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16 14:06孙会张称韩倩倩王琳
关键词:营养状况肝功能肝硬化

孙会, 张称, 韩倩倩, 王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江苏 徐州,221000)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80%的肝硬化患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其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再生和肝纤维化,以及肝脏微循环障碍等特征,预后较差[1]。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损伤,往往会伴随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影响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从而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伤[2]。临床治疗肝硬化可在营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营养干预,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及肝功能[3]。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宣教,促使其树立健康意识,积极参与疾病的康复治疗,从而提升其生存质量[4]。为此,本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纳入标准:① 年龄18~65周岁;② 患者或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② 饮食不规律,不能做到一日三餐;③ 采血困难、对静脉穿刺不耐受,或有晕针和晕血史;④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的病例或患者自愿退出本研究。将102例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划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干预,为期7 d,随访 1个月。具体如下:①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等;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② 给予患者护肝和降门脉压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或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等抗病毒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避免使用索磷布韦治疗。③ 患者营养知识宣教,向其发放宣传资料,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并解答其疑问;出院后,由专科护士进行随访,随访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2 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营养风险评估,为期7 d,随访1个月。

1.2.2.1 建立营养干预工作组 由2名主治医师、3名营养师、1名护士长和5名专科护士建立营养干预工作组。以“肝硬化”“营养干预”“营养风险”“风险评估”等为关键词,检索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肝硬化患者营养干预的循证证据,并结合以往临床工作经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

1.2.2.2 营养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5]对其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由营养分数、年龄调整分数及疾病严重程度分数3个部分组成,总分最高为7分。评分≥3分表示患者有营养风险,需予以营养支持;评分<3分表示患者无营养风险,但住院期间需要定期评估营养风险状况。

1.2.2.3 营养干预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每天基础能量的标准为83.7~104.7 kJ/kg、总热量为10 467~11 723 kJ,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为350~450 g、蛋白质为1.5~2.0 g/kg、脂质类为40~50 g;同时给予额外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严重营养不良者多补充氨基酸。由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饮食治疗方案,由专科护士监督其严格按照饮食方案进食。出院后,定期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营养干预对于疾病转归的重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 血清营养学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7 d后及1个月随访时,采集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② 人体测量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和1个月随访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患者的上臂围(AC),在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用软尺水平围绕一周,所测的结果即为AC[6]。③ 肝功能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7 d后及1个月随访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④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在干预期间并发症(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血清营养学指标比较

干预7 d后,观察组的血清ALB、 PA及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1个月随访时,2组的血清ALB、 PA及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7 d后及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营养学指标比较

2.2 2组人体测量指标比较

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AC均大于干预前和对照组,BMI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AC和BMI比较

2.3 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7 d后,观察组的ALT、 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1个月随访时,2组的ALT、 AST及TBIL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肝肾综合征2例,总发生率为5.88%(3/51);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4例、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1例、继发性感染4例,总发生率为23.53%(12/51)。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χ2=6.331,P=0.012)。

3 讨论

近年来,肝硬化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肥胖和糖尿病等有关[7]。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晚期,在这一时期,患者的肝叶结构被破坏,并形成假小叶,往往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和门静脉高压等[8]。由于影响了患者肝脏的合成和代谢等功能,导致其食欲下降;同时门静脉血液回流较为困难,导致胃肠道淤血及腹水压迫等,不利于胃肠蠕动,并抑制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9]。因此,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给予其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对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通过成立营养干预小组,采用NRS2002量表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由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存在或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针对性的营养干预。结果发现,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和肝功能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可能是因为,通过给予肝硬化患者基于营养风险评估下的营养干预,有效补充了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改善了机体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而对肝功能的代谢起到了更好的保障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0]。血清ALT、 AST等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代谢障碍时,这些指标水平将会明显上升,而针对性地给予患者高蛋白的摄入,及时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能够调节肝脏的代谢平衡,进而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11]。本研究中,在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AC和BMI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早期进行风险筛查与评估,及时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营养支持,督促其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其整体营养状况。此外,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与营养干预策略相结合,也可保证营养支持达到最佳效果。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原因是营养不良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机体的整体状态较差,最终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肝功能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营养风险评估结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有助于促进其营养状况和肝功能的改善,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干预策略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肝功能肝硬化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