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朋
2021年10月23日至25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理事会暨“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于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同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资助。开幕式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勇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教授致欢迎辞,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致开幕辞。研究会会长丁帆教授做题为《“打出世界上去”——从鲁迅先生〈致陈烟桥〉两通信札说起》的主题报告,研究会秘书长萨支山教授作学会工作报告并介绍了王瑶学术奖评奖过程。七十余名学者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二十余名学者提交论文或提纲,并围绕“地方路径”这一学术命题展开多维度的探讨。
“地方路径”既诞生于研究者切实的感受与思考又伴随着与“区域文学”“地域文学”等相似概念的对比。四川大学李怡以《中西、地域与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地方路径”问题》回溯了自2020年以来以“地方路径”为中心的系列讨论。他提倡重新审视这一命题,进一步明确其边界、来源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他将“地方路径”与传统的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相区分,并指出这是对过去研究中“冲击—回应模式”和线性进化论中的“时间意识”的反拨。辽宁师范大学王卫平在《地方路径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中,回顾了与“地方路径”相关的重要讨论,并从多个方面肯定了这一新兴研究视角的学术意义。西南大学李永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将“地方”诠释为文学的“在地性”,即与作家生活体验和文学活动相关的一切地域空间,并将“地方路径”看作一个从聚概念,尤其强调多地经验的交错和叠加。他还指出由地方路径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讲述,并不需要刻意去中心化,而应着重呈现“冲击”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上海交通大学张全之的《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从概念界定、学术贡献和局限与反思三个方面对“地方路径”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述。他指出,虽然“地方路径”开辟了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但它无意也无法改变文学史研究的主导方向和叙述主流,其适用性和阐释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湖北大学刘川鄂的《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以“文学地理学”概念为统摄,回溯了这一命题以及“地域文学”“区域文学”和“地方路径”等命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仔细的辨析。他强调应更加注重全球化视阈,不可将“地域性”作为文学风格和魅力的全部、决定性和必备要素。
“地方路径”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提醒我们回归文学和文化自我生长的道路,而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地方”自然应当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北京大学吴晓东的《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聚焦沈从文前期的湘西题材小说,探讨其中叙事因素与抒情因素的关联,展现了这种叙事与抒情一体化的小说内景的生成机制。佛山科技大学巫小黎的《李金发诗歌的古典传统与粤东“山民”经验》通过文本细读指出李金发诗歌传承的是“景语皆情语”的经典抒情范式,其诗歌瑰丽奇异的风格和乡土情怀与中国文学母体、本土文学传统和粤东“山民”经验密不可分。河南大学张先飞的《周作人研究的起点:〈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话语事件的错位对话》的指出,围绕《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所展开的话语事件,其牵涉之广、参与人数之众、造成影响之深远,成为了周作人系统研究活动的真正起点。这种错位对话也是20世纪世界话语活动的普遍常态和突出表征,对建构现代对话模式的漠视以及社会思想的巨大撕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南京大学丁帆的《“打出世界上去”——从鲁迅先生〈致陈烟桥〉两通信札说起》聚焦于“地方性”“地方色彩”等关键词,完整引用并剖析了鲁迅关于“地方性”的论断,指出鲁迅对文学艺术占领市场、获得审美的普遍认同的强调。乐山师范学院廖久明的《也谈鲁迅〈藤野先生〉中的“讲义”》从现代文献学的角度,对《藤野先生》中出现的与“讲义”相关的文献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考辩工作。鲁迅博物馆葛涛的《再谈〈木刻纪程〉广告〉是否鲁迅的佚文》,梳理鲁迅与《文学》杂志编辑的交往经过,抓住《木刻纪程》出版广告开头标明的“中国青年作家出品”这一关键信息,并对比鲁迅多封书信中对文中涉及的八位木刻作者的称谓,认为这则出版广告确出自鲁迅手笔。上海师范大学黄轶的《绍兴革命经验与鲁迅的“辛亥”书写》梳理了鲁迅走向“反抗绝望”的精神历程,指出其从传统旧学走向新学并最终选择启蒙主义和儒学批判的转捩点是在绍兴期间参加越社的经历以及“辛亥”期间的失望体验。上海交通大学符杰祥的《“发大声于海上”——论鲁迅文学发生的“蒋百里路径”》重新审视鲁迅文学发生的综合机制,以东京留学界浙江同乡会及其会刊《浙江潮》为切入口,指出蒋百里作为当时留学界的“风云人物”,其言论和思想通过集会与刊物这样的“公共空间”对鲁迅及其好友都产生了影响,其踪迹在鲁迅或作或编的《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均有所显现。
西南民族大学李光荣介绍了自己的新作《西南联大艺术研究》,认为该书通过梳理各科艺术的重要社团和代表作家作品,勾勒出其发展史、总结了其艺术经验,并对其做了全方位的评价。西北师范大学李生滨与宁夏大学李澄芳在《开放视域里的宁夏文学——兼及“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的理论意义》中,通过大量分析不同作家的重要作品,指出透过地方路径的批评视角,可以发见当代宁夏作家在中国现代性发展道路中独特的地方经验。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在《江苏之思:百年中国文学的另一种路径——1883—1980江苏文学思潮与批评的素描》中指出,“江苏”并非仅仅指向行政区域的划分,而是自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与鲜活的地方经验。河北大学田建民在《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性主义诉求——论1940年代初的“延安文艺新潮”》中指出,将1940年代初出现在延安的暴露性文学潮流称作“延安文艺新潮”是不合适的。他认为这股潮流固然有一定文学价值和积极意义,但抛开历史单纯肯定其现代意识也是片面的。陕西师范大学袁盛勇的《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研究论纲》指出,延安文艺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一种较为独特的文艺形态,应当以“大现代”的观念和视野(即自晚清至民初乃至当前仍在延续的现代历程)对其进行考察。河北师范大学胡景敏的《关于重写晋察冀文艺史的思考》对“华北”这一概念进行了知识考古,指出华北暨晋察冀不仅具有地域独立性,而且在抗战史与中共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
不同的文学史命题之间往往观察视角也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借鉴和补充,从而推动学科发展,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吉林大学张福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现代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问题》中指出,文化自信问题根本上是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的判断问题,现代性价值是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自信的关键,这种现代性价值则来源于“五四新文化”。武汉大学陈国恩在《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未来性问题》中指出,关于未来的想象造成了现代性的分化,并相继形成了革命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和世俗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不同认识与看法,正体现出不同的现代观念与未来想象。山东师范大学魏建、彭冠龙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地方高校如何打造“金课”》分享了山东师范大学长期打造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金课”所获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陕西师范大学李继凯的《略谈“后古代”的思路文学(引言)》,重申其近年来持续关注和研究的“文化磨合”“大现代”“丝路文学”和“后古代”等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何锡章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表示“地方路径”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有助于打破中国现代文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困窘局面,同时也是中国制度、文化和学术自信的显在表现。