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重构的原则与策略

2022-11-16 17:44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沙磁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重构双减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沙磁小学 廖 娟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实现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成为学校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作业本质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蕴含着重要的、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语文作业重构的初步探索。

一、语文作业现状

传统的语文作业一般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习作三大板块。基础知识类作业包括生字生词抄写、句段积累等,阅读作业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习作作业包括看图写话和小练笔、大作文等。据调查,师生多喜欢基础知识类作业。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重双基落实。落实“双基”,是语文教学多年以来一直秉承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日常的语文作业中,教师在对待基础知识类作业上,存在“追求正确率,害怕学生出错”的心理。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可以靠反复操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考试得分。因此,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与习惯。

第二,图简单省事。教师所布置的基础知识类作业,多是机械抄写、反复训练,是一种缺少思维含量的简单劳动。布置和批改反复抄写的简单作业成为相对轻松的一件事。而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作业,无论是在设计、实施上,还是在评价上,都需要走出“舒适区”,付出一系列复杂劳动,费时费力。

第三,轻素养发展。学生完成实践类作业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有些任务还需与他人合作完成。因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实践类作业效果较难在考试试卷中得以体现,故教师们不愿舍“近”求“远”。在这里,“近”是指近期的考试得分利益,“远”是指远期的学生素养发展利益。

基于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学校语文学科团队积极探索,不断重构语文学科作业,努力改变作业现状。

二、语文作业重构的原则

通过解读“双减”政策,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了重构语文作业的四条原则:

一是作业目标指向素养发展。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因此,语文学科的作业目标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完成作业中真正得到生长。

二是作业内容紧扣课程标准。语文作业内容设计应遵循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要求,以大单元大概念为线索,实行单元整体化设计。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三是作业形式融合创新多元。语文作业设计要改变以简单重复的抄写为主的作业形式,做到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创造丰富多元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进而热爱语文。

四是作业评价嵌入学习过程。语文学科大单元作业以任务群的方式呈现,而在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应有对应的嵌入式评价,以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

三、语文作业重构的策略

“双减”背景下,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设计应是指向思维发展与核心素养形成的个性化学习单,是把教师的教学意图与学生的自我学习需要相结合的学习任务。语文学科的作业重构应注重“三性”——开放性、差异性、实践性。

(一)开放整合,在生活中学习

“开放性”是指作业目标要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巩固走向开放多维的核心素养培育。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有利于组织和实施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因此,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春天”,本单元作业可围绕“春天”整体设计开放的单元作业任务群。

第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通过设计“打节奏读课文”(朗读)、“画图画记词语”(积累)、“找异同分分类”(识字写字)三个学习任务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低年段教学重点。

第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通过设计“诵读春天的古诗”“书(画)眼中的春天”,阅读和讲述有关春天的故事,发展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第三,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通过设计“郊游寻春”“体验赏春”(放风筝、植树)“活动悟春”(扫墓、吃青团)等与生活链接的开放性系列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春天、感受春天,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如此,语文学科作业的外延得到扩展,语文学习的作业与自然生活、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相链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尊重差异,在选择中学习

“差异性”主要是指作业在内容体系上的转变,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体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发展需求。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重构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适度布置选择性作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学习的快乐。如在学了《猫》一课后,可设计这样一份课后作业:

《猫》课后作业

1.选择你认为描写猫性格古怪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2.用文字表达我眼中的猫(二选一):

(1)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只古怪的猫。

(2)根据“性格古怪的猫”的内容编写一首儿歌。

3.模仿迁移(二选一):

(1)仿照课文,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小练笔。

(2)以“我是一只……”为题目,写一篇自我介绍文章。

在这份作业的3道题中,第1题属于少量的抄写性作业,所有学生都能较快完成。第2、3题均为表达性练习,鉴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都以“二选一”的形式呈现。第2题的第(1)小题属复述性质,学生在熟读、记诵课文基础上,就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词汇和习惯的表达方式描绘出这只古怪的猫;第(2)小题在语言运用上的要求更高一些,但能较好地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第3题的两小题均为迁移性小练笔,其中第(1)小题模仿成分较多,可以仿中有创;第(2)小题则要求学生转换角色,以“我”的口吻来介绍一种小动物的习性,需要大胆展开想象,并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描述。这种可选择的题型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长,又可使中下生练有所得,体会到语文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实践体验,在挑战中学习

“实践性”主要是指作业在形式载体上的创新,作业不应停留于书本,而应与生活实践相链接。崔允漷认为:“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实现的,也不是靠听讲就能培育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还安排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设计了落实素养目标的作业——“传承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作业目标是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主要设计了两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第一个挑战任务是学习“包粽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作业形式设计为闯关活动,以“心灵手巧包粽子”为主题。

第一关:了解“包粽子”这项活动的传统历史。

第二关:对照流程图,根据关键词口头介绍包棕子的过程。

第三关:与家长一起完成“心灵手巧包粽子”。

第四关:根据语言支架,联系活动实际进行口头表达。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我在家学会了包粽子。我首先将……接着……最后……一个鼓鼓的三角形的 。

第二个挑战任务是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探究,对学习过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

“我喜爱的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探究作业学习单

1.查阅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资料。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开展探究活动。包含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深入了解有哪些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及传承。

3.设计制作一份“我喜爱的中华传统节日”宣传海报或手册。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这是一项跨学科学习的语文作业,作业成果是制作传统节日宣传手册或海报,作业的内容包括查阅资料、设计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以及海报(或手册)制作等,完成作业的形式既包括自主学习,也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这项作业体现了学科实践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它还打破了单一独立的学科思想,走向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因此,在作业设计之初,教师就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根本,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中学会语言运用,提升思辨意识,培养审美能力。学生在深度学习中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出文化自信。

通过基于问题诊断和理论引领的作业重构实践,我们已初步形成语文学科作业的新型样态。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作业评价建议”中指出,作业设计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双减”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业的优化与重构,本质就是在素养发展导向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深度学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发生,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主动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重构双减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长城叙事的重构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