530021)
甲状腺位于颈部气道的两侧,属于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功能主要在于调节机体代谢及分泌甲状腺素。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瘤等甲状腺疾病通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1]。据调查,行甲状腺手术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达20%~30%,高危群体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高达80%,为减少患者存在的不良反应,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渐进式体位干预是指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来缓解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改善血液循环的护理方式,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患者术后存在的不良反应症状,促进术后尽早恢复[3]。本研究对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渐进式体位进行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7~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实施。纳入标准:① 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②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术后未应用镇痛类药物;④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颈椎病;② 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或心脏疾病,近期服用过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③ 研究中途退出;④ 涉及医疗纠纷。对比2组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直至出院。① 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其完成相关检查。②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术中各项操作,随着手术进程调整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的体型、颈部长短在其肩背部放置海绵垫,颈下放置长圆形颈垫,使其头部自然下垂至刚好接触到手术台,将手术床头调整至头高脚低位。手术操作期间对铺巾进行消毒,在等待快速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皮肤缝合时将头颈部充分垫高至与肩部同高,避免头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固定体位。③ 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明确告知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帮助其调整至舒适体位。此外,依照患者的喜好为其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饮食均衡,食物品种多样化,以清淡、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由家属、亲友给予其心理支持,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指导其尽早展开康复锻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渐进式体位干预,直至出院。① 健康宣传教育: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体位训练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以及调整体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明确说明体位干预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促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并主动配合体位训练。② 术前体位训练:术前3~7 d,指导患者开展颈部体位训练,将训练频率设定为3~4次/d,首次训练时间设定为20~30 min,然后逐步增加训练时间,直至术前1 d。具体训练内容为,训练前展开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训练,时间为2 min,促使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在肩部放置软垫,确保患者于训练期间实现颈部充分后仰,充分暴露颈部组织,持续时间为患者的最长耐受时间。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头颈部完全放松,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须立即停止训练。③ 术后改良卧位:术后指导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则在手术结束30 min后可以在颈部放置软枕,将床头抬高至20°,在保持该体位2 h后将床头抬高至35°~40°,术后4 h将床头抬高至60°,6 h后再将床头抬高至90°。从术后第1天开始对患者进行肩部、下肢及头部按摩,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使其身体机能全面康复。
① 统计2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酸痛和颈椎疼痛的总发生率。② 出院时,应用自拟的调查问卷从护理舒适度、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来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单项评分范围均为100分,所得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③ 术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应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 QOL-100)[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包含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单项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所得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④ 于术前和术后测定2组患者的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
观察组发生4例恶性或呕吐、1例头晕、1例肌肉酸痛、1例颈椎疼痛,对照组发生10例恶心或呕吐、4例头晕或头痛、3例肌肉酸痛、2例颈椎疼痛。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7/50),低于对照组的38.00%(1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4,P=0.006)。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的WHO QOL-100各项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WHO QOL-100评分比较分)
术后,2组患者的HR均快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慢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DBP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SBP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甲状腺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胀痛、恶心和呕吐等。甲状腺手术于患者颈部展开相关操作,一般选择全身麻醉措施,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不利于其预后恢复。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存在出血和切口感染等不可逆后果,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生理痛苦及心理压力[5]。甲状腺手术操作期间的体位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展开的关键措施,在手术期间应用渐进式体位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整体、个性以及有效的护理服务[6]。
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于护理期间采取渐进式体位干预,提高了其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有效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原因主要在于,受手术操作创伤、手术部位特殊性以及患者心理作用等的影响,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后难免会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往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护理差错,对于甲状腺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不够明显[7]。渐进式体位干预重在改进患者的术中体位,在降低上述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促使其临床症状尽快消失[8]。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WHO QOL-100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渐进式体位干预在手术操作期间采取灵活手术体位,可以有效缩短椎动脉、颈脊神经以及颈椎周围软组织的受压时间,尽可能减少颈部后仰过伸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升了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原因在于,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渐进式体位干预更加安全和有效,不仅可以改善颈部、脑部的血液循环,还能够减轻疼痛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症状,避免因喉头水肿等诱发呼吸道阻塞,进一步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助于切口引流,减轻切口张力,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因而获得了患者的认可[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均<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手术期间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可促使其颈部维持正常的生理弧度,在获得良好术野暴露的同时能够预防神经及肢体损伤,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避免术后发生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并有效减轻患者因颈椎后仰时间过长诱发的血管及神经受压症状,稳定其生理状态。
综上,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护理期间采取渐进式体位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得到了患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