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课程文本,在教学中营造“现实感”

2022-11-16 07:50赵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家 2022年40期
关键词:真实感文本情境

赵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倡导创设学习情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此充满困惑:对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或教学主题,学生总是很难代入思考,甚至还会认为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很“无聊”。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和意义感?

首先要强调的是,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学生,在教师合理的引导下,经由自身的情智投入,都具有对精心设计的课程文本“感同身受”的能力。之所以学生在学习课程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弱现实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课程文本中的知识大多脱离了其生成或发现的具体情境,具有典型的“脱域性”。这种“脱域性”既催发了学生对课程文本的陌生感,又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要求,从而导致课程文本所呈现的知识世界与学生所体验的生活世界之间相互隔离。因此,教师需要在“吃透”课程文本知识体系的同时,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采取有效的教学行动。

我们不妨从课程文本理解出发,探寻解决之道。课程文本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社会准则和时代要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经验总结,它的组织是完全经过物化或部分经过物化的人类情感与智慧。单就课程文本而言,它只是可能具有营养作用的材料,无法自己“消化”,更不能自动地转变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摒弃把课程文本当作独立于学生经验之外的、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其所传递的知识、情感和价值加以诠释、转化与呈现,全面展开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即课程文本理解过程,才能实现“懂、透、化”,将课程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逻辑经验、生活经验、具有情境性与历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特定的情感体验,令课程文本产生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真实感与意义感。

一是提升课程文本表述方式的亲和感。一方面,通过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增强课程文本的亲和感,教师以系统化和学科化的课程文本为核心,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等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确保学生课程文本理解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课程文本呈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可参与性,文本表达或教师阐释的语气和语调应让学生感到“平易近人”。

二是提升课程文本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契合感。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只有与学生自己经验中的紧要问题存在密切关系、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为基础,学生才能通过理解课程文本相关信息触及自身的感受,找到真实感。这种寻求真实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课程文本的“对话”。对话即视域的融合,是师生之间以及师生和课程文本之间的一种创造性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课程文本中的知识要点或故事作品“讲述”的是与自己有关或与自己亲近的人和事,就容易进入课程文本呈现的情境,进一步解读、内化与创生。

三是教师在课程文本理解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感来升华意义感。兴趣限定并引领着学生理解课程文本的动机导向,课程文本一旦与学生的个人情感倾向产生一致性,具有学生预见和希望实现的客观结果,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愿意亲近并乐于接纳课程文本。

学生对课程文本及其内容信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师对课程文本的情感体验及表达有着密切联系。课程文本的意蕴往往通过教师的话语及行为的可领会性加以表现。学生开始可能并未真正了解课程文本的关键信息及要点,但能够从教师的情感表达和专业素养中体会相关内容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因而,教师要深度挖掘课程文本的情感素材,并将之转化为教师自身之情,以自身之情点燃学生之情,达成三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充分彰显课程文本的育人价值,有效增强学生的现实感。

猜你喜欢
真实感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